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音

(重定向自洛陽雅音

洛阳音[1] 一般指中原文人的读书音。源出东周首都雒阳的音韵,在南北朝时南迁的文人对中原家乡的愁思,令洛阳音更受追捧。历代一脉相承,并于宋室南渡后对杭州话产生一定的影响[2][3]。后世的通语或韵书例如中州韵中原音韵均参照了古老相传的洛阳音,然而“参照”的比例多寡引起学者争论,例如明代南京官话的基础方言曾被认为是当时南京话,后世指出应是南京音与“中原书音”的妥协。[4]

名称

编辑

普遍又称洛阳读书音中原书音,有时称河洛音[5][6],被孔子及历代文人尊称为雅言、正音、读书音[7]

争论

编辑

20世纪以来,一些台湾鹤佬人尝试考证台湾话的别称“鹤佬话”的本字可能是“河洛话”,学术界普遍没接受。[8][9]

客家学者罗香林认为客家人是南迁中原人的后裔,客家话最完整地保留了古代中原音系。此观点亦未被普遍接受。

另有观点认为宋代汴洛音系南方官话而并非现代的北方官话,“北宋的时候,中原的方言还是属于南方系;现在的北系官话的前身只是燕京一带的一个小区域的方言”,[注 1]但仍然无法被证实。

注释

编辑
  1. ^ 此说法出自吕叔湘(1985)[10]罗杰瑞(1997, [2004])论证并支持该观点。[1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尉迟治平. 论隋唐长安音和洛阳音的声母系统——兼答刘广和同志. 《语言研究》. 1985, (2) (中文(简体)). 
  2. ^ 郎瑛. 七修类稿/卷26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2-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7) (中文(简体)). 
  3. ^ 陈全之. 蓬窗日錄/卷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2-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1) (中文). 
  4. ^ 曾晓渝. 明代南京官话性质考释. 语言科学. 2016, 15 (2) [202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5. ^ 张竹梅. 也谈《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1). 《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争论,大致有三家意见: 一、《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大都话; 二、《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河洛音; 三、《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北方话。 
  6. ^ 李新魁. 中原音韵的性质及其代表的音系. 《江汉学报》. 1962, (8). 河洛之音 
  7. ^ 张金发. 再论《切韵》所反映的读书音及其音系性质.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8. ^ 傅云钦. 「ho̍h-ló」宜寫成「福佬」的道理. 2011-06-03. . 本文章与其他十多位学者对“福佬”的考证被傅云钦一并辑录至他的个人网站傅雲欽如是說.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9. ^ 朱真一. 異哉!台灣人的「河洛」及「中原」意識.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台湾同乡会. 2008年10月 [202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本文章与其他十多位学者对“福佬”的考证被傅云钦一并辑录至他的个人网站:傅雲欽如是說.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10. ^ 吕叔湘; 江蓝生. 近代汉语指示代词.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5. 
  11. ^ 英语原版见:Norman, Jerry. Some Thoughts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余霭芹; 远藤光暁 (编). 橋本万太郎紀念中国語学論集. 东京: 内山书店. 1997 (英语).  中译本见:罗杰瑞. 由梅祖麟翻译. 關於官話方言早期發展的一些想法. 《方言》. 2004, (4) [202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