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关于城乡过渡地带的概念。类似的空间形态在东南亚城市研究中称为desakota,译名有城乡融合区城乡一体化区[注 1]半城市化地区[注 2]等。此外,中国学者胡聃、陈佑启提出了城乡交错带的概念。[1][2]这些概念虽然具体定义有差别,但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一般都是指大城市外围的一种区域,其中城市和农业形式的土地使用和居民点并存且紧密地混合在一起。

曼谷大都市区的卫星图像:边缘和干道上的城市化区域是城乡结合部空间。
位于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的一个城边村。白云区的大部分被当地人认为是城乡结合部。

词源和概念 编辑

城乡结合部也称城乡接合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2]余大富认为该概念狭义上指城市建成区轮廓线内外一定宽度的环状地带,广义上可以指整个近郊区。[3]

Desakota一词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城市研究员特里·麦吉(Terry McGee)在1990年左右创造,取自印度尼西亚语的乡村“desa”和城市“kota”。[4]他认为,典型的亚洲国家包含以下五种区域:(1)主要城市(major cities)、(2)城市边缘地带(peri-urban)、(3)desakota区域、(4)人口稠密的乡村(densely populated rural)、(5)人口稀疏的边疆(sparsely populated frontier)。其中,desakota的定义是:“农业和非农业活动高强度混合,且通常沿大城市核心之间的交通走廊分布的区域。这些区域过去的特点是农业人口密集,主要但不完全种植水稻。”[5]

城乡交错带的概念于1994年由中国生态学学者胡聃提出,他借用了生态学中的“群落交错带”(ecotone)这一概念,将城市与乡村的交错过渡地域称为“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 ecotone)。[1]地理学者陈佑启于1995年提倡使用“城乡交错带”这一概念。他在论文中指出,中国学界研究城乡过渡地带时,普遍使用的概念有(1)郊区、(2)从国外引入的“城市边缘带”,以及(3)国内提出的“城乡结合部”。他认为这些概念都不够准确,提倡以“城乡交错带”指代这种地域,认为界定这种地域需要考虑多种指标。[2]不过,陈佑启并未引用胡聃的论文,两人的论文也均未引用麦吉的desakota的概念。[注 3]

城乡混杂的空间常见于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例子包括爪哇的城市化地区[6]雅加达城区周边人口稠密的三角地区(“Jabodetabek”),以及曼谷马尼拉大都市区。[7]在东南亚以外,中国大陆[8][9][10]、台湾[11]、印度、日本、韩国[12]也有具备类似特征的地区。

特征 编辑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郊外围,每日通勤较为容易,一般距市中心30-50公里。它们经常在交通干道旁蔓延,有时从一个城区延伸到另一个城区。其特点是人口密度高和农业集约化利用(特别是水稻种植),但与人口稠密的农村地区相比,它们具有更多类似城市的特征。[13]这些特征有:发达的交通网络、高人口流动性、农业部门以外活动的增加、多种不同形式的土地使用并存、更多女性参与有偿劳动,以及非规范的土地使用。[14]

由于范围和边界模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出现给行政管理带来了困难,因为统一的规划、法规或设计难以施行。城乡结合部的特点是商品和服务的高度流动性以及居民点模式迅速变化。它们通常没有城市中那样功能明确的分区。完全不同的土地使用形式,例如传统农业、大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游乐园和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和购物公园,以及从棚户区门禁社区的居民点形式相互融合共存。[15]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城乡结合部”“城乡融合区”“城乡一体化”等名称均是从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出发的。但是,此类城乡空间混杂的区域往往也是城乡矛盾最突出的区域,恰恰是社会意义上的“结合”“融合”“一体化”的反面,须注意辨别。其中,“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在中国的政策话语中,均包含了经济、社会等层面的含义,为避免混淆,本条目不采用这两种译法,而采用政策和学术话语中均不涉及经济、社会融合涵义的“城乡结合部”。
  2. ^ “半城市化”译名也是是从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出发的,但该词另有其他含义,在中国大陆还可以指农业转移人口因为城乡二元制度而无法完全市民化的问题。
  3. ^ 考虑到1990年代当时学术资讯传播方式较为原始,且三者的时间差较短,这也可能是因为资讯传播的局限导致的。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胡聃. 城乡交错带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分析.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4, 2 (2-3): 179–186. 
  2. ^ 2.0 2.1 2.2 陈佑启. 城乡交错带名辩.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 (1): 47–52. 
  3. ^ 余大富. 谈城乡接合部的环境管理. 中国环境管理. 1986, (03): 14–15. 
  4. ^ Cairns, Stephen, Troubling Real-estate: Reflecting on Urban Form in Southeast Asia,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2002: 117 
  5. ^ McGee, Terry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s A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3–25. ISBN 978-0-8248-1297-3. 
  6. ^ McGee, Terry G., Reconstructing 'The Southeast Asian City' in an Era of Volatile Globaliz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2002: 33–34 
  7. ^ McGee, Reconstructing 'The Southeast Asian City': 47–48, 2002 
  8. ^ Guldin, Desakotas and Beyond: 48, 62, 1997 
  9. ^ Sui, Daniel Z.; Zeng, Hui,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Asia's emerging desakota regions: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3 (1–4): 37–52, doi:10.1016/s0169-2046(00)00136-5 
  10. ^ Xie, Yichun; Batty, Michael; Zhao, Kang, Simulating Emergent Urban Form: Desakota in China (PDF), CASA Working Paper (95),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020-05-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16) 
  11. ^ Stone, C.S.; Chi, Chang-Liang. Contesting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Desakota Regions of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I-Lan County.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 2012, 3 (1): 93–120. doi:10.1177/097542531200300106. 
  12. ^ Hebbert, Sen-biki amidst Desakota: 71, 1994 
  13. ^ McGee,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6–7, 1991 
  14. ^ Chia, Lin Sien; Perry, Martin, Introduction, Southeast Asia Transformed: A Geography of Change (Singapur: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3: 12, ISBN 978-981-230-119-2 
  15. ^ Cairns, Troubling Real-estate: 118, 2002 

参考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