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洪(15世纪—1534年),裕卿福建泉州府晋江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杨孟洪年轻在府学跟随蔡清学习,曾得对方称赞其言辞和论事才干能为政事,正德二年(1507年)赴乡试曾出资下葬在路途去世的士子,同年福建乡试中举人,次年(1508年)中会试副榜,授宁州学正,学生都信服他,到十一年(1516年)入京担任国子监学录,转助教,不足一年就请求辞官服侍有足疾的父亲;四年后父亲去世,服阕后再任国子监助教,嘉靖七年(1528年)补任德府右长史,德王朱祐榕经常听取其说话改正府事,十二年(1533年)转左长史时已经六十岁,经再三请求,德王才同意他辞官回乡,晚年在枫山兴建别墅,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去世[1][2]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五十九》:杨孟洪,字裕卿,晋江人,少补郡庠弟子员,事虚斋蔡先生讲易得其微旨,以易经领正德丁卯乡荐,明年戊辰会试春官入乙榜,授江西宁州学正,推所闻于师者以授其人,无不信服;丙子召为国子助教,甫一年以懒菴足疾乞归,侍四年而懒菴殁,服阕复为国子。又六年戊子春,由国子奏补德府右长史,王常听用其言,府事多所厘正。癸巳转左长史,时年六十余矣。屡求归,王辄留之,至于再三,王度其终不可留,乃听。始,虚斋门下士无虑百十人,顾常爱孟洪言辞容止及论事之长,谓其他日必能为政。其后所至,皆以温恭详款为人所爱重。事有难处者,为之剖画,咸中肯綮,无拂于理而后行。故终其身,于事鲜有败失。尤仗义,能济人急。丁卯赴秋试,漳士有道死而无殡资者,时且郁热,人无敢视,孟洪亲为之殡,以已资助而遣之。其在分宁,宁庶人方起狱,挤郑山斋以南昌教授,王某亦莆人也,并挤之,禁绝所与往来,孟洪常使人问视其家,人以是称孟洪为长者。晚作别墅于枫山,盖有终焉之志。嘉靖甲午年卒。
  2. ^ 道光《晋江县志·卷四十二·人物志》:杨孟洪,字裕卿。正德丁卯乡荐,授宁州学正。推虚斋师传以教,人无不信服。擢国子监助教,乞归。起补原官,升德府右长史。王听用之,转左长史。固辞归家。

参考文献

编辑
  •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五十九
  • 道光《晋江县志》·卷四十二·人物志
官衔
前任:
陈能
明朝江西宁州学正
正德年间
继任:
周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