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朴

中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抗战人士、教育家

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原名李永祥、号晋祥,后改名公朴,号什如,笔名长啸。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江苏淮安中国社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

生平 编辑

1902年生于江苏淮安,家境贫困,曾在镇江当过学徒。先后就读于镇江润州中学武昌文华大学附中,1925年入沪江大学学习,受孙中山革命民主主义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于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五卅运动中,代表沪江大学学生团体参加上海学联,任工人科长。1926年初,李公朴离开学校,赴广州任职于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政治部沪宁路属党政特派员。后不满国民党“清党”,李公朴离开军队。1928年8月赴美国俄勒冈州雷德大学(现译作里德学院)政治系学习。1930年夏,李公朴毕业后,自费赴纽约欧洲考察。全面考察了美国和欧洲的民主制度及社会面貌,写了大量国外通讯,向国人介绍和评价西方的民主制度。1930年冬,经欧洲归国。[1]

归国后,李公朴任环球新闻社社长。创办媒体和社会教育实体,开办读者专栏、平民图书馆、业余补习学校、出版文化及进步书籍等。1932年出版《申报月刊》、《申报年鉴》,并创办《申报》业余妇女补习学校与《申报》流通图书馆,1933年创办《申报》业余补习学校。1934年11月10日与共产党员柳湜艾思奇在上海共同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1936年,与邹韬奋等人共同创办读书生活出版社,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会联合会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他发表宣言,提出“停止一切内战”,“释放一切政治犯”。1936年11月23日,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王造时沙千里等七人,史称“七君子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7月他们被释放出狱。[1]

1937年12月,李公朴在武汉与邹韬奋、沈钧儒陶行知一起创办《全民抗战》三日刊,建立全民通讯社。发起文化救亡运动、组织文化界救国会。1937年,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和宣传部长。1937年底,应阎锡山邀请,任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副校长。1938年11月,赴延安参观,会见了毛泽东及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李公朴组建“抗战建国教学团”,在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培训抗日宣传人员。[1]提出“停止内战、开放民众组织、释放一切政治犯”、特别是“迅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等重大政治主张。1941年,李公朴到达云南昆明,在昆明组织“青年读书会”,出版《青年周刊》。1942年,在昆明创办创办北门书屋,传播马列主义思想;1943年创办北门出版社。1944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支部在昆明成立,李公朴当选支部执行委员。1945年10月1日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还兼任中国民主同盟民主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还担任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1]

 
西南联大旧址内的李公朴衣冠冢

抗战胜利后,反对独裁统治、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民主教育、民主生活的著作,“从世界看中国”提出“人民才是原子弹”的哲学观点。1946年1月与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1946年2月10日发生“校场口事件”,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总指挥李公朴当场被打得头破血流。同年5月,李公朴在伤愈后自重庆返回昆明。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在昆明大兴街学院坡被开枪行刺,于7月12日凌晨在云南大学医院因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4岁。[1]后安葬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现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怒斥暗杀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被暗杀。

著作 编辑

著有《华北敌后-晋察冀》、《全民动员论》、《青年之路》、《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等。

家庭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李公朴,国际在线,2008-03-27. [201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