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化教育

殖民主義教育

奴化教育指殖民主义者对被殖民者施行的麻痹反抗意志、消灭民族精神、篡改国家认同、使其顺从接受殖民统治、甘做亡国奴的教育。[1]

1938年,日本军人在镇江学校教授日语

目的 编辑

奴化教育的主要目的包括:肃清进步思想,强化奴化思想,为侵略战争助力。[1]

内容 编辑

以日本在中国东北(满洲国)推行的奴化教育为例:[1]

重组教育制度 编辑

日本重组了教育机构,同时对高等教育采取压制的态度,将大学缩短为三年,仅工科和医科大学为四年;缩短中学年限;设立部分自然学科学校,以培养协助日本掠夺东北资源的“人才”;设立师范学校,其教育目的不是提高教师能力,而是通过“师道特修科”加强教师的奴化思想;针对初等教育毕业的学生,设立职业教育,教授他们简单的职业技能,以补充日本掠夺资源所需劳力。

改变教育内容 编辑

宣传“建国精神”,主要是宣传“日满一心一德”“民族协和”和“王道”等奴化思想;强制日语教育,过日本的节日,向日本皇宫遥拜;一边对之前遗留的教科书进行涂抹、删改,一边抓紧编写宣扬“日满一体”“建国精神”“民族协和”“振兴东亚”“王道乐土”“一心一德”和“皇道”等奴化内容的教科书。

设置“勤劳奉仕” 编辑

1942年12月颁布《学生勤劳奉公令》,将“勤劳奉仕”列入授课科目,以学生毕业为要挟条件,强迫学生参加体力劳动,为日本掠夺资源、侵略中国服务。

强化视学机构 编辑

满洲国文教部建立督学官室,设督学官,各省设视学官,各市、旗、县设视学,监督视察奴化教育实施。督学官每年需至少视察管辖学校一次,视察内容全面(诏书放置情况、“建国精神”实施情况、课程训练、卫生情况、教科书使用情况、日语普及情况、经济设备管理情况、相关教师思想、修养以及研究情况、教育法令实施状况、学校与家庭联系情况),被认为是奴化教育的警察机构。

参考资料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