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云卫(1904年9月7日—1967年1月16日),字雨辰,号杨震(或扬震[1] ),男,祖籍浙江慈溪,生于上海,中国话剧、电影导演,戏剧活动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原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2][3][4][5][6]

应云卫
1962年演员周信芳与导演应云卫
导演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1904-09-07)1904年9月7日
逝世1967年1月16日(1967岁—01—16)(62岁)
职业电影导演编剧

生平

编辑

湖州旅沪公学肄业。

1921年冬参与组织上海戏剧协社,为负责人之一

1925年,应云卫与好友程泽民的胞妹程梦莲结婚

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电影运动

1933年9月,为纪念“九·一八”两周年,他领导的戏剧协社公演了大型话剧《怒吼吧!中国》,应云卫亲自担任导演。该剧动员了全上海戏剧界、电影界100多人参加演出,其中许多人都是当时戏剧界、电影界一流的编、导、演和知名人士。除此之外,还有20个童子军和30个码头工人参加演出。舞台布景罕见,很多都是特殊的道具,如无线电台、码头、兵舰、商船等,而且布景变换频繁。这样大场面的戏是中国话剧史上罕见的,当时一般的剧团根本无法承担。

1934年辞去洋行职务,加入电通影业公司,导演影片《桃李劫》、《梅萝香》等影片,组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次年任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教务长。

1936年任上海明星公司二场导演兼场务主任,导演了黑白影片《生死同心》。影片以1927年北伐为背景,描写了北伐时期革命青年的生活,歌颂了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应云卫出任上海救亡演剧三、四队总队长,率先将抗战活虎剧推上了上海街头。上海陷落后,应云卫在武汉经阳翰笙介绍加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出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他导演的《八百壮士》,上演后轰动武汉,从此开始了他执导场面宏大、悲壮激烈的抗战题材影剧。

1937年任上海业余实验剧界理事会主席及舞台监督,导演《原野》。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应云卫随着西迁的人流来到重庆。

1940年,应云卫率领剧组,千里迢迢赶赴内蒙古草原外景地,导演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蒙汉团结抗日的影片《塞上风云》。此后,他将自己的才华倾注在了重庆的戏剧舞台上。 1941年“皖南事变”后,应云卫同陈白尘、孟君谋等在重庆组织进步职业剧团中华剧艺社,担任理事长,并导演陈白尘的《大地回春》,接着演出了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和郭沫若的《孔雀胆》。 1941年4月,进入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剧团“中华戏剧社” 稍后在和青年演员说戏 剧艺社”草创成立,应云卫应邀担任理事长,对外称“社长”,实际上就是剧社团长。

1942年,中华剧艺社成立后,演出了不少戏剧,尤其是郭沫若的著名历史剧《屈原》,一经推出,反响强烈,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国民党亦对剧社采取管制和打压。为了应对时局,夏衍将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

1942年他组织了重庆戏剧界最强大的阵容演出郭沫若的《屈原》,轰动山城。

1943年2月24日,中华剧艺社在国泰大戏院首场演出《复活》。

1946年3月又在重庆和现代戏剧协会合作首演陈白尘的《升官图》。中华剧艺社是当年重庆话剧界的一支主力兵团,整整6年中,应云卫一直是这个剧团的领导人。 抗日战争中,先后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剧艺社,任上海救亡演剧队三、四两队总队长,执导《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等抗战名剧,组织演出《屈原》、《棠棣之花》、《法西斯细菌》等剧。 抗战胜利后,应云卫回到上海。 1946年起,他参加国泰影业公司任场务主任,导演了《忆江南》、《无名氏》、《鸡鸣早看天》等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过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导演了多部戏曲电影,如《周信芳舞台艺术》等,并为许多戏曲剧团排戏,如沪剧《自有后来人》等。

1960年起担任上海市电影局顾问、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并先后导演了《妇女春秋》、《再生凤凰》、《不能走那条路》、《宋士杰》、《追鱼》、《斗诗亭》、《周信芳舞台艺术》、《武松》等故事片和戏曲片

1967年1月16日,患有心脏病的应云卫遭到批斗,最终死于批斗游行途中[7]1978年11月18日,上海市电影局为应云卫平反,并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

他指导的著名电影包括:

1934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桃李劫》

1938年,与国民军事委员会联合编剧,指导的战争片《八百壮士

1940年,执导抗日电影《塞上风云》。

1947年,执导剧情电影《无名氏》。

1950年,与杨小仲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妇女春秋》。 1956年,执导戏曲电影《宋士杰》

1963年,执导戏曲电影《武松》

作品

编辑
年份 片名 职务
1934 桃李劫 导演、编剧
1935 时势英雄 导演
1936 生死同心
1938 八百壮士
1940 塞上风云
1947 忆江南
无名氏
1948 一帆风顺
鸡鸣早看天
1949 喜迎春
1950 妇女春秋
1951 再生凤凰
1954 不能走那条路
1956 宋士杰
1960 斗诗亭
追鱼
1961 周信芳的舞台艺术
1963 武松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林吕建主编.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820. 
  2. ^ 汪流主编; 王志敏, 陈山, 张会军等副主编. 中外影视大辞典.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3. ^ 刘建业主编; 李良志, 陈之中副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4. ^ 张品兴, 殷登祥, 陈有进等主编.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4315137. 
  5. ^ 应云卫(1904—19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4). 
  6. ^ 应云卫:早期进步电影的艺术先锋. 宁波晚报. [202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7. ^ 許劍虹觀點:《八佰》錯了嗎?一部向台灣《八百壯士》致敬的抗日神劇. 风传媒.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