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促成高压脊变动效应

热带气旋促成高压脊变动效应(英语:Ridge Modification by Tropical Cyclone,简称RMT效应)是指高压脊往低压带东南面伸展的现象[1],其过程被认为与二次环流效应[注 1]有关[3]

成因

编辑
 
误差模型预测热带气旋促成高压脊变动效应

热带气旋促成高压脊变动效应主要是高压脊在台风的东南侧建立,促成驶流场的改变[4]。然而,热带气旋促成高压脊变动效应及倒向季风槽作用[注 2]是属于台风的二次环流效应一环,并造成反气旋向东发展,而邻近赤道的热带气旋促成高压脊变动效应及逆向结构亦会促进极向运动(英语:Poleward motion[6]

案例

编辑

1996年台风贺伯即受到此效应影响,据路径观测资料显示,台风贺伯于28日至30日这段期间,高压脊受到台风贺伯的影响,在台风贺伯东南侧形成脊场,造成台风向北移动[7]

释义

编辑
  1. ^ “二次环流效应”(英语:Beta Effect)指的是科里奥利力随纬度愈高而愈显著[2]
  2. ^ “倒向季风槽作用”(英语:Reverse Trough Formation)指的是原洋面有两台风,其中一者受到热带气旋促成高压脊变动效应影响,使两台风形成一低压槽,而此低压槽并非常态走向,而是采取东北-西南走向[5]

来源

编辑
  1. ^ 泰利颱風路徑預測解析. 天气风险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8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6日) (中文). 
  2. ^ 存档副本. [201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3. ^ Lester E. Carr III and Russell L. Elsberry. Dynamical Tropical Cyclone Track Forecast Errors. Part I: Tropical Region Error Sources.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2000. 
  4. ^ 通过台湾邻近海域台风动向与500百帕综观气流线场类型关系研究 199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5. ^ 叶天降. 系統颱風路徑預報方法之引進-相關方法之最新進展 (PDF).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01年5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8-06). (繁体中文)
  6. ^ Chang Chih-pei, Jou Ben, Lam Chiu Ying. World Scientific Series On Asia-pacific Weather And Climate. East Asia And Western Pacific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Selected Papers Of The Fourth Conference. 2002: 230. ISBN 9789814488891. 
  7. ^ 系统台风路径预报方法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