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校
猛犸校(日语:マンモス校/マンモスこう manmosu kō)是日本昭和年代出现的教育业界用词,约1970-90年间广为使用,指学生人数庞大的学校,特别是小学与中学。
1970年代起日本城市化进入高速期,大量乡村人口涌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务工,由于没有户口管制,人人可以举家自由迁徙,所以跟随务工者进入城市的还有其子女。城市中原本设定给当地社区的学校规模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大量学生,但新学校又来不及兴建[1],乡村教师转移到城市的速度也较慢,只好在学校现有软硬件中想各种办法塞进全部学生,例如大班制教学、启用顶楼当运动场、办公室移往校外附近,空出校内空间……等等,这种人数急速增多但软硬件未增的学校就被称为猛犸校。
之后昭和年间只要是学生数超过一千多人,每一年级300人以上的学校都被称为猛犸校,成为社会普遍名词。猛犸校的中学部门产生较多社会问题,叛逆期的青少年在拥挤的学校和市区生活产生的摩擦和校园帮派。90年代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溃散挤入城市的风潮减缓,甚至有人开始返回中小型城市、加上新学校的建设大量完工,21世纪后少子化效果也开始显露,猛犸校现象今日已渐渐消失。[2]
参考文献
编辑- ^ 第189回国会 文部科学委员会 第11号评议[永久失效链接]
- ^ 衆議院提案 - 小学校、中学校の大規模校(マンモス校)の解消に関する質問主意書.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