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禽(?—792年),[1]乳名明月奴,祖籍在中国陇西郡成纪县(今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唐代诗人李白之长子。母亲许氏于西元738年去世。父亲李白死于安徽当涂。李伯禽在李白死后定居于当涂,作为一介平民过着农耕生活,并于唐德宗的贞元八年(西元792年)去世。

年幼时

编辑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指出,[2]他在看完司马相如所大为夸耀处地的文章后便慕名前往,在旅途中遇到了前朝许相国一家,李伯禽的父母就此相遇,而李白便被召进门做女婿。李白在入赘后与许氏诞下一子一女,其子即为李伯禽;[3]“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二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这句来自魏颢《李翰林集序》的话交代了李伯禽的诞生故事,李白入赘许家,与许氏生下了李伯禽和他的姐姐李平阳。李伯禽的乳名叫明月奴,并且其母在不久后即过世。[3]“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而接着的这段话能得知,李白在许氏过世后又与另外三位女子分别建立同居或者婚姻关系,也就是李伯禽一生总共有四个“妈妈”,并且随着李白四处漂泊。

根据李白的诗作[4]《南陵别儿童入京》,可以看出李伯禽与他姐姐两人皆没有受到中间两位后母的悉心照顾,而在寄给小姐弟两人的诗[5]《寄东鲁二稚子》中表示了对于其两人的想念以及因碍于现实而无法接过两姐弟至新家中的无奈。

家庭

编辑

李伯禽生前育有一子两女,[1]其子在年轻时出游后便不知所终。两个女儿嫁给了当地农民,两人分别为陈云、刘劝。而李伯禽的经济状况不佳,社会地位也仅是位普通的士人,在其子失踪后,这身份也无以为继。但,两位女儿在嫁入贫困农家后非常有志气,当范传正表示能够位此两人找到改嫁进入达官贵人的家族中时拒绝了,她们表示原因是[1]“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地下?”--这样为了生存而断然改嫁的话,她们在死后就没有面子见她们的李白爷爷了。

生涯

编辑

[3]“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自〈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并序〉的记载,得知李伯禽在生前不曾任官,并且由其后接续几句中能够知晓李伯禽一生贫困,因资源缺乏而难以维生,致死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3]“且曰二孙女不拜墓已五六年矣,因告邑宰李君都杰,请免毕元宥力役,俾专洒扫事。”其女因哥哥在他年幼时出游后便不知所终,且生前仅仅是位士人的父亲也已过世,导致生活难以为继,甚至因而无法扫墓上香近五、六年而忍辱求助于县官,才免于了对于其两女之农耕家庭相对繁重的繇役赋税

晚年

编辑

[6]“有子名伯禽,偶游至此,遂以疾终,因葬于此。”这句是来自刘全白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从这里可以知道,在李白因病而死后,李伯禽将其父葬于当涂县,并在此安家,躬耕于农园,并且同样在此长眠。

[1]“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在李伯禽死后,他的两位女儿在家中找到了李氏家谱,不过因保存状况差,很多资料已经佚失,但仍然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上面可以看出李伯禽的家族渊源,并且在这之后,能够辨识的资料由本篇〈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并序〉之作者范传正纪录后保存。

记载

编辑

《李翰林集序》、《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等关于李白的传记,以及其父李白自身的诗作中,都能看到关于李伯禽的记载。

轶闻

编辑

李伯禽曾在《太平广记》中出现,《通幽记》中提到,[7]李伯禽因为在蔡侍郎庙中看见数名美人儿调侃了几句,蔡侍郎便乘车前往李伯禽家。李伯禽听到声音惊醒后便命设酒肴招待蔡侍郎,接连两日皆如此。在事件过后,李伯禽告诉其家小蔡侍郎已经同意那数名女子与自己结婚,并且告别乡里准备迎娶,但他却在数日后便死去。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范传正. 《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 唐. 
  2. ^ 李白. 《上安州裴長史書》. 唐. 
  3. ^ 3.0 3.1 3.2 3.3 魏颢. 《李翰林集序》. 唐. 
  4. ^ 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 
  5. ^ 李白. 《寄東魯二稚子》. 唐. 
  6. ^ 刘全白. 《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 唐. 
  7. ^ 李昉. 《太平廣記》.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