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和

中国物理化学家

包信和(1959年8月),江苏扬中人,中国物理化学家,无党派人士,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

包信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现任
就任日期
201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任期
2017年6月—2024年10月
书记舒歌群
前任万立骏
继任常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选年份2009年
学部化学
个人资料
出生1959年8月(65岁)
籍贯江苏扬中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无党派
职业化学家

生平

编辑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该校博士学位。

1987年至1989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1989年至1995年获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德语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至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其间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9年3月至2015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1]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9月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2]2017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3]。2018年2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4]。2024年,他不再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5]

学术贡献

编辑

包信和团队主要领导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设于中国科学院大连所的这个团队,长期攻关能源燃料的转化科技用以解决能源问题,首创氧化物和分子筛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催化过程(Ox-Zeo),达成基合成气的成果,简而言之就是将煤炭气化或煤液化[6],用于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应用场景。

最终2016年从原理上创立了一条低耗水的煤转化新途径,将氧化物催化剂与分子筛复合,突破了90多年前德国发明的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process)煤制烯烃程序高耗水高排放二氧化碳缺点,传统模式也因这缺点而无法实用化只能用于特殊情境,此次突破获《科学》杂志评价为里程碑式创新,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7]国内外大都采用石油生产烯烃,而对于60%以上石油进口、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且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中国而言,在煤制烯烃领域取得这新突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第十任所长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4). 
  2. ^ 中科院沈阳分院原院长包信和出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3. ^ 包信和被任命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新浪. 2017年6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4. ^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中新网. 中新网.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7). 
  5. ^ 国务院任免洪磊、乔云飞、常进、邓小刚等职务. 中国经济网. [2024-10-23]. 
  6. ^ 我国在煤制烯烃方面获重大突破. [201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7. ^ 我国煤化工研究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201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8. ^ 央视官方频道-创新能源

外部链接

编辑
教育职务
前任:
万立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2017年6月-2024年10月
继任:
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