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琉西亚的塞琉古

塞琉西亚的塞琉古希腊语Σέλευκος ὁ Σελεύκειος ,约前190年—?),他是希腊化巴比伦天文学家,他承继传统的古希腊天文学,来发展他的理论[1][2][3]。塞琉古可能来自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那里是美索不达米亚重要的希腊化中心,不然塞琉古就是来自红海边的塞琉西亚[4]。他是希腊化时期最有名的日心论提倡者之一[5][6][7],并提出一套有关潮汐的理论。

日心论 编辑

在前150年左右,塞琉古已经以阿里斯塔克斯的日心论后继者而闻名,他支持地球自转并且绕着太阳运行的论点[8][9]。根据普鲁塔克记载,塞琉古是第一个合理推导出日心论者。但关于他用何种方式证明出这个结果不清楚[10]。据数学史学者Bartel Leendert van der Waerden英语Bartel Leendert van der Waerden推测,塞琉古可能透过确定日心几何模型的常数,来计算模型中的行星位置,证明出日心论,就如同十六世纪哥白尼所为。塞琉古可能利用当代的三角计算方法获得成果,就像喜帕恰斯当时的方法[11]

根据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记载,塞琉古还是第一个假设宇宙是无限大的学者[12]。然而他的著作没有一篇被完整保存下来,只有一些残篇存于阿拉伯文的翻译版本中,在后来的波斯哲学家拉齐提到塞琉古的阿拉伯译本[13]

潮汐 编辑

学者Lucio Russo认为,塞琉古可能是透过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论述日心论[14]。塞琉古已经正确说明潮汐现象是月球所造成的结果,尽管他相信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普纽玛所造成。塞琉古也特别注明在同一时间下,潮汐在各地的状况都不同。根据Lucio Russo,塞琉古把潮汐现象归咎于地球和月球两者的旋转行为而产生。这可说明他知道地球绕着地-月之间的质心运转,而实际上就是因为月球运转的行为导致地球面对月球那一侧和背对月球那一侧的产生潮汐现象。

另外斯特拉波同样也记载塞琉古是第一个说明潮汐是由月球吸引产生,且潮汐的高度与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12]

斯特拉波描述中的塞琉古 编辑

塞琉古同样在一些古代希腊作家提起,如斯特拉波、普鲁塔克埃提乌斯(Aetius),波斯哲学家拉齐也提到他的贡献。斯特拉波甚至把塞琉古列入四位最有影响力的“迦勒底人”天文学家中。在他的《地理学》第十六卷提到数位“迦勒底人”天文学家,在最后他说“塞琉西亚的塞琉古也是位迦勒底人”,在当时巴比伦天文学家常被希腊人称呼为迦勒底人。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希腊文,并被后世的学者所使用,如巴比伦占星术。斯特拉波所提到的迦勒底人共四位,分别为西丹努斯(Kidinnu)、那彼里曼诺(Naburimannu)、苏狄涅斯(Sudines)和塞琉古[12]

脚注 编辑

  1. ^ 巴比伦天文学家:
    William P. D. Wightman (1951, 1953),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Ideas,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38, 学者Wightman称塞琉西亚的塞琉古为“迦勒底人塞琉古”。并说“迦勒底人塞琉古”来自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他完善阿里斯塔克斯的日心说
  2. ^ 希腊天文学家:
    The SAO/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A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希腊科学家,他生于塞琉西亚。 ScienceWor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是希腊科学家,也是其中一位支持阿里斯塔克斯的日心说的天文学家之一。
  3. ^ 学者Sarton, George于第169页认为他的贡献是传统的古希腊天文学:

    在前三世纪后半,在近东和东地中海有三种不同领域的天文学正在同时发展。第一种为日心说,他是由前三世纪的阿里斯塔克斯提出,发表此论点的一个世纪之后,巴比伦人的塞琉古拥继续拥护这个学说。第二种为地心说,在喜帕恰斯以后这个论点成为希腊天文学的主流。第三种是迦勒底人的天文学,他们专门关注于星历表,并没有提出一套理论。第两种在本质上是同一类,但在日后此争论被限制和禁止而被分为两种。第一种和第二种代表古希腊的天文学,而现代的天文学是继承前两者的发展。而在今日完全不同用途和方法里面保存第三种迦勒底人的天文学。

  4. ^ Neugebauer, p.39–42:

    有数个城市都叫作塞琉西亚,最知名的就是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这座城市曾是塞琉古帝国的首都,很可能天文学家的塞琉古是来自这座城市,但也可能塞琉古出身于厄立特里亚海滨的塞琉西亚。

  5. ^ 古希腊的哲学、科学家一览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3-21.
  6. ^ 塞琉西亚的塞琉古(c. 190 B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AO/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ADS)
  7. ^ 塞琉西亚的塞琉古 (ca. 19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World
  8. ^ Russell, Bertrand —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2004) – p. 215
  9. ^ 关于其他支持日心论系统的古希腊天文学家名字,目前并不了解。毕竟喜帕恰斯和后来托勒密的贡献使地心论系统如此成功。而普鲁塔克塞克斯都斯·恩比利克斯(Sextus Empiricus)的著作中提到“阿里斯塔克斯的跟随者们”,因此应该还有一些不知其名的日心论支持者。
  10. ^ Bartel Leendert van der Waerden p.528
  11. ^ Bartel Leendert van der Waerden p.527−529
  12. ^ 12.0 12.1 12.2 Van der Waerden 1987,第527页
  13. ^ 施洛莫·皮内斯(Shlomo Pines), Studies in Arabic versions of Greek texts and in mediaeval science 2, 布里尔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viii & 201–17, 1986, ISBN 9652236268 
  14. ^ Lucio Russo, Flussi e riflussi, Feltrinelli, Milano, 2003, ISBN 88-07-10349-4.

来源 编辑

  • Neugebauer, O., The History of Ancient Astronomy. Problem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1945, 4 (1): 1–38 
  • Sarton, George, Chaldaean Astronomy of the Last Three Centuries B. C.,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55, 75 (3): 166–173 
  • Van der Waerden, B. L., The Heliocentric System in Greek, Persian and Hindu Astronom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87, 500: 525–545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