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岛鲸

哺乳动物物种
(重定向自大村鯨

角岛鲸又名大村鲸学名Balaenoptera omurai),属须鲸科,直到2003年才被确认与命名。

角岛鲸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下目: 鲸下目 Cetacea
科: 须鲸科 Balaenopteridae
属: 须鲸属 Balaenoptera
种:
角岛鲸 B. omurai
二名法
Balaenoptera omurai
Wada et al., 2003
保存于台湾台中市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角岛鲸头骨

因为模式标本是搁浅在日本山口县的角岛,故俗名“角岛鲸”。它的学名omurai则是为了纪念日本的鲸豚学者大村秀雄

成年角岛鲸身长可达11米,属中型鲸,外型极似长须鲸,但较长须鲸(体长可达26米)小很多。

分布 编辑

已知分布海域为西太平洋地区,在2015年于马达加斯加外海,首次被用镜头捕捉到活动影像,台湾赏鲸业者则在2017年5月于花莲外海拍摄到鲸鱼的特征是左下颚黑色色块、胸鳍白色边缘与背鳍形状等,经多处特征判定后,极可能就是罕见的“角岛鲸”[1][2][3][4]。标本来自日本台湾菲律宾澳洲所罗门群岛,台湾的角岛鲸标本,目前绝大多数保存于台中市的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5]

发现史 编辑

1970年代末,和田志郎从远洋水产研究所鲸鱼资源实验室研究被捕获的鲸鱼,由1976年太平洋热带海域所罗门海雌雄各三条鲸鱼样本及1978年在科科斯群岛捕获二条雌性鲸鱼样本中发现独特基因。尽管鲸鱼长度介于9.6米 - 11.5米,却是成年鲸鱼。当时和田志郎认为这些鲸鱼是全新物种,并投稿至科学期刊《Nature》,但是被认为证据不足,并未刊登。

1998年9月11日,日本渔船与鲸鱼在山口县角岛近海(本州之间的海域)相撞。根据报导指出,这条鲸鱼体长约11米,在事故发生时已经死亡或濒临死亡。鲸鱼和海豚在这个地区很少见,健康的鲸鱼不太可能与慢速船只碰撞。国家科学博物馆山田格保存遗体,并交由渔业研究中心中央水产研究所、岩手县立博物馆日本鲸类研究所进行研究。调查开始三天后,遗体腐败严重,难以详细调查易发生腐败的部位,例如软组织。然而,骨骼的状况仍然表明这条鲸鱼已经成年,因此可以肯定这条鲸鱼不是未成年的大型鲸鱼。此外,这条鲸鱼髋骨的形态独特,可能是病变个体或未知物种。头骨也显示出独特的形状。科学家从鼻骨周围的形状和线粒体的DNA确认这条鲸鱼以及之前发现的八个标本是全新物种。

日本科学家和田志郎大石雅之山田格等三人于2003年11月20日在科学期刊《Nature》 发表论文[6],确认全新物种角岛鲸。角岛鲸长相易与长须鲸布氏鲸塞鲸等须鲸科成员混淆。为此历经三年时间,作者远赴所有标本可能出现国家,进行标本比对与鉴定。因在骨骼形态、须板数量(单侧仅200片左右)及DNA分析结果确有独特的特征,证实为新种。

重要出没纪录及主要出没地点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角島鯨花蓮外海現蹤. [2017-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2. ^ 有片/全球最神祕 角島鯨花蓮出沒!. [201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3. ^ 角島鯨花蓮現蹤跡 全球罕見. [201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4. ^ 4.0 4.1 極罕「角島鯨」現身花蓮外海. [201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30). 
  5. ^ 21世紀新發現的大型鯨—角島鯨. [2015-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6. ^ ツノシマクジラ 日本で発见された新种のヒゲクジラ[永久失效链接]
  7. ^ 20110711石梯港外须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ouTube (2011-07-11). Retrieved on 2017-04-01.
  8. ^ 20110819布氏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ouTube. Retrieved on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