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薯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

参薯学名Dioscorea alata)为薯蓣科薯蓣属的植物[1],有一种独特的香草味,肉心呈紫色。与甘薯D. esculenta)、淮山药D. polystachya)、对叶薯蓣D. oppositifolia)、日本山芋D. japonica)等是近亲。

参薯
枝叶
块茎(产于夏威夷)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薯蓣目 Dioscoreales
科: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属: 薯蓣属 Dioscorea
种:
参薯 D. alata
二名法
Dioscorea alata
L., 1753
异名
蒸熟后的颜色
制成香芋蛋糕

分布

编辑

原产于大洋洲的西太平洋如新几内亚一带的岛屿,及后分布到海洋东南亚的岛屿,如印尼东部、婆罗洲及菲律宾南部[2][3][4][5][6]。后来通过人工培植,已扩展到全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分布在美洲非洲太平洋热带岛屿、东南亚孟加拉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福建云南贵州广东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西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800米的地区[1]

波利尼西亚人将原产于东南亚的参薯带至夏威夷,并逐渐在19世纪成为夏威夷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别名

编辑

大薯、田薯、香芋、拳薯、脚板薯(通称)、冲绳山芋、台湾山芋、云饼山药(云南腾冲)等。

食用

编辑

块茎煮熟可食,有时被称为香芋。在日本冲绳地区有制成天妇罗食用。亦有制成冰淇淋(华人地区译作“香芋雪糕”)。

品种

编辑

人工培育的品种众多,例如台湾的山药台农1号、山药台农2号、大汕二品系、大汕三品系、中国长品系、二刺品系、紫玉血薯品系(D. a. var. purpurea)、自然品系、大陆淮山品系等等[7][8],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陈强研究员团队选育的紫山药新品种“铃珍”、“铃秀”。[9]

文化

编辑

本种亦是菲律宾保和省的代表植物,当地每年1月都会举“参薯节”,用以提高参薯的品质,交流新裁种技术,推广新参薯产品等等。

当地特产的参薯品种被称为“ubi kinampay”,芳香非常,比一般香芋的味道更浓郁,呈深紫色,用kinampay制成的深紫色菲律宾香芋雪糕,味道非常香浓。[10][11]

易混淆的物种

编辑

在中文中使用“香芋”一词时,经常会令人将参薯与芋头混淆[注 1]日语中则容易把参薯与紫心番薯混淆。以下是三者的基本分别:

名称 学名 英文名称 科目 味道 肉心颜色 备注
参薯 Dioscorea alata ube, purple yam 薯蓣目薯蓣科薯蓣属 清香带甜 紫色 常用于制作香芋雪糕
芋头 Colocasia esculenta taro 泽泻目天南星科芋属 淡味 灰白色[注 2] 常用于制作中菜或中式甜品
紫心番薯 Ipomoea batatas purple sweet potato 茄目旋花科番薯属 甜味 紫色 紫薯与紫心番薯不同

由于香芋的名称和颜色很吸引人,部分华人在制作芋头派、芋头酥等芋头食品时,会将紫薯与芋头混合作为馅料,来模仿参薯的颜色和味道,虽然没有参薯的香味,但也会称作“香芋派”、“香芋酥”。现时部分华人食肆甚至会把芋头直称为“香芋”,例如把芋头西米露称为“香芋西米露”。然而这些混用却使“香芋”一词产生歧义,并产生一些实际问题。[注 3]

注释

编辑
  1. ^ 例如大部分介绍香芋的网站都是在介绍芋头,甚至有人会称紫心番薯为芋头番薯。
  2. ^ 上有深啡色纤维。
  3. ^ 把芋头也称作香芋,会令人把参薯误当成芋头,例如部分华人会批评用真正参薯制作的香芋派缺乏芋头味。至于其它正宗的芋头食品为了竞争,部分会尝试加入紫薯来调色,部分则会声称选用正宗芋头、不添加色素。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昆明植物研究所. 参薯.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Barker, Graeme; Lloyd-Smith, Lindsay; Barton, Huw; Cole, Franca; Hunt, Chris; Piper, Philip J.; Rabett, Ryan; Paz, Victor; Szabó, Katherine. Foraging-farming transitions at the Niah Caves, Sarawak, Borneo. Antiquity. 2011, 85 (328): 492–509. S2CID 131187696. doi:10.1017/S0003598X00067909 . 
  3. ^ Balbaligo, Yvette. A Brief Note on the 2007 Excavation at Ille Cave, Palawan, the Philippines. Papers from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15 November 2007, 18 (2007): 161. doi:10.5334/pia.308 . 
  4. ^ Barton, Huw. The Case for Rainforest Foragers: The Starch Record at Niah Cave, Sarawak (PDF). Asian Perspectives. 2005, 44 (1): 56–72. S2CID 11596542. doi:10.1353/asi.2005.0005. hdl:10125/17222 . 
  5. ^ Barton, Huw; Denham, Timothy. Prehistoric vegeculture and social life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and Melanesia (PDF). Barker, Grame; Janowski, Monica (编). Why cultivate? Anthrop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Approaches to Foraging–Farming Transitions in Southeast Asia. M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2011: 61–74 [2019-01-21]. ISBN 978190293758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3-28). 
  6. ^ Reynolds, Tim; Barker, Graeme; Barton, Huw; Cranbrook, Gathorne; Hunt, Chris; Kealhofer, Lisa; Paz, Victor; Pike, Alasdair; Piper, Philip; Rabett, Ryan; Rushworth, Gary; Stimpson, Christopher; Szabó, Katherine. The First Modern Humans at Niah, c. 50,000–35,000 Years Ago (PDF). Barker, Graeme (编). Rainforest Foraging and Farming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M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2013: 133–170. ISBN 9781902937540. 
  7. ^ 存档副本 (PDF). [2013-09-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2). 
  8. ^ 张同吴. 山藥品種及利用之介紹 - 農業知識入口網. 农业知识入口网. 2012-08-30 [2024-12-09]. 
  9. ^ 首次成功选育出紫山药新品种—铃珍、铃秀.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2024-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3). 
  10. ^ Ubi-Kinampay - Arca del Gusto.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11. ^ Sustaining the Bright Prospect of Bohol's Ubi Kinampay. Bureau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