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生于浙江金华浦江县,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自良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浙江金华浦江县 | 1917年12月25日
逝世 | 2008年5月4日 上海华东医院 | (90岁)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教育程度 | 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 航空工业系学士 卡内基理工学院 冶金系理学博士 |
职业 | 材料学家 |
配偶 | 徐仁 |
亲属 | 儿子吴康琪、吴丹琳 |
奖项 |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56年,研制出苏联低合金钢40X的代用品)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84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1997年) 技术进步奖(1997年)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9月) “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 |
经历
|
生平
编辑吴自良生于浦江县前吴村。父亲吴宝瑔是清朝秀才,后做过律师。吴自良排行第七,上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他幼年丧父,由母亲和兄姐抚养成人。[1]
吴自良自幼在家读私塾,1926年入浦江县立浦阳小学。1929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1932年,考入杭州高级中学。1935年,考入位于天津的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一年后转入新开设的航空机械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洋大学迁至陕西省城固县,与焦作工学院合并为西北工学院。1939年,吴自良毕业,被分配到垒允飞机制造厂设计科任设计员。1942年,工厂遭日军轰炸,吴自良随工厂撤退到昆明,进入中央机器厂,任副工程师。1943年,赴美留学,在卡内基理工大学(今卡内基·梅隆大学)冶金系读研究生。194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在卡内基理工学院金属研究所作博士后。1949年,任纽约锡腊丘兹大学(雪城大学)材料系副研究员。
1950年冬,为发展新中国冶金科技事业,吴自良取道香港回国,在唐山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任教授。1951年夏,任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今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进行物理冶金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担任物理冶金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直到撤职,文革后已年近六旬的吴自良重返科研岗位,专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的品质因素和材料工艺方面的研究。1988年后,吴自良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a2Cu307(YBCO)-x轴中的氧扩散机制。[2][1][3]
由于对分离铀235同位素的突出贡献,199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吴自良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牌,位于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内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宋健主编. “两弹一星”元勋传 上.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61–464. ISBN 7-302-04281-0.
- ^ 吴自良:科研路上的追梦人. 《教育导报》. [202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2019年第30期校园周刊(总第3287期) 导报四版
- ^ 杨树彦主编. 俟实扬华 桃李春风 西南交通大学杰出校友风采录 第3卷. 2006: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