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达基教的品格与司法

山达基教的品格与司法是新兴宗教山达基创始人L·罗恩·贺伯特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的集合,并被山达基教会使用。山达基将品格(英语:ethics)定义为“个人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1],将司法定义为“当个人未能自己采取这些行动时,群体对个人采取的行动”[2]:3 。具体文本则包括道德选择上的技术和政策,以及山达基教徒应遵循的行为规则[3]:298。山达基对道德(morals)的定义则是“道德实际上就是法律”[4]:21,对不道德行为强调两种,“越轨行为”(overt act)——违反道德规范的有害行为,和“隐瞒”(withhold)——没有说出来的越轨行为[5]

当一个人无法采取适当的品格行动在自己身上时,团体就会对他采取 行动,称为司法。[6]

——L·罗恩·贺伯特

架构与目的 编辑

社会学家史蒂芬·肯特教授(Stephen A. Kent)引用贺伯特自己的话说。“品格的目的是消除环境中的反对意图。实现这一目的后,就变成消除环境中的其他意图”,并且“所有品格实际上都是为了消除环境中的其他意图,实际上,这只是让(山达基)技术得以融入所必需的额外工具。这就是品格的全部目的” 。肯特解释说,这意味着“一个独特的道德标杆,它可使(山达基教会)独特地受益……用简单的话来说,山达基道德的目的是消除对手,然后消除人们对山达基以外事物的兴趣。在这种‘道德’环境中,山达基教会将能够将其课程、哲学和‘司法体系’——即所谓的技术——强加于社会”[7]

研究员乔恩·阿塔克(Jon Atack)则担心山达基品格如果落入坏人之手,则可能会被任意而荒谬地运用: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圣岗庄园(Saint Hill,时为山达基总部)的教徒仅因为当地一家馅饼店没有提供足够数量的苹果派以满足他们的喜好,宣称该店有“压抑性”(山达基的负面评价)[8]:173

社会学家布莱恩·威尔逊教授(Bryan R. Wilson)则认为,山达基并不是一个高度注重道德的宗教,但自1981年以来,因为其降低“越轨行为”的概念开始清晰,对于道德正当性的关注已经增长[9]

品格官 编辑

品格官(Ethics officer, EO)是山达基教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其职责是确保工作人员和所有山达基教徒正确遵循既定程序并免受干扰。品格官与山达基教徒一对一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品格问题。在海洋机构中,这一职务被称为武装大师(Master-at-Arms)。品格官在第一处第三课——检查和报告课——工作,处理所有品格和安全事务,进行道德访谈,进行调查,并跟进道德命令[10]:352,359[11]:180

品格官相对所有员工和公共山达基教徒应该拥有更高的道德规范——就如同高级官员应高于下级,任何海洋机构成员应高于任何其他山达基教徒一样。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权威品质或命令价值,是沉着、态度、有效性和执行力的结合。 根据哈伯德的说法,“道德规范是一种‘X’品质,由一些象征、一些力量、一些‘现在我们应该’和耐力共同组成”,“作为一名高管你需要遵守,因为你有道德规范、耐力并且会生气”[3]:96[12]:181

品格报告与档案 编辑

每个山达基组织都必须保存每个人、员工或公众的品格档案[13]:186,306。当山达基人发现其他山达基人不遵守品格政策的行为时,必须撰写有关那些人的报告。山达基附属学校的学生也必须就同学的违规行为撰写报告,山达基人经营的公司的员工之间也是如此[13]:186,306。品格报告有各种分类,最常见的是“示知报告”(Knowledge Reports)和“不该做的事”(Things that Shouldn't Be)报告[2]:267–274。宗教技术中心(Religious Technology Center)鼓励山达基人提交品格报告以维持教会运作,保护“自由之桥[14]

压抑 编辑

“压抑”(Supress)是山达基教品格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指制止别人达成目的,或减弱别人达成目的的想法。“压抑行为”(Suppressive acts)则是指为了减弱或阻碍山达基或山达基人而刻意执行的行动或者疏忽行为[4]:30

重罪 编辑

“重罪”(High crimes)是指严重违反山达基品格规范,其中包括公开离开山达基,向执法部门或民事当局举报另一位山达基教徒,或实施“压抑行为”[11]:258[2]:307,312[15]。这实际使得山达基教会或者高级成员对山达基人造成的危害,若根据山达基品格规范是不能举报的。

压抑者 编辑

“压抑者”(Suppressive person,SP)或“压抑团体”(Suppressive group)是被认定为山达基教敌人的人或团体,“破坏、诋毁任何帮助他人的活动”,即攻击山达基教的人或团体[16]。在山达基教中,“压抑者”等同于“反社会人格[17],并称社会上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为此类[18]。当一个人被教会第一处——“贺伯特沟通办公室”——正式标示为压抑者时,一份“压抑者声明”会被用蓝色墨水印在金色的纸上,并张贴在所有教会公告板上[3]:297,304[10]:350[13]:352。如此被贴上标签的人被称为“已声明”,实际上是逐出教会的一种形式[13]:352。要取得未声明,需要执行“A 到 E 步骤”。在此之前,被声明的人只能与山达基法务人员“国际司法主管”联系[2]:316–318

潜在麻烦来源 编辑

“潜在麻烦来源者”(Potential Trouble Source,缩写成“PTS”)是与压抑者有联系的山达基人,他的压抑状况需要进行“处理”或“隔离”[19]。潜在麻烦来源共有三个类型:第一型是目前与压抑者接触的人、第二型是可想起曾和压抑者有联系的人、第三型是精神病患者。另外还有A到J十个类别,如怀疑山达基有效性的人为I类,有犯罪前科的人归为B类[11]:421–422。生病或受伤也是潜在麻烦来源的一个现象[2]:195 。潜在麻烦来源者不得接受听析或参与受训[2]:202–203

隔离 编辑

“隔离”(Disconnect)指停止和被宣布为压抑者的这个人沟通,即与其断绝所有连结。当某人被宣布为山达基的压抑者时,所有山达基人都被迫与压抑者断绝关系,包括亲密的家庭成员、员工、客户和朋友。拒或未能与压抑者断开连线可能会导致自身被一同宣布为压抑者[3]:298[20][21]

山达基官方网站上的公开定义则以家庭成员必须尊重宗教作为“隔离”的免责声明[22]

A 到 E 步骤 编辑

压抑者想要恢复良好的信誉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步骤。这些步骤包括停止实施任何压抑行为、公开道歉、偿还达基人或山达基组织的所有债务、执行修正计划、从通往完全自由之桥的底部重新进行培训,以及向“国际司法主管”传达所有这些行动。[2]:316–317

国际司法主管 编辑

“国际司法主管”(International Justice Chief,IJC)是山达基的最高级法务人员。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山達基的品格系統為何?. 山达基教会:L. 罗恩 贺伯特、戴尼提、什么是山达基?、书籍、信仰、大卫 密斯凯维吉. 0001-01-01 [2024-05-02]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L. Ron Hubbard Library. Introduction to Scientology Ethics. Bridge Publications. 2007. ISBN 9781403144904. OL 16702654M. 
  3. ^ 3.0 3.1 3.2 3.3 Rinder, Mike. A Billion Years: My Escape From a Life in the Highest Ranks of Scientology. Simon & Schuster. 2022. ISBN 9781982185763. 
  4. ^ 4.0 4.1 Basic Dictionary of Dianetics and Scientology / 戴尼提與山達基基本字典. 丹麦哥本哈根: NEW ERA 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 Aps / 国际新纪元. 2004: 21. ISBN 87-7989-503-4. 
  5. ^ 越軌行為和隱瞞行為. Scientology Courses. [2024-05-02] (中文). 
  6. ^ Church of Scientology, The Scientology Handbook, 1994 hardcover edition, pg.361–362.
  7. ^ Kent, Stephen. Scientology and the European Human Rights Debate: A Reply to Leisa Goodman, J. Gordon Melton, and the European Rehabilitation Project Force Study. Marburg Journal of Religion (University of Marburg). September 2003, 8 (1). doi:10.17192/mjr.2003.8.3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29, 2006). 
  8. ^ Atack, Jon. A Piece of Blue Sky: Scientology, Dianetics and L. Ron Hubbard Exposed. Lyle Stuart Books. 1990. ISBN 081840499X. OL 9429654M. 
  9. ^ 山達基:其宗教系統與教義的分析與比較. Scientology Religion. [2024-05-02] (中文). 
  10. ^ 10.0 10.1 Headley, Marc. Blown for Good: Behind the Iron Curtain of Scientology. BFG Books. 2009. ISBN 9780982502204. 
  11. ^ 11.0 11.1 11.2 Hubbard, L. Ron. Modern Management Technology Defined: Hubbard dictionary of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Church of Scientology. 1976. ISBN 0884040402. OL 8192738M. 
  12. ^ Hubbard, L. Ron. Dianetics and Scientology Technical Dictionary. Church of Scientology. 1975. ISBN 0884040372. OL 5254386M. 
  13. ^ 13.0 13.1 13.2 13.3 Reitman, Janet. Inside Scientology: The Story of America's Most Secretive Religi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1. ISBN 9780618883028. OL 24881847M. 
  14. ^ 宗教技術中心所關心的事 - 宗教技術中心. 宗教技术中心. 2024-05-18 [202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8) (中文(台湾)). 
  15. ^ Volokh, Eugene. No Arbitration of Claims Against Scientology After Plaintiffs Had Left the Church. The Volokh Conspiracy. January 22, 2022 [June 7,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8, 2023). 
  16. ^ 「壓抑者」是什麼意思? | 山達基教會高雄理想機構. [2024-05-02] (中文(台湾)). 
  17. ^ 「壓抑者」是什麼意思?. 山达基教会:L. 罗恩 贺伯特、戴尼提、什么是山达基?、书籍、信仰、大卫 密斯凯维吉. 0001-01-01 [2024-05-03] (中文(台湾)). 
  18. ^ 壓抑的來源 :: 閱讀「反社會人格者」。. sup.scientologycourses.org. [2024-05-03]. 
  19. ^ 壓抑的來源 :: 閱讀「基本術語與定義」。. sup.scientologycourses.org. [2024-05-02]. 
  20. ^ Ortega, Tony. Danny Masterson Was Convicted of Rape. What Happens to Scientology?. RollingStone. June 5, 2023. When a Scientologist is declared a Suppressive Person, other Scientologists are instructed to "disconnect" from the "SP" or risk being declared themselves. (This is based on a 1966 policy by founder Hubbard that Scientology claims was rescinded in 1968. But that second order only forbade the use of the term "disconnection," not the policy itself. Former Scientologists say the policy has never been abandoned.) 
  21. ^ Farley, Robert. The unperson : Scientologists who cross their religion can be declared suppressive persons, shunned by peers and ostracized by family. St. Petersburg Times. June 24,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16, 2018). 
  22. ^ 什麼是隔離?. 山达基教会:L. 罗恩 贺伯特、戴尼提、什么是山达基?、书籍、信仰、大卫 密斯凯维吉. 0001-01-01 [2024-05-02] (中文(台湾)).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malko”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scobee”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urban201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