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3′42″N 116°21′13″E / 39.89490°N 116.35349°E / 39.89490; 116.35349

槐柏树街
HUAIBAISHU JIE
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西城区
起点西便门内大街
终点长椿街
槐柏树街

槐柏树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的一条道路。

简介

编辑

槐柏树街为东西走向,东到长椿街,西到西便门内大街。此街原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原是深沟土道,传说高坡处原先有棵老槐树以及两棵柏树,故称“槐柏树”。西段是清朝镶蓝旗驻军营房内的道路,称“东西宽街”。1965年,东西两段合并称“槐柏树街”[1]

槐柏树街长度870米,平均宽度14米到15米。1990年以前,槐柏树街西段南侧有11条胡同,分别称槐柏树南一至南十一条;北侧有10条胡同,分别称槐柏树北一至北十条。合计21条胡同,过去均称营房,当地人简称为“营子”。营房有两条比较宽的南北走向胡同,称“南宽街”(即南五条)、“北宽街”(即北五条),分别在今槐柏树街的南北两侧。营房西侧即西便门内大街,东侧过善果寺报国寺之后是片乱坟岗子。从乱坟岗子向南穿过和尚坟,便是著名的都土地庙,从乱坟岗子向北是片废地,原址就是今北京小学。营房南侧有个大坑,是清朝军队的炮兵阵地,大坑南边翻过一座孤山便是核桃园(即南核桃园),营房北面还有个北核桃园,北核桃园北面就是西便门火车站正阳门西站的铁路。清朝末年,为了对外赔款,将营房的地皮出售给百姓,此后营房成了居住区,形成了数百户人家的贫民区。大坑里堆积垃圾,坑里的土地变成了农田[1][2]

槐柏树街东段南侧,清朝时有山西义园、云南义地,分别是埋葬在北京的山西籍人和云南籍人的墓地。后来逐渐荒废,变成乱坟岗子和空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此兴建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机关办公大楼,1954年竣工启用,称“市府大楼”(今称“北京市政大楼”)。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建成的首批大型政府办公大楼,外墙上部为红色砖墙,底层是白色石材。市府大楼以南有“市府大楼幼儿园”,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机关幼儿园,1952年创建,是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1]

槐柏树街中段北侧是北京小学。槐柏树街中段南侧,北京小学对面,是宣武艺园。宣武艺园内原有金朝紫金寺旧址[1]

旧时,营房(营子)的街道都是土路。1970年代中期,槐柏树街以及其西段南北两侧的21条胡同路面改造,铺成柏油路。1980年代初,槐柏树街西段21条胡同实现了自来水入户,每个院子也都安装了下水道。后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将槐柏树街西段21条胡同的平房作为危改试点,成为北京市首个危改示范小区,1992年建成。槐柏树危改小区使用中间高、东西低的错落设计,体现了现代简约建筑风格[1]

2008年,槐柏树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拓宽改造完工,这是宣武区的民心工程之一。槐柏树街经过改造后,拥堵问题获得解决,使每天来北京小学接送学生的家长得以更顺畅地来往[3]

2010年,宣武区广内街道投资600万元人民币,在宣武艺园北墙西段外侧建了12幅壁画式浮雕,其中2幅是展示庙宇文化的铜制浮雕,其他10幅是展示空竹文化的石制浮雕[4][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槐柏树街的今昔. 东华流韵. 201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2. ^ 槐柏树街前身的21条胡同. 东华流韵. 200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3. ^ 广安胡同通车 宣武区四条新路方便出行. 新华网. 2008-06-20. [永久失效链接]
  4. ^ 北京槐柏树街文化墙景观迷人. 新华网. 201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