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 (哲学家)

李猛(1971年12月),男,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著有《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李猛
出生1971年12月(52—53岁)
辽宁省沈阳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知名作品《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生平

编辑

1971年生于辽宁辽阳,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至2001年在北大社会学系任教,获北大第六届“十佳教师”称号。2001年9月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英语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攻读博士,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1月起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2] 2018年11月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3]

评价

编辑

李猛的博士指导老师之一马克·里拉说:李猛“显然极具思想而又诚挚认真,而且他在北京的知识圈中已经极为知名”,“但在刚选修的我的一门课程中,他却未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英语很好地陈述自己的思想”。[4] 并怀疑李猛学习拉丁语的动机。李猛后来说,马克·里拉对他有误解,“可能是我的英语真的不够好,引起了他理解上的偏差或是记忆上的失误。”[5]

2015年6月19日,第二十期博雅公法论坛讨论了李猛的学术新著《自然社会》,与会学者高度评价该作品。[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霍伟岸认为:“《自然社会》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对现代早期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有分量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著作。”[7]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学者江绪林认为,就“精细的深度研究而言,《自然社会》竟或不逊于施特劳斯的名著《自然权利与历史》”,但“未有任何类似的核心观念来支撑或导引”。[8]

作品

编辑

著作

编辑
  • “笛卡儿论永恒真理的创造”,《哲学门》第19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马基雅维利的世界的轻与重”,《现代政治与道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03-01,ISBN:9787108052612

译作

编辑
  •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作者:[法]皮埃尔·布迪厄,译者:李猛、李康,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01-01,原作名: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 《社会的构成》,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译者:李猛、李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05-01,原作名: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 《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作者:[英]约翰・斯特罗克,译者:渠东、李康、李猛,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03,原作名:Structuralism and Since:From Lévi-Strauss to Derrida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西方哲学与现代中国——访哲学系李猛老师(上). 北京大学教学促进通讯. 2010-03-26 [2018-02-25]. [失效链接]
  2. ^ 西方哲学与现代中国——访哲学系李猛老师(下). 北京大学教学促进通讯. 2010-03-26 [2018-02-25]. [失效链接]
  3. ^ 元培学院新一届行政班子宣布任职.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201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4. ^ 马克·里拉. 中国学者对西方哲人的怪异口味. 文化纵横网. [2018-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5). 这位青年人显然极具思想而又诚挚认真,而且他在北京的知识圈中已经极为知名——这因为他在社会学和哲学方面的论著和译作。但在刚选修的我的一门课程中,他却未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英语很好地陈述自己的思想,这使得我们都有点沮丧。 
  5. ^ 周哲. 李猛专访:人文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好人难且值得. 澎湃新闻.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6. ^ 李文曾. 第二十期博雅公法论坛成功举办. 北京大学法学院网. 2015-06-19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8). 
  7. ^ 霍伟岸. 《自然社会》的得与失. 读书. 2015, (12). 
  8. ^ 江绪林. “在等待之中”——评李猛《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豆瓣网. 经济观察报. 2015-07-30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