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越界筑卤埕暨私晒取盐碑记

位於臺灣臺南市北門區的碑碣

严禁越界筑卤埕暨私晒取盐碑记是位于台湾台南市北门区的碑碣,碑主体材质为花岗岩并采用阴刻方式进行雕刻,其外观尺寸为:高109公分、宽62公分。目前的保存情形,其中央已断裂但已有修补重立,惟碑文的字迹大多模糊且有些已无法辨识。此碑目前存放于台湾台南市学甲区中洲惠济宫内(学甲区光明里中洲315号)。[1]

历史

编辑

该碑记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洲北场盐田,因被台风洪水冲塌殆尽,盐民王象民向台湾府申请在今北门屿海埔一带兴建盐田,然因这块海埔地的南畔有中洲陈姓家族祖坟三穴,陈家因怕盐田一开,原祖坟地被越界。故而请官府来丈量,最后还立碑示禁,其主要内容是规定盐场的范围归属,以及外人不得越界晒盐的一些规定。此碑对于盐政史而言,是重要的文字纪录,而对于碑铭石刻而言,也是一块历史文物。[2][3][4]

碑记主述内容

编辑

北门在清初时称其为“北门屿”,当时此地尚为海中孤岛时,相传彼时有少数渔民在此区域捕鱼。其后逐渐聚成庄头,为了生计也渐渐开始与盐业的开发产生关联。于是在清道光25年(1845年)6月时,原于今七股区大寮里佳里区埔顶交界一带的洲北场,开设了一些晒盐的场地。[4]

然而,因当时受台风所带来洪水之故,造成洲北盐场即于今之七股区大寮里佳里区埔顶之间交界附近,盐场被洪水冲塌,故而当地盐民王象遂迳向台湾府申请兴建盐场位置约于今北门屿海埔一带。[5]

另外,因所申请范围的南畔有可能会侵犯到陈家的祖坟(即今的“狗氲氤”(Káu-un-khûn)),故而亦须由官府来进行规范,陈家因怕盐田一开,原祖坟地被越界。而从碑文中“南畔有陈家祖坟三穴,前□除三百弓归陈家守坟,标记定界,不准侵越”来看,应是有侵犯到因而才向官府申请来丈量,并规范盐场之范围。同时,在碑文最后亦规定除官府所许的范围外,不允许越界,否则将予以依法严办。[2][3]

资料来源

编辑
  1. ^ 台灣南部碑文集成 : 台灣南部碑文集成.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4-07-18] (中文(台湾)). 
  2. ^ 2.0 2.1 何培夫. 南瀛古碑誌. 台南: 台南县政府文化局. 2001: 150–151. ISBN 957-028141-3. 
  3. ^ 3.0 3.1 姜天陆. 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21–66. ISBN 978-986-04-3028-8. 
  4. ^ 4.0 4.1 蔡炅樵. 臺灣.鹽. 台南: 交通部观光局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2010: 124. ISBN 9789860200676. 
  5. ^ NanYing (NanYing). 《臺南學》電子報第209期 北門區境內庄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學部落格|痞客邦. nanying.pixnet.net. 2016-05-02 [2024-07-1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