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寺
噶玛寺,全称“噶玛丹萨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嘎玛乡,是噶玛噶举派的早期祖寺。[1]
噶玛寺 | |
---|---|
基本信息 | |
国家 | 中国 |
位置 | 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嘎玛乡 |
坐标 | 31°49′50.23″N 96°54′50.51″E / 31.8306194°N 96.9140306°E |
宗教 | 藏传佛教 |
宗派 | 噶玛噶举派 |
开基 | 都松钦巴 |
开山时间 | 1147年或1185年 |
地图 | |
历史
编辑噶玛寺位于昌都县扎曲河上游约120公里的嘎玛乡白西山麓,始建于1147年。[2][1]建成后,依地名“噶玛”(又译“嘎玛”)而取名“噶玛寺”。噶玛寺由塔布噶举派创始人塔布拉杰·索南仁钦(1079年-1153年)的弟子都松钦巴(1110年-1193年,噶玛噶举派创始人)创建的。1147年(藏历第三绕迥之火兔年),都松钦巴在昌都噶玛地方兴建了噶玛寺,此后形成的噶玛噶举派也因此而得名。[1]建寺时间还有1185年之说,据《洛绒史籍》记载,噶玛寺是由都松钦巴于其75岁的藏历蛇年(即1185年)兴建。[2]后来,都松钦巴又于1187年在前藏堆龙地方兴建了楚布寺。噶玛寺与楚布寺并称康、藏的两大祖寺。[1]
后来,楚布寺成为噶玛噶举派的中心。但是噶玛寺仍然十分重要,历世噶玛巴坐床前后必须到噶玛寺朝佛讲经,噶玛噶举派信徒也多以朝拜噶玛寺为终生幸事。[2]
噶玛寺是藏传佛教史上开创活佛转世系统的第一座寺院(第一个活佛转世系统噶玛巴便起自噶玛寺创建人都松钦巴),对藏传佛教采用活佛转世制度影响很大。噶玛寺起初有许多活佛世系,其中最知名的为黑帽系(噶玛巴)和红帽系(夏玛巴)。黑帽系活佛大多主持过噶玛寺教务。第一世黑帽系活佛即都松钦巴,是噶玛寺的创建人;第二世为噶玛拔希;第五世为得银协巴,曾六次到噶玛寺讲经。黑帽系和红帽系活佛与中国中央王朝均有过密切联系,并由此获得极大发展。[2]
建筑
编辑噶玛寺的建筑是由藏族、汉族、纳西族、尼婆(今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故别具特色。[1]噶玛寺的建筑由五部分组成:[2]
- 主建筑:大佛殿、大经堂。大佛殿高三层,石木结构,屋顶为汉式,单檐歇山式,屋面覆琉璃瓦,屋檐为斗拱随托,藏族、汉族、纳西族工匠分别设计建造了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屋檐。殿内供奉一尊17米高的弥勒佛,为噶玛拔希在世时塑造。大经堂按照藏族平顶式设计。大佛堂、大经堂四周,绘有噶玛噶举画派的壁画。[2]
- 灵塔:都松钦巴、司徒·仲贡仁青、克巴·旺格多杰、噶玛拔希等四座灵塔,代表了藏传佛教早期灵塔的几种不同样式。[2]
- 辩经场。据说这里是噶玛拔希从中国内地回到西藏后,首次戴上蒙哥汗赐予的金边黑帽讲经之所。[2]
- 护法神殿:为三层楼。被毁后尚未修复。[2]
- 僧舍:位于寺院周围。[2]
以上建筑除护法神殿被毁之外,其余基本保存较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