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拳
源流
编辑传为宋太祖赵匡胤后代,将赵匡胤所习的老洪拳和文功静坐法相结合,发展演变为文圣拳。“文”字取意于文功静坐之法,“圣”字显其拳理高深。清朝乾隆年间,山东冠县杨四海将文圣拳传嘉祥县的杜宏信。后杜宏信返回家乡广授文圣拳技艺,杜去世后,为纪念他,将文圣拳称为“杜家拳”。[1]
介绍
编辑文圣拳动作稳健,无窜崩跳跃,五步之距就可练拳,人们又称之为“五步架”,文圣拳实战之时,以欲动待发的整体弹性内劲为内功之本,全身上下左右内外协调均匀,进击的关键在于整体发劲,瞬间控制,出手打击时,打即得劲,控制对手。得劲控制瞬间完善自我整体发劲,破坏对手平衡,并在交手时不断完善协调自身,确保自身构架均整平衡。[2]
套路
编辑文圣拳的武功套路包含基本功一路架,及二路架、三路托打,器械套路则有六合大枪,绝命枪,九路梅花大刀等。[1]
外部链接
编辑来源
编辑- ^ 1.0 1.1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文聖拳. [202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1).
- ^ 王安林《文圣拳学实战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