内书堂
内书堂,又称内书馆、内馆、书馆[1],是明代宦官读书、识字机构,宣德年间由明宣宗创设。
明初太监本不可识字[2],顾炎武《日知录》言:“我太祖深惩前代宦寺之弊,命内官不许识字。永乐以后,此令不行。”[3]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宣宗设立内书院,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由翰林学士教导宦官研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功课:背书、号书、判仿[4][5][6],钱溥、宋琰、陆深、严嵩[7]、徐显卿[8]、张位、于慎行[9]等人皆曾任教于此一机构。
《酌中志》载明末皇宫内的学习文化“皇城中内有学问,读《四书》、《书经》、《诗经》。看《性理》、《通鉴节李》、《千家诗》、《唐贤三体诗》。习书柬活套,习作对联,再加以《古文真宝》、《古文精粹》,尽之矣。十分聪明有志者,看《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圣学心法》、《纲目》,尽之矣。《说苑》、《新序》。亦间及之。《五经大全》、《文献通考》,涉猎者亦寡也。此皆内府有板之书也。先年有读等韵,海篇部头,以便检查难字。凡有不知典故难字,必自己搜查,不惮疲苦。其后,多卤莽粗浮、懒于讲究、盖缘心气骄满,勉强拱高,而无虚已受善之风也。《三国志通俗演义》、《韵府群玉》皆乐看爱买者也。至于周礼、左传、国语、国策、史、汉、一则内庭无板,一则绳于陋习,概不好焉。窥斑见豹。”
清代宦官学习识字改在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