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肖夫效应
(重定向自库里肖夫实验)
库里肖夫效应(英语:Kuleshov effect;俄语:Эффект Кулешова),也译作库勒修效应,是电影编辑实践中关于蒙太奇的一种理论,是由当时19岁的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在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间通过库里肖夫实验得出的结论。
库里肖夫实验
编辑库里肖夫将无任何表情的男性(演员伊万·莫兹尤辛)面部画面,分别剪辑接上一盆汤、一口棺材和一位小女孩的画面,观众却对这四组画面产生了不同的情感认同,认为男性的“表情”具有不同的情绪性:接上汤时他是“饥渴”的,接上棺材时他是“悲伤”的,接上小女孩时他是“愉悦、怜爱”的。[1][2]
库里肖夫效应
编辑库里肖夫认为,实验证明这是镜头剪辑语言所带来的表演效果,电影情绪不仅仅从单个镜头的内容来反映,而是通过多个画面之间的组合连接来暗示表达的。这一发现是对影视蒙太奇理论的证明和实践,后来被长期应用于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影视剧镜头语言的创作。
参考文献
编辑- Wallbott, H. G., In and out of context: Influences of facial expression and context information on emotion attribu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7, p.357-369., 1988.
注释
编辑这是一篇与电影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