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

哲学概念
(重定向自客觀

客观性哲学的一个中心概念,指从不同观点或角度来思考或判断某件事物的合理性,一个事物不受主观思想或意识影响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与“主观性”相对应。客观的事实,不受人的思想、感觉、工具、计算等主观手段的影响,而能保持其真实性。[1]

哲学术语客观性和主观性在现代用法中通常涉及感知主体(通常是人)和感知或未感知的对象。客体可能是独立于主体对它的感知而存在的事物。换句话说,即使没有主体感知到该事物,它也会原样存在。因此,客观性通常与现实真理和可靠性等观念有关。[2]

实现绝对客观性的中立观点的可能性被否认。[3]

客观现实

编辑

许多哲学家会使用客观现实一词来指任何存在的事物,因为它独立于任何有意识的认识(透过感知、思想等)。主观现实将包括任何依赖某些(广义解释的)意识的存在的事物。颜色和声音等透过感知而存在,是仅当存在适当的意识状态时才存在的事物的主要例子。特定的情绪实例(如“我现在的快乐感受”)也可能是一种主观现实;当一个人感受到它们时就存在,当一个人的情绪改变时就不存在。[2]

客观知识

编辑

客观知识可以简单地被用以指称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主观知识是对任何主观现实的知识[2]

然而,与客观性相关的术语还有其他用途。许多哲学家使用主观知识一词仅指对自己主观状态的认知。这种知识不同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主观状态的知识和对客观现实的知识;根据当前定义,这两者都是客观知识。你对他人主观状态的了解可以被称为客观知识,因为它可能对你来说是作为客体的世界的一部分,如同你和你的主观状态对别人来说是作为客体的世界的一部分。[2]

这是知识论(知识的哲学研究)中一个显著的区别,因为许多哲学家认为,这种意义上的主观知识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粗略地断言,对自己主观状态的了解是直接的或立即的,而对其他任何事物的了解则不然。可以将自己的主观状态的知识简单地称为主观知识。根据这个定义,客观知识将是除了一个人自己的主观状态之外的任何知识。[2]

与客观性相关的术语的最后一个突出的使用风格,涉及特定知识主张的支持性质。客观知识可以粗略地表示知识主张具有充分支持或证明的状态。相对地,主观知识可能指一些不受支持或支持较弱的知识主张。将这些称为客观和主观判断而不是知识更为准确,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知识一词应该保持警觉。这种用法符合客观性一词的一般意义,即可靠、可信、准确、公正等。[2]

客观判断或信念

编辑

客观判断或信念是指基于客观有力的支持证据判断信念;这种证据对于任何理性主体(英语:rational being)来说都有说服力。主观判断似乎是一种由证据支持的判断或信念,对于某些理性主体来说有说服力,但对其他人来说则不尽然。它也可以被用于指称基于仅某些主体必然获得的证据的判断。[2]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客觀. 教育百科. 台湾: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中文(繁体)). 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掺入个人的好恶成见。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Objectivity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4-08-06] (美国英语). 
  3. ^ Perler, Dominik. Zweifel und Gewissheit: skeptische Debatten im Mittelalter. Klostermann. 2006. ISBN 978-3-465-03496-4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