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抵抗运动

(重定向自希臘人之反抗

希腊抵抗运动希腊语Εθνική Αντίσταση,意为“民族抵抗”),指二战时期来自不同政治领域的武装与非武装团体抵抗轴心国占领希腊(1941年至1944年)的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团体是共产党所主导的民族解放阵线以及希腊人民解放军。希腊抵抗运动被认为是纳粹占领欧洲遇到最强的抵抗运动之一。[1]

希腊抵抗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巴尔干战役的一部分

1941至1944年三国占领希腊
日期1941年至1944年
地点
希腊
结果 成立自由希腊 希腊内战
参战方
抵抗军:
民族解放阵线/希腊人民解放军
全国共和党希腊联盟英语EDES
国家社会解放组织/5/42埃夫区团英语5/42 Evzone Regiment
特别行动主任英语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其他英语List of Greek Resistance organizations
占领军:
 德意志国
 意大利王国
 保加利亚
希腊国

抵抗的原因

编辑

1941至1944年纳粹德国及其盟友意大利保加利亚对希腊的侵略占领,造成了希腊抵抗力量运动的兴起。1940年,意大利抢先试图从阿尔巴尼亚侵略希腊,却被希腊陆军击退。在德国入侵、雅典和克里特相继陷落之后,乔治二世国王和希腊政府逃往埃及,并宣布成立流亡政府同盟国承认流亡政府, 和德国签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却不承认。英国鼓励,甚至于胁迫国王任命中间派、温和派的内阁阁员:只有两位阁员曾在梅塔克萨斯将军独裁政权中任职过。不过还是有几位左派抵抗力量人士宣称该政府不合法,因为这个政府的根源来自于于梅塔克萨斯将军1936年至1941年的独裁政权

早在进入雅典城之前,德国就成立了一个由乔治·措拉科格鲁英语Georgios Tsolakoglou将军领导的希腊合作者政府。尽管有某些前政权高级军官也在此德国傀儡政权中任职,该政权还是缺乏合法性和支持,只能完全依赖德意占领当局。这个政权也因为无法阻止保加利亚夺取马其顿西色雷斯而丧失信誉。占领军和傀儡政权两者都因无法阻止希腊大饥荒进而失去人心。饥荒中,死亡率在1941至1942年冬天达到高峰,给希腊平民带来了绝大苦难。

主要抵抗组织列表

编辑
组织名称 政治取向 政治领导人 军事武装 军事领导人 鼎盛时期成员数
民族解放阵线 (Ethnikó Apeleftherotikó Métopo/ΕΑΜ)
希腊共产党领导的广泛左翼阵线 Georgios Siantos 希腊人民解放军 (Ellinikós Laikós Apeleftherotikós Stratós/ELAS) Aris Velouchiotis, Stefanos Sarafis 50,000 + 30,000预备队(1944年10月)[2]
民族共和主义希腊联盟
(Ethnikós Dimokratikós Ellinikós Sýndesmos/EDES)
Venizelist, 民族主义, 共和主义, 社会主义, 反共主义 Nikolaos Plastiras (名义), Komninos Pyromaglou National Groups of Greek Guerrillas
(Ethnikés Omádes Ellínon Antartón/EOEA)
Napoleon Zervas 12,000 + ca. 5,000预备队(1944年10月)[3]
National and Social Liberation
(Ethnikí Kai Koinonikí Apelefthérosis/EKKA)
Venizelist, 共和主义, 自由主义, 反共主义 Georgios Kartalis 5/42 Evzone Regiment
(5/42 Sýntagma Evzónon)
Dimitrios Psarros and Evripidis Bakirtzis 1,000 (1943年春)[3]

重要抵抗组织领导人

编辑

民族解放阵线/希腊人民解放军 以及分支机构:

全国共和党希腊联盟英语EDES:

[:en:[National and Social Liberation|EKKA]]:

Other:

British agents:

参见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Spyros Tsoutsoumpis, History of the Greek Resistance in the [ Second World War: The People's Armie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6)http://www.h-net.org/reviews/showrev.php?id=55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Shrader (1999), pp. 23, 26
  3. ^ 3.0 3.1 Shrader (1999), p. 31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