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调音乐

(重定向自无调性音乐

无调音乐(Atonality music ),又称无调性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种重要流派与表现形式之一,无调性音阶就是指音与音之间缺乏调性感,其构成方式与有调性的古典音乐差异颇大却具有互补意义。[1]

主要特征

编辑

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由19世纪后期音乐中变音体系的极度发展、调性的频繁变化、和弦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功能联系的消失等因素而逐步形成。

特点:无中心音或中心和弦,无调号,无调式特性,半音阶的各音均可自由套用,尽可能不采用传统的和弦结构,避免能产生调性作用的和声进行。与此有关的是旋律、和声、曲式、节奏与音乐构成方法均与传统有极大的差异。由于无调性音乐乃逐步形成,因此,调性模糊的音乐与无调性音乐之间,在感觉上常无明确的界限。

音乐形式有其构成法则,但是不同于传统音乐:

  1. 全音阶作为其音阶形式。
  2. 没有系统主音,12音地位对等。
  3. 没有主和弦正三和弦体系,任何组合均可构成和弦
  4. 无调音乐对系统中出现的传统音乐成分似有排斥作用,如:旋律和弦等。

因为“无调性”,无调音乐没有调性音乐具有的调式、和声指向性,如:动,静,解决,完结等属性,也没有协和弦,不协和弦的差异;但也有观点认为:无调音乐仍有解决向量,只是其方式不同于调式音乐。

从其构成特征来看,无调音乐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反叛;但其构成及实践表明,无调音乐存在自然法则或自然逻辑基础,不是人为、人工规则或与自然法则无关的“创新”。[2]

由来

编辑

无调性一词最初用以形容阿诺德·勋伯格(德语:Arnold Schönberg)作品中开始完全脱离传统的作品(自作品10号《第二弦乐四重奏》的最后乐章起至作品22号,均属这一类型)。 现代一般通用的无调性一词,并不局限于阿诺·荀伯格等作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具备无调性音乐特点的一种现代音乐类型的总称。

无调性音乐与阿诺德·勋伯格在1920年后开始套用的十二音技法(亦称十二音序列音乐)不同,一般的无调性音乐并不根据某种特定的音列构成。而十二音序列音乐则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调性的残存影响和中心音的作用,根据特定要求将半音阶的12个音,编排成序列原型进行创作,是一种有特定含义的无调性音乐。

相关作品

编辑

阿诺·荀白克 Arnold Schönberg《管弦乐曲五首》(Five Piece for Orchestra) Op.16 (1909)

安东·魏本 Anton Webern《大管弦乐队乐曲六首》(Six Pieces for Large Orchestra) Op.6 (1910)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

阿尔班·贝尔格 Alban Berg,歌剧作品《沃采克》(Wozzeck) (1920)

参阅

编辑

参考

编辑
  1. An Introduction to Atonal Music Analys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Robert T. Kelly.
  2. Atonality, Inform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Percep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Lee Humphries
  3. 无调音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无调性音乐[失效链接]
  5. 无调音乐大师、记谱法、勋伯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音乐要素漫谈--多调性和无调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勋伯格和“自由无调性”
  8. 音乐与绘画的基本逻辑层[永久失效链接]

注释

编辑
  1. ^ 现代音乐,如:爵士摇滚蓝调无调性的标识性特征几乎无一例外的表现在其音阶,和声形式上,尽管其音阶,和声形式与经典音乐有着极大区别,但是并不缺少自然法则,或者说自然逻辑基础。如何看待这些音阶、和声形式是音乐理论,音乐美学讨论的热点之一。
  2. ^ 在现代、当代艺术的研究中存在忽视其自然逻辑基础,在人文哲学社会学角度作不可验证的过度解读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