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反射疗法

反射学/反射疗法,也称为区带疗法,在台湾曾有脚底按摩之称,是一种替代疗法,乃以拇指、手指和手部对脚和手的特定部位施加压力,以达疼痛缓解或健康促进之目的。它的基础是合乎科学的反射区系统,这些反射区域将身体的形象反射在脚和手上,透过对脚和手的按摩会导致身体的相关部位产生变化。[1]

脚底反射区,区域反射的一个例子,在脚底的每个部位都对应到某个特定的身体器官,或身体区域。

定义

编辑

反射学(英语:Reflexology)或译为“反射疗法”,在 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一项综述中定义如下:“反射疗法是轻柔地操作或按压脚的某些部位,以便在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疗效。”[2] 澳大利亚政府卫生部将反射疗法定义为“一种施加压力的系统,通常施加在脚上,从业者认为,这种压力可以刺激能量并在导致疼痛或疾病的特定区域释放‘阻塞’。”[3]

反射区

编辑

先用一条假想的中线,把人体从中间切开,再把人体直接投影到手部及足部,以找出反射区(但颈部以上左右交叉,即左脑反应在右脚,右脑反应在左脚)。治疗者再以手或器具按压特定反射区,来达到治疗效果。

历史

编辑

类似反射疗法的做法可能在以前的历史时期就已存在。类似的做法在中国和埃及的历史中都有记载。

以中国为例,古代黄帝内经“足心篇”之“观趾法”(一种诊疗方法);隋朝高僧所撰《摩河止观》之“意守足”(常擦足心,能治多种疾病);汉代神医华佗著于《华佗秘笈》之“足心道”(意即足底的学问),司马迁《史记》之“俞跗用足治病”(“俞”通“愈”,跗指足背)。

从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经络学说的角度,更能说明双脚与全身的密切关系。经络学说认为: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腑之间密切相连,构成了足与全身的统一性。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六条经脉即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布到足部。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属,循行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有分支到足部,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因此, 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反映到足部上来。

现代反射疗法于1913年由耳鼻喉专家菲茨杰拉德 (William H. Fitzgerald, M.D.,1872–1942) 和Edwin F. Bowers引入美国。菲茨杰拉德声称施加压力在反射区对身体的其他部位有麻醉作用。此法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由护士和物理治疗师英哈姆 (Eunice D. Ingham, 1889–1974) 加以改良。英哈姆声称脚和手特别敏感,并将整个身体映射到脚上的“反射区”上,重新命名为反射学“区带疗法”。“现代反射学家便是使用英哈姆的方法,或反射学家劳拉·诺曼 (Laura Norman) 所开发的类似技术。”

英哈姆《足的故事》专门介绍了“足部按摩疗法”。一九七五年,瑞士玛鲁卡多《足部反射疗法》,从学术上总结了人类关于足部反射区的自然疗法。一九八五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正式将足部按摩方法定为“现代医学健康法”,明确了更高的医学地位。一九八九年,美国加州召开了“足部反射疗法大会”。

影响

编辑

耳针疗法

编辑

法国医师以区域反射疗法的原理,将婴儿身体投影到耳朵上,找出耳部反射区,建立耳针疗法。

脚底按摩

编辑

因着吴若石神父外国神父的身份,加上警察广播电台主播李文的宣传,在台湾各处开始流行。

全息生物学

编辑

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理论给予了郑英吉教授说理的依据。

参考资料

编辑
  1. ^ Kunz, Kevin; Kunz, Barbara (1993). The Complete Guide to Foot Reflexology. Reflexology Research Project.
  2. ^ "Massage, reflexology and other manual methods for managing pain in labour". Cochrane Collaboration. Retrieved 2 May 2015.
  3. ^ Baggoley C (2015). "Review 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Rebate on Natural Therapies for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