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铸成(1907年6月24日—1991年12月23日),笔名荆紫、银丝、丁宁。江苏宜兴人,1927年投身报业,《大公报》历任记者、要闻版编辑。《文汇报》总主笔。

徐铸成
出生1907年6月24日
 中国江苏宜兴
逝世1991年12月23日(1991岁—12—23)(84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寓所
教育程度北平师范大学
职业报人、评论家
知名作品文汇报》主笔
配偶朱嘉稑
儿女徐向伦、次子和女儿夭折

生平 编辑

1907年6月24日出生于宜兴,六岁入私塾,八岁到父亲任校长的从善小学读书。1916年,转学至私立敦本小学。1922年进入无锡的省立第三师范,因为三师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相当有规模,学习资源优良,徐也时常去借阅,这给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25年因不愿以小学老师为志业遂开始暗中准备投考大学。

1926年上半年徐铸成决心投考,按照师范的规定,毕业生必须在小学教课两年才能投考大学,而且如果学生有两门功课不合格就开除。徐听说清华招考,便前往上海借徐希华文凭应考,也因此延误师范的考试遭到开除,万幸放榜后成功考进清华大学。三师校长听闻此事后连函举发徐铸成借文凭应考一事。教务长梅贻琦无奈劝徐铸成转入南开半年,来年夏再插班回清华,后因家事未能如愿,转考至保定的河北大学。192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课余时间兼职于国闻通讯社,大学期间即四处采访,积累了许多作为记者经验。

1929年10月底储返回宜兴与朱嘉稑完婚。蜜月刚过,徐铸成就奉命到太原采访冯玉祥阎锡山,时逢两人正酝酿反蒋,中原大战在即,徐第一次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政治新闻,在李书城的帮助下,徐写成一系列不俗的通讯、电讯,受到胡政之张季鸾夸奖,这件事对他影响颇深。1930年11月长子徐向伦出生。

1932年初赴武汉任《大公报》驻汉办事处主任,胡政之谓锻炼人才。1936年离汉,赴上海,1938年出任《文汇报》总主笔发表社论。1939年7月《文汇报》停刊后,重返《大公报》,先后任港版编辑主任、桂林版总编、沪版总编。1946年3月离开《大公报》,再任《文汇报》总主笔至1947年5月被封。1948年创港版《文汇报》。1949年应邀“知北游”,参与政协会议成为第一届政协委员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候补代表。随后主持《文汇报》在沪复刊。

1951年3月参加赴朝慰问团,5月回国。之后几年《文汇报》发行并无起色,跟不上《解放日报》等报,徐也鲜少撰文。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3月底,《文汇报》停刊,转任《教育报》总编。10月1日《文汇报》复刊。

1957年3月27日带领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苏联,回国后写《访苏见闻》发表在《文汇报》上但被腰斩,同年被划为右派。徐铸成在7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党对我还是采取帮助和保护的态度。”而事实上,6月10日,也就是反右动员令发出后的第二天,上海市委宣传部就召集《文汇报》全体党组成员会议,宣布徐铸成为反党右派分子,罪证有三:一,他在《墙是可以拆掉的》的发言中,宣扬其“拆墙经验”,是调离两个党员干部,毋庸置疑,这是反党大毒草;二,《文汇报》在“鸣放”期间,发表那么多反党文章,他罪责难逃;三,从历史上看,他在解放前的《文汇报》就是右派。8月,被命参加上海市政协集中学习,半天劳动,半天学习检查。1959年,被调至上海市出版局,摘掉了右派帽子。1961年参加《辞海》的编撰工作,不用参加任何政治学习。文化大革命初期未受影响,1967年12月被出版局的造反派送往《文汇报》隔离审查55天,批斗4次。1970年,进入“五七干校”改造。1973年,调回辞海编辑所。

1979年起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复旦大学新闻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兼职教授。 1981年,争鸣杂志总编辑温辉与徐铸成合作筹办《争鸣日报》,中国政府知情后趁徐自港去沪处理家事回港定居时禁徐出境,温辉只能独力创办、主管该报。《争鸣日报》出版一个半月后被迫停刊。

论著有《报海旧闻》、《旧闻杂忆》(正、续、补三编)、《新闻丛谈》、《张季鸾先生传》等。晚年从事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提倡“新闻烹调学”,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讲究新闻工作的艺术,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应有吸引人的内容;新闻写作应准确、生动,同时注意掌握分寸;精心制作标题;版面布局匀称。这些主张曾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在新闻学界有一定影响。

著作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