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

植入物
(重定向自牙科植入物

植牙(英语:dental implantation)是一门以人工牙根安装假牙以弥补缺齿的牙齿修复技术。人类自然牙结构粗略可分牙龈以上露出的“牙冠”,以及包覆在牙龈下与齿槽骨紧密相连的梁柱“牙根”。在自然牙缺失状况下,植牙为现行最接近自然牙咬合强度的赝复治疗方式,属于口腔外科手术的一种。

植牙
(Dental implantation)
人造牙冠(crown)通过连接体(abutment)连接人工牙根(implant)
ICD-9-CM23.5-23.6
MeSHD003757

原理

编辑

人工牙根又称为牙科植体(dental implant),植体会透过手术置入于缺齿位置的牙槽骨内,植体用作代替自然牙的牙根,成为安装牙冠的根基。待病人的齿槽骨与植体紧密结合后,就可以在植体上安装假牙冠[1]。通过人工牙根安装假牙不但可提供接近自然牙的咬合力,而且舒适性及美观性都较传统活动假牙牙桥为佳。植牙后如果能够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并且定期接受牙科检查,在维护良好的情况下,植牙是可以长期使用,因此成为重要的缺齿修复方法。

植牙手术成功与否,成败关键在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口腔条件,良好的施作条件可以有效避免植牙手术后的后遗症,如:植体周围炎、鼻窦穿孔、神经受损等状况。人工植牙最重要的步骤是植入植体,需事先透过口部扫描采集患者齿颚3D图像,评估患者日常使用会产生的咬合力需要使用多少植体支撑,并为植入的角度及位置做出缜密的分析及计划,以确保长久使用的功能性及健康。

手术施作上,由于日常咀嚼的应力很大,代替牙根植入齿槽骨的植体必须牢牢拧入,因此在放置植体的时需审慎评估位置。过去在没有科技辅助下多为徒手治疗,完全凭借医师经验判断植入植体的位置及深度,手术失败率较高。随着科技导入,现在在口部扫描后,多会运用CAD/CAM印制手术导板来辅助医师定位植入点,降低了因肉眼难以定位角度所产生的手术问题。近年来,AR也被应用于口外手术上,在取得患者3D扫描影像后,医生可透过植牙导航仪同步患者口腔植入点角度、钻入深度,以及下颌神经、鼻窦位置等,可以减小所需的创口,更精准的植入植体。

前期准备上,牙齿健康与齿槽骨及牙龈状况密不可分,由于齿槽骨及牙龈在缺牙状况下会快速萎缩,有时候需视施作条件做补骨、鼻窦增高术、牙龈移植等事前修复手术,以达到足够牢固植体的骨密度,因此植牙整体治疗时程可能会视口腔状况长达数月,甚至以年计算。

历史

编辑

现代的植牙技术最早由瑞典学者皮-英格瓦·布伦马克教授倡议,他于1952年在兔子进行安装金属的实验,他发现安装在兔子脚部的钛金属,经过一段时间后不但与兔子的骨骼紧密结合,而且兔子没有对植入体内的钛金属产生排斥作用,转移到人体试验后,人体也没有对钛金属出现排斥,证实钛金属可用人体骨骼的修复[2]。布伦马克教授于1965年进一步提出把钛金属作为人工牙根,取代人体于脱牙后失去的自然牙根,成为现代植牙技术的基础。由于以钛金属作为人工牙根在当时未有先例可循,虽然钛金属的人工牙根植入技术已经成功,但为了确保在人体长期使用钛金属的人工牙根没有不良作用,于是瑞典科学家与牙科医生对已植入人工牙根的病人进行长期的持续检查,于1976年发表研究结果,确定在人体使用钛金属人工牙根十年后,都没有出现人体排斥,而且钛金属牙根与骨骼的整合仍十分坚固,证明在人体使用钛金属作为牙根植牙是长期可行[3]

过程

编辑
基本植牙过程
在两只牙之间有一个缺齿的位置。
翻开缺齿位置的牙肉,使牙槽骨露出。
使用低速牙钻,并以多根特制的钻头,在缺齿位置的牙槽骨开孔,以便放入植体,牙槽骨的开孔深度及角度都必须精确。
牙槽骨开孔后,便要利用配合植体的工具,把植体旋转拧入牙槽骨。
在植体上部装上康复用的连接体,待牙槽骨与植体紧密结合后,便可以进行假牙印模,之后连接体会更换为已装上假牙冠的连接体。

手术规划及术式

编辑

植牙手术规划过程中,除了需确保患者口腔健康(无牙周病、骨质不足等)适合植牙外,手术的术式也会大大影响植牙长久使用的耐久度及病患后续愈合状况。为确认病患口腔状况,疗程间牙医师会为病患拍摄口腔成像(运用X光CT等),并多角度检视,规划适合的植体放置位置。由于植入植体的角度、深度对后续植牙成功率影响深远,植体植入手术的术式也经历了多次的变革。 早年,植牙手术多采徒手植牙,可供医师参考的资料只有平面的口腔成像,植入位置较难精准,完全仰仗医师的经验判断,虽手术过程会有助理从不同角度帮助多点定位植体植入位置,但视线死角多,相对成功率也较低,后续也较易产生失植牙失败的不良反应。 近年,有了3D建模的辅助,医师得以在取得数位影像后,事先印制出符合病患齿列状况的植牙导板,在植入植体时,可以透过导板来定位植体植入的角度及位置,相较过去徒手植牙更为准确。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AR的导入解决了更多植牙过程中所会遇到的视觉死角、偏移、导板公差等问题。现今,透过即时模拟的植牙导航仪(台湾引进的植牙导航仪如:安适准、X-Guide),医师可从术前植入位置规划,到实际植入、桥接,都实时在萤幕上显示操作的过程、角度、深度,有效协助避开上下颌误区,避免视线不佳所导致之鼻窦、神经损伤等问题,缩小操作者经验多寡所带来的成果差异,并帮助医师完成过去无法完成的术式,甚至协助医师取得医学研究上的突破[4]

风险与并发症

编辑

与人工植牙治疗相关的风险与并发症分为手术中风险(如:过度出血或神经损伤)、前六个月风险(如:感染及骨整合失败)和长期风险(如:植体周围炎)。在口腔组织健康的情况下,力学设计得当的植体在正常使用状况下存活5年以上的几率可达93%-98%;在没有重新针对植体进行治疗的状况下,植体存活达16-20年以上的案例则为52%-76%之间。[5][6][7]

  • 上颌第一大臼齿的植牙手术,容易穿入上颌窦,引发鼻窦损伤。
  • 下颌的植牙手术,容易触及下齿槽神经,引起神经损伤。
  • 术后感染、骨整合不良、植体周围炎等。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成人口腔護理區 - 口腔治療室 - 植牙. www.toothclub.gov.hk.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2. ^ 健康寶鑒: 植牙之父. 号角月报澳洲版. [2022-06-20] (美国英语). 
  3. ^ In Memoriam: Per-Ingvar Brånemark.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2015-01-15 [201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2) (英语). 
  4. ^ Gambarini, Gianluca; Galli, Massimo; Stefanelli, Luigi V.; Di Nardo, Dario; Morese, Antonio; Seracchiani, Marco; De Angelis, Francesca; Di Carlo, Stefano; Testarelli, Luca. Endodontic Microsurgery Using Dynamic Navigation System: 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Endodontics. 2019-11, 45 (11) [2021-12-09]. ISSN 1878-3554. PMID 31515047. doi:10.1016/j.joen.2019.07.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5. ^ Papaspyridakos, Panos; Mokti, Muizzaddin; Chen, Chun-Jung; Benic, Goran I.; Gallucci, German O.; Chronopoulos, Vasilios. Implant and prosthodontic survival rates with implant fixed complete dental prostheses in the edentulous mandible after at least 5 years: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Implant Dentistry and Related Research. 2014-10, 16 (5) [2022-06-21]. ISSN 1708-8208. PMID 23311617. doi:10.1111/cid.120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5). 
  6. ^ Berglundh, Tord; Persson, Leif; Klinge, Björ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cidence of biological and technical complications in implant dentistry reported in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t least 5 years. 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2002,. 29 Suppl 3 [2022-06-21]. ISSN 0303-6979. PMID 12787220. doi:10.1034/j.1600-051x.29.s3.1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7. ^ Pjetursson, Bjarni E.; Thoma, Daniel; Jung, Ronald; Zwahlen, Marcel; Zembic, Anj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 rates of implant-supported fixed dental prostheses (FDPs) after a mean observation period of at least 5 years.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2012-10,. 23 Suppl 6 [2022-06-21]. ISSN 1600-0501. PMID 23062125. doi:10.1111/j.1600-0501.2012.0254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1). 

延伸阅读

编辑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