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位在台湾新竹县北埔乡,其街区即在“北埔老聚落”之范围内,包括北埔街、庙前街、南兴街、城门街,街区内有金广福公馆、天水堂、姜阿新洋楼、北埔慈天宫、北埔忠恕堂等古迹,为新竹县的著名旅游景点。其特产有靠秋季九降风制成的柿饼、柿干以及芋仔番薯月饼,而另称“膨风茶”的东方美人茶与客家擂茶亦颇有名气。[1][2]
历史
编辑北埔乡与旁边的峨眉乡、宝山乡旧称“大隘”,原为赛夏族之领域,此地到清道光初年仍未被汉人开垦。道光六年(1826年)淡水厅同知李嗣邺计划开垦竹堑城东南山区,便在石碎仑设置隘口、招募民丁驻防,同时命令九芎林庄总理姜秀銮继续在南横岗顶建造隘楼,以缩短番界。道光十四年(1834)李嗣邺谕令姜秀銮,在堑南横岗顶建隘十五座,募丁一百六十名,分驻巡防,负责沿山一带防务。道光十五年(1835),李嗣邺先后下令闽籍竹堑城西门总理林德修、周邦正与粤籍姜秀銮仝立合约,合资组织“金广福垦号”,姜秀銮率众突破赛夏族人的据点,由三角城循牛路进驻北埔,于今“金广福公馆”现址设立指挥中心统辖垦隘事务。之后逐步向埔尾、月眉(今峨眉)、狮头坪等地开垦。在此期间,姜秀銮也在北埔的西、南、北三面种植莿竹为墙,建四座城门,形成“北埔老聚落”之范围。而到咸丰年间时,今北埔、峨眉、宝山三乡的土地几乎都已开垦完成。[2] 光绪十二年(1886)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实施“开山抚番”政策,裁撤金广福之隘务,解除其开疆权责“金广福垦号”任务告一段落。1895年日本治台之后北埔仍然热闹不减。此地在当时设有茶叶试验场,由于所产茶叶大受日本本土欢迎,所以一时工厂林立,直到1965年茶叶大王姜阿新的公司倒闭为止,北埔的茶业才衰落。而除了茶业之外,北埔的繁荣还得利于附近的煤矿,然而在矿藏枯竭后,北埔也跟着衰落。之后因为原在北埔街上的北埔乡公所迁到中山路,以及台三线拓宽等因素,此地几乎完全失去昔日商业盛况,不过由于客家风味小吃与老街怀旧风潮,使得此地转为观光胜地。[3]
特色
编辑北埔街区因是基于拓垦目的发展起来的,所以住屋十分紧密以达到防御效果。该街区的重心分别是金广福公馆与当地信仰中心的慈天宫,慈天宫以东的建筑多为土埆厝,是早年垦民的住所;以西的部分多为长条型街屋,其第一进多为两层楼高,面宽三开间,是地方情势安定后才建设的地区。[2]
慈天宫前的北埔街到南兴街口这一段,过去称为“上街”,而从南兴街口继续到北埔国小这一段则称为“下街”。[2]
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北埔客家擂茶的茶飲發展與傳承.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 ^ 2.0 2.1 2.2 2.3 沈文台. 台灣老街地圖 二版一刷. 台北市: 猫头鹰出版社. 2006年3月: 88-91页. ISBN 986-7415-90-6.
- ^ 黄沼元. 台灣的老街.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6年4月: 104-109页. ISBN 957-28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