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罗浑
(重定向自烏洛侯)
释名
编辑乌罗浑于南北朝、隋朝称乌洛侯,唐朝称乌罗浑。乌洛侯在蒙古语为“山中人”之意。而乌罗护与乌罗浑无关,是不同的民族[1]。一些加入了铁勒成为于尼护。
历史
编辑北魏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439年)在吞灭北凉后,乌洛侯遣使朝贡。并说明乌洛侯国西北有拓跋鲜卑先祖的祖宗庙堂,拓跋鲜卑发详地大鲜卑山也在他们国内。拓跋氏在公元1世纪时,南下到今天的呼伦湖附近,在汉灵帝时代南迁到阴山南麓后,就再未回去过[2]。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北魏太武帝就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去祭祀。李敞由乌洛侯使臣做向导,到达噶仙洞(位于今天的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后举行祭祀大典,又命匠人在洞内石壁刻下祝文。1980年,考古学家在阿里河镇的嘎仙洞发现当初投下的刻石祝文。
唐朝时乌洛侯被称为乌罗浑。唐朝贞观六年(632年),在东突厥汗国被唐军瓦解之后,乌罗浑族长派使者向唐太宗朝贡貂皮[3]。不久被室韦并吞,成为室韦东部的一个部落[4]。后代称乌氏,居住在嫩江流域。
地理
编辑乌洛侯国在北魏时就住在现今大兴安岭的甘河、雅鲁河之间,今索伦、锡伯之地[5]。东北有弱水(完水)(今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的上游),向东流入鞑靼海峡。西北有完水与北海(今呼伦湖或贝尔湖)。七世纪时,其国东与靺鞨相接,西与突厥汗国相齐,南与契丹,北与乌丸接。
社会
编辑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土地湿润,人民在夏天时于树林间搭建房屋,离地有一定高度;冬天则建立地穴或半地穴式的房屋,现今称为“地窨子”或“地窝棚”[6]。到了七世纪时,乌罗浑的社会风俗受靺鞨影响,与靺鞨相同。
经济
编辑主要以狩猎、畜牧为主,也经营农业。人民能歌善舞俗绳发,穿皮衣,以珠为装饰。人民很勇猛,不常发生窃盗或强奸等犯罪[7]。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王德厚 《乌罗浑与乌罗护辨析》《民族研究》1987年04期
- ^ 《魏书 卷一百 列传第八十八 北狄》:“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 ^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九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 北狄》:“乌罗浑东与靺鞨,西与突厥,南与契丹,北与乌丸接。风俗与靺鞨同。贞观六年,其君长遣使献貂皮焉。”
- ^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九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 北狄》:“分部凡二十余:......益东有和解部、乌罗护部、那礼部、岭西部。”
- ^ 《海国图志 卷056 北洋俄罗斯国沿革》:“是乌洛侯,即今索伦、锡伯之地,非俄罗斯益可证。”
- ^ 《魏书 卷一百 列传第八十八 北狄》:“其土下湿,多雾气而寒,民冬则穿地为室,夏则随原阜畜牧。”
- ^ 《魏书 卷一百 列传第八十八 北狄》:“多豕,有谷麦。无大君长,部落莫弗皆世为之。其俗绳发,皮服,以珠为饰。民尚勇,不为奸窃,故慢藏野积而无寇盗。好猎射。乐有箜篌,木槽革面而施九弦。”
外部链接
编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