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同济宫位于台湾台南市新营区,是主祀开漳圣王、六府千岁的庙宇[1][2]。该庙又称“王公庙”,周边一带也以此为地名,形成“王公庙庄”,日治后期演变成“王公庙”大字,二次大战后王公庙大字分成王公里、大宏里,2005年王公里再分出“新东里”[1][3]:118[5]

新营同济宫
基本信息
位置台南市新营区王公里民族路51号
坐标23°18′41″N 120°19′06″E / 23.311301°N 120.318246°E / 23.311301; 120.318246坐标23°18′41″N 120°19′06″E / 23.311301°N 120.318246°E / 23.311301; 120.318246
主神开漳圣王、六府千岁[1][2]
建立时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左右[3]:119[4]
地图
地图
前殿
后殿

同济宫奉祀有六府千岁,一般王爷庙常见的五府、三府不同,为其特色之一[5]。该庙原先并非下茄苳泰安宫的绕境范围,但后来也参加了该庙的“茄苳妈文化节”绕境活动[5]

沿革 编辑

约在乾隆年间,有漳州人陈杉来台,并携带开漳圣王神像以保海路平安[2][3]:118[4]。之后他在今王公庙一带住下,将开漳圣王供奉在家中[3]:118[5]。日后因该处居民增加,开漳圣王变成大家所供奉,有王电、谢怀等人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组成“陈圣王会”(当时约12人)[4][5]。之后居民合力兴建一间小庙来加以供奉[3]:118[4]

而在道光年间[注 1],相传有牧童在墓仔后沟[注 2]放牧时捏了泥像,而后有异象出现,询问神明之后才知道是有五位王爷附在五尊泥像上(李、池、朱、姚、范五府千岁),要与开漳圣王共同镇守此地[2][3]:118[4][5]。于是信徒们乃雕塑金身,将王爷们合祀于庙中,庙宇也因此有了“王公庙”之称[2][3]:118[4]。而在庙宇变得远近驰名后,“王公庙”更成为了当地地名[2][3]:118[4]。后来庙宇又增祀了谢府千岁,王公庙因而成了供奉“六府千岁”的庙宇[2][3]:119[4]

民国63年(1974年),信徒提议重建庙宇,最后在民国70年(1981年)落成[4]

五营 编辑

同济宫设有内外五营,外五营只设东西南北四营,由各角头信众兴建,因而外观不一[3]:119[6]。其中东、南、北三营设有“浮字盆”,是过去大家乐时期用来求明牌的器具,现也用于乐透彩[6]

同济宫本身每月初一会办“赏兵会”,另外会有不定期的安营仪式[6]。不过“外五营”的祭祀跟同济宫关系不大,各自举行[6]

名称 位置 赏兵日[6] 备注
东营 民治东路、开元路103巷交会处,新东国中南侧 八月初二 原址在今址的西方。采“卜炉主”方式管理。设有马军爷。
西营 中正路、民治路路口东北角 二月十五 由附近的陈姓槟榔摊管理。
南营 民族路、绿川北街路口西北角 五月十七
九月廿一
设有委员会。设有马草水。
北营 民族路、民族路114巷交会处 四月廿六 原址在台湾烟酒新营营业所。设有马草水。东侧墙边设有石敢当。

传说 编辑

传说同济宫的谢府千岁是在路经王公庙时降旨表示想与开漳圣王、五府千岁合祀,但被李府千岁以该庙已有五府千岁为由婉拒,但池府千岁跟李府千岁私下说可以向玉皇大帝奏请恩准合祀。于是谢府千岁便去晋见玉帝,并脱下披风以示尊敬。而在得旨之后,谢府千岁急忙赶回王公庙,忘了披风只穿一半。于是谢府千岁的神像是“衣衫不整”的“半甲”状态,被称为“流氓神”。另外在农历四月廿六李府千岁圣诞,会举行拜读玉帝恩准合祀之玉旨仪式。[2][5]

注释 编辑

  1. ^ 一说在道光廿五年(1845年)[4]
  2. ^ 在大宏里,台湾银行新营分行后方。据说因为在墓地(墓仔埔)南侧而得名,也被称为大堀。[3]:121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张溪南. 《南瀛老街誌》. 台南县政府. 2007-08: 161. ISBN 978-986-00-9689-7.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简辰全、周茂钦、洪郁程、许书铭. 《南瀛神明傳說誌》. 台南县政府. 2010-06: 22–26. ISBN 978-986-02-3581-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2-12. ISBN 957-01-2593-4.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李丽菁. 《臺1線的鄉愁:從上茄苳到二層行》.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90–92. ISBN 978-986-04-3024-0.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张溪南. 《北路煙雲172:從茄苳腳到關仔嶺》.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106–111. ISBN 978-986-04-3022-6. 
  6. ^ 6.0 6.1 6.2 6.3 6.4 黄文博. 《南瀛五營誌 溪北篇》上卷. 台南县政府. 2004-12: 77、78. ISBN 957-01-7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