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源 ( 1759年—1810年)[1],号荻轩[1]彰化人,居于集集埔[2]。清朝官员,曾任内阁中书

生平

编辑

曾大源在17岁时补弟子员,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中举。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发,曾大源奉母内渡回乡。翌年福康安将东渡至台湾平乱,需要熟知台湾地形之人,巡抚徐嗣曾推荐曾大源。曾大源因绘制地图,并指出攻取之策,受到福康安纳用,令其随军作战。曾大源抵台后,首先擒获林爽文的眷属,又擒获其13位部下,并收复大肚。叙功时获授内阁中书之官位,仍随军办事。事平后,担任文渊阁校阅、军机处行走,并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顺天乡试、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武闱会试中充当同考官。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回台,嘉庆十五年(1810年)逝世,享年52岁[2][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曾大源. 国家图书馆 台湾记忆. 2003-12. 
  2. ^ 2.0 2.1 林洋港、李登辉、邱创焕、连战、宋楚瑜、高裕仁、邵恩新、刘裕猷、陈孟铃、陈正雄、张丽堂、林丰正、涂德锜、谢金汀、陈进兴、林衡道、江庆林、谢荣聪、谢嘉梁 (编).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傳篇、人物表篇》.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8: 140–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