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沆(?—?),字德远,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1]

兄弟吴涛吴澥皆有文名。[2]吴沆少年学《易经》,绍兴十六年(1146年)与弟吴澥献著作《易璇玑》﹑《三坟训义》,入国子监,太学博士王之望驳其《三坟训义》之说。后以书法犯下庙讳罢归。隐居环溪,好读杜甫诗,认为杜诗最明显的特色是一句说多件事。[3]卒后其弟子私谥文通先生。后人辑有《环溪诗话》一卷。[4]

注释

编辑
  1. ^ 《四库总目提要》作临川人。
  2. ^ 《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十五载:“吴澥,字德深,抚州崇仁人,沆弟。”
  3. ^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4.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环溪诗话》一卷,不着撰人名氏。皆品评吴沆之诗,及述沆论诗之语。卷首称沆为先环溪,又注其下曰:‘此集非门人所编,只称先生为环溪,盖其后人所追记。’赵与峕《宾退录》称为吴德远《环溪诗话》,似乎沆所自著者误也。沆所著有《三坟训义》、《易璇玑》、《论语发微》、《易礼图说》、《老子解》、《环溪集》诸书。今惟《易璇玑》存,已著于录。”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表示:“《环溪诗话》是部奇特的著作,因为它主要是标榜作者自己的诗。也许他非得自称自赞不可,因为那些诗的妙处实在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