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A区至新城B区跨海连接通道

新城A区至新城B区跨海连接通道,是一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规划中的跨海连接通道,当时计划以海底隧道方式兴建,现改为以跨海大桥方式兴建,连接澳门半岛新城区A区及B区。

定线

编辑

根据土地工务运输局于2018年9月的规划上,新城A区至新城B区跨海连接通道将采用海底隧道方式建造。隧道全长约1,400米,从海底穿越友谊大桥和外港航道连通A、B区,并可通过A区内其他道路连接至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同时亦会预留位置连接澳门大桥[1]

2023年的最新方案中,改以跨海大桥方式兴建,长约2100米,为六线双向车道[2]。同时设有步行通道[3]。行车天桥连接澳门半岛新口岸新填海区新城A区之间,西接科学馆前圆形地和孙逸仙大马路,向东穿越友谊大桥和既有航道,终点在新城A区并与澳门大桥互通,项目全长约3.2公里,包括:行车天桥、以及与行车天桥两端道路衔接之路网工程、人行天桥及人行隧道等[4]

历史

编辑

海底隧道规划

编辑

2012年12月下旬,建设发展办公室完成该海底隧道以及澳氹第四条跨海通道的研究,并于同年12月27日组织召开《澳氹第四条跨海通道及A、B区海底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报告指出第四通道及该海底隧道工程加强交通联系,成为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交通流的重要疏导路径,同时作为构建未来澳门整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新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交通联系和支撑。在A区至B区跨海隧道规划中,将采用设计速度8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研究报告对围堰明挖法和遁构法进行了比选,考虑到围堰明挖法严重影响外港客运码头的正常运营,且可能会对友谊大桥的基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亦推荐采用盾构法方式兴建[5]

2014年7月30日,为推进澳氹第四条跨海连接通道及新城AB区连接通道工程建设,建设发展办公室委托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估,并于同年7月31日一连10天作出第一次公示,公示期间市民可提交相关意见作出收集[6]

2018年8月至9月,澳门特区政府对该连接通道工程进行前期勘测工作,计划以一条全长1,400米的双管海底隧道连接新城A区及新城B区,穿越友谊大桥外港航道,在完成有关工作后将配合进行项目前期专题研究[7]

2018年9月12日,土地工务运输局对该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公示,属前期准备工作,公示期至同年9月28日。项目以海底隧道方式兴建,全长约1,400米,并预留位置连接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8][9]

2018年12月3日至17日,土地工务运输局就新城A、B区海底隧道工程项目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社会各界意见[10][11]

2019年6月20日,该项目进入环评第二次公示,公示期由当天起至7月3日。同时指出第一阶段首次公示主要就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收集意见,期间没有收到意见。第二阶段期间透过问卷调查收集公众及团体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共收到257份个人及9份团体问卷。第三阶段以公示方式主要对已完成编制的《澳门新城A、B区海底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环评报告书”)作公众公示及收集意见。环评报告书的总体结论指出,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和运营期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减轻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严格落实各项对策措施的前提下,可使工程环境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工程区域的环境品质造成明显的降低。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项目建设为可行[12][13][14]

2020年12月15日,澳门特区政府将开展隧道及位于孙逸仙大马路出入口处的工程,隧道连接新城A区和新城B区,将成为两区东西快速连接通道。根据工务局规划,主体长度1,330米,采用单孔两车道圆形断面结构,并定位为“城市快速路”,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设计限速每小时60公里,而项目设计阶段将于2021年第四季展开[15]

2022年5月24日至7月22日,特区政府就《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进行公开咨询,当中落实兴建新城A区及B区的连接通道,同时计划于连接通道附近兴建观光跨海缆车[16]

改用跨海大桥方式兴建

编辑

2023年2月23日,公共建设局向交通咨询委员会、城市规划委员会指出,连接新城A区南端与澳门半岛孙逸仙大马路(近文化中心、科学馆)的“AB通道”,正在规划及设计,预计在该年下半年完成。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表示,“AB通道”将在同年内招标,为六线双向的桥梁[17]

2023年9月27日,新城 A、B区行车天桥的设计连建造工程进行公开招标,招标方式将采用预先评定资格限制招标,截止递交候选要求的时间为11月29日下午5时正,并于翌日上午9时30分公开开启候选要求。经甄选后,公建局将邀请首五名总得分最高的合资格候选人提交投标书。通道以行车天桥方式兴建,连接澳门半岛新口岸新填海区新城A区之间,西接科学馆前圆形地和孙逸仙大马路,向东穿越友谊大桥和既有航道,终点在新城A区并与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互通。项目全长约3.2公里,包括:行车天桥、以及与行车天桥两端道路衔接之路网工程、人行天桥及人行隧道等。其中主桥长度约1,550米、跨海段长约900米,设置通航孔四座,最大跨度约130米。最长设计连施工期为1,000个工作天[18]

2023年11月30日,设计连建造工程进行公开开标,共收到6份申请书[19]

2024年5月22日,建造工程预先评定资格之限制招标进行第二阶段公开开标,5间获邀的竞投者全部递交了标书。经开标程序后,全部标书被接纳,工程造价介乎21亿8千万澳门元至23亿9千多万澳门元,工期均为900工作天。工程预计2024年第四季动工[4]

社会反应及关注

编辑

外港客运码头保留问题

编辑

2011年11月6日,对于新城A区至B区之间兴建一条海底隧道,横跨外港航道,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外港客运码头是否需要搬迁,因此新城填海区规划工作小组需要在总体规划第二阶段公众咨询中提出不同草案,供社会人士探讨和思考。小组指出,外港客运码头受新城A区与B区填海工程、第四通道及该海底隧道等影响,对快速船只出入该码头做成安全及风险,对码头搬迁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变数[20]

立法会议员书面质询

编辑

2019年10月上中旬,立法会直选议员何润生提出书面质询,土地工务运输局回复指项目则完成初步设计的前期勘测,工程可行性研究已交中国大陆相关部委征询意见[21]

加深东望洋灯塔景观负面影响

编辑

2024年6月18日,澳门立法会直选议员林宇滔于全体会议在议程前发言表示,特区政府最近公布新城A、B区行车天桥最高海拔为25.8米,而该高度超过松山灯塔周边地区建筑物10.3米及5米限高,引社会关注天桥会否影响灯塔景观。当局应尽快交代天桥的建造情况及对周边影响、工程将对观音像海滨休憩区有何实质影响、以及有否知会教科文组织并获同意才动工[22]

在不足一星期后,澳门文化局公共建设局均回应指A、B区的行车天桥工程不受限高规范、亦不影响灯塔景观。文化局日前回复本媒查询指,该工程预计只占涉及灯塔周边建筑限高的“区域1”总面积约0.34%,经分析“其对历史城区未有产生影响,故未见有需要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资料”[23]。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则回应传媒时指出,认为工程是行车通道,不属建筑物一类,遮挡性较低,亦不受灯塔附近区域限高影响,工程落入限高区域只占一小部分。问到若发现日后工程落成确实影响灯塔景观,局方有何补救措施、如何向世遗中心交代?梁惠敏则指,假设性的问题不回应[24]

2024年7月22日,土地工务局公共建设局交通事务局文化局发出联合新闻稿,指出就新城AB区通道的建设形式,过去曾提出不同的方案构想,特区政府各相关部门从城市规划、景观保护、工程造价、建设工期,以及民生影响等多方面,综合对不同构想作出考量,以挑选能平衡各个方面的方案。其中在考虑行车隧道的建设形式时,必须预留较长区域以作为爬坡空间,基于项目的可使用范围,无可避免必须停用和清拆现时的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并开挖相邻行车道;再者,隧道位于B区的出口处受空间限制而仅可设在观音像附近,在交通使用上削弱了新城AB区通道与皇朝区的连接功能;从工程方面,众所周知,隧道工程的造价相比天桥方案昂贵得多,难度也较天桥复杂。在平衡交通功能、景观协调和工程实施等众多要素后,特区政府作出兴建行车天桥的决定。于早前公布的《东区-2规划分区详细规划》中,也已指出有关通道采用行车天桥方案。编制中的“外港区-1”及“外港区-2”详细规划草案,也建议整体保留现况路网结构,优化跨区道路的衔接,并会按照新城AB区行车天桥的形式编制有关交通系统规划。因此在方案设计及工程建造阶段,特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将持续沟通协作,务求令项目符合社会最大公共利益[25]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新城A區四條大道接半島 海底隧道貫道A、B區成一體. 力报. 2018-09-11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3). 
  2. ^ A區未來兩年 料有38工程同時開工. 濠江日报. 2023-02-24 [202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4). 
  3. ^ 輕軌日客流量料逾十三萬人次. 澳门日报. 2022-12-11 [202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3). 
  4. ^ 4.0 4.1 「新城A、B區行車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 – 預先評定資格之限制招標第二階段公開開標. 公共建设局(DSOP).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4-05-22 [2024-05-22]. 
  5. ^ 澳氹第四通道及AB隧道工程進行可行性研究專家評審. 建设发展办公室.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2年12月31日 [2023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6日). 
  6. ^ 澳氹第4條通道及A、B區海底隧道工程海洋環境影 評估將展開意見及建議收集工作. 建设发展办公室.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4年7月30日 [2023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9日). 
  7. ^ 新城A區車隧連B區. 澳门日报. 2018-09-11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8. ^ 新城A、B區海底隧道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階段公示. 土地工务运输局(DSSOPT).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8年9月12日 [2023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6日). 
  9. ^ 新城A、B區海隧環評第一階段公示. 正报. 2018-09-13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10. ^ 新城A、B區海底隧道項目問卷收集環評意見. 土地工务运输局(DSSOPT).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8年12月2日 [2023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6日). 
  11. ^ 新城A、B區海底隧道「塞車救星」 環評問卷調查今開展至17日. 力报. 2018-12-03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3). 
  12. ^ 新城A、B區海底隧道工程項目環評第二次公示. 土地工务运输局(DSSOPT).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9年6月20日 [2023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6日). 
  13. ^ 新城AB區海隧工程 環評可行. 正报. 2019-06-21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14. ^ 新城A、B區海底隧道 定位為「城市快速路」 緩解澳氹交通壓力. 力报. 2019-06-21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3). 
  15. ^ 建海底隧道連接新城A區與澳門半島. 濠江日报. 2020-12-15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3). 
  16. ^ 陸路十年規劃公開諮詢 建“多網”交通優化出行. 澳门焦点报. 2022-05-27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17. ^ 跨海纜車無意啟動. 正报. 2023-02-24 [202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4). 
  18. ^ 新城AB區行車天橋工程招標 工期最長1,000個工作天. 力报. 2023-09-27 [2023-10-03]. 
  19. ^ “新城A、B區行車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 – 預先評定資格之限制招標”候選要求公開開啟. 公共建设局(DSOP).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3年11月30日 [2023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2月19日). 
  20. ^ 外港碼頭未來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 搬、留兩組不同規劃草案聽取民意.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1年11月7日 [2023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19日). 
  21. ^ 新城A區3條連接通道未有興建時間表. 巴士的报. 2019年10月22日 [2023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3日). 
  22. ^ 新城 A、B 區行車天橋高度超出燈塔周邊限高 或擋景觀 林宇滔促交代有否獲教科文同意動工. 论尽媒体 AllAboutMacau Media. 2024年06月19日. 
  23. ^ 新城A、B區行車天橋影響燈塔景觀? 文化局:僅0.34%與燈塔限高區域重疊 不影響歷史城區 無需向世遺中心交資料. 论尽媒体 AllAboutMacau Media. 2024年06月23日. 
  24. ^ 指新城A、B區行車天橋非建物、遮擋性較低 僅佔燈塔限高區域小部分 梁惠敏未回應若景觀受損有何補救措施. 论尽媒体 AllAboutMacau Media. 2024年06月25日. 
  25. ^ 特區政府基於最大公共利益考慮新城AB區通道建設方案. 土地工务局 / 公共建设局 / 交通事务局 / 文化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4-07-2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