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
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波斯语:مریم میرزاخانی,英语:Maryam Mirzakhani,1977年5月5日—2017年7月14日),生于伊朗德黑兰,数学家,专长几何学,研究领域包括泰希米勒理论、双曲几何、遍历理论及辛几何[4]。自2008年9月1日起成为斯坦福大学的数学教授[5][6][7]。
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 Maryam Mirzakhani | |
---|---|
出生 | مریم میرزاخانی 1977年5月5日 伊朗德黑兰 |
逝世 | 2017年7月14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 | (40岁)
国籍 | 伊朗[4] |
母校 | |
奖项 |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数学 |
机构 | |
论文 | Simple geodesics on hyperbolic surfaces and the volume of the moduli space of curves(2004) |
博士导师 | 柯蒂斯·麦克马伦[1][2][3] |
常见译名 | |
原文名 | Maryam Mirzakhani |
中国大陆 | 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 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 玛丽安·米尔札哈尼 |
台湾 | 玛丽安·米尔札哈尼 |
米尔扎哈尼为2014年菲尔兹奖得主之一,也是获得这个数学奖项的首位女性及首位伊朗人[8][9][10][11][12][13]。米尔扎哈尼因为在曲面对称性的研究贡献而得奖。
中学时代,米尔扎哈尼曾获得二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分别在1994年及1995年[14]。她在1995年时获得满分,是第一个在此竞赛中获得满分的伊朗学生[14][15][16]。
生平和教育
编辑米尔扎哈尼在伊朗德黑兰出生。中学就读于德黑兰的法尔赞甘学校,这个学校的校长是位女性,深信男女应该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在校长的支持下,她参加1994年香港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及1995年多伦多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皆获得金牌[14]。她在1994年竞赛中,只差1分就获得满分,在1995年的比赛中则获得满分[14][15][16]。
1998年2月,她和其他数学资优生参加完比赛,坐旅游巴士回程途中发生车祸。她侥幸生还,但是有7名得奖的数学资优生和2名司机不幸身亡。[17]
米尔扎哈尼在1999年在德黑兰的谢里夫理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在美国就读,在2004年时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指导教授是菲尔兹奖得主柯蒂斯·麦克马伦。米尔扎哈尼在2004年成为克雷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及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8],在2008年时,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学术贡献
编辑米尔扎哈尼在黎曼曲面的研究上提出许多新的突破。米尔扎哈尼在早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特定亏格模空间体积的公式,是一个其边界元素数量的多项式,这也让她可以为马克西姆·孔采维奇和爱德华·维腾提出的有关模空间上tautology class相交数的公式提供新的证明[5],也证明了紧致双曲面上简单封闭测地线数量成长趋势的渐近公式[19]。她后来的研究专注于模空间中的Teichmüller动态,最特别的是她证明了威廉·瑟斯顿提出,泰希米勒空间上的Earthquake map流都是遍历系统的猜想[20]。
在2014年时,配合Amir Mohammadi提供的资料,米尔扎哈尼和Alex Eskin证明了模空间中的复数测地线以及闭包为正则(regular)的,不是非正则(irregular)或分形的。复数测地线的闭包是以多项式方式定义的代数对象,有一定程度的刚性(rigidity),类似Marina Ratner在1990年代时得到的著名结果。国际数学联盟在其出版的刊物中提到:“很讶异地发现齐次空间下的刚性也可以在非齐次的模空间中看到 ”[21]。
2014年时米尔扎哈尼由于“在黎曼曲面以及模空间下的动力学及几何学中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14年的菲尔兹奖[22]。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祝贺她的获奖。
个人生活
编辑米尔扎哈尼的丈夫为Jan Vondrák,是捷克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在IBM Almaden研究中心工作[23][24]。他们有一个女儿,名叫Anahita[25]。
逝世
编辑2017年7月14日,米尔扎哈尼因乳腺癌去世,终年40岁[26][27][28]。她在离世前数星期被诊断出癌细胞扩散至骨髓,是癌症第三次复发,之后在美国一间医院接受加护治疗。[29]
荣誉及奖项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在数学谱系计划的资料。
- ^ Mirzakhani Curriculum Vitae (PDF). Princeton University. [2014-08-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8-29).
- ^ Jonathan, Webb. First female winner for Fields maths medal. BBC News. 2014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8).
- ^ 4.0 4.1 Mirzakhani, Maryam. Curriculum Vitae (PDF). [2014-08-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5-11-24).
- ^ 5.0 5.1 Maryam Mirzakhani. Weil-Petersson volumes and intersection theory on the moduli space of curv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07, 20 (1): 1–23 [2018-04-03]. ISSN 0894-0347. doi:10.1090/s0894-0347-06-0052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美国英语).
- ^ Maryam Mirzakhani. Simple geodesics and Weil-Petersson volumes of moduli spaces of bordered Riemann surfaces.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2007-01-01, 167 (1): 179–222 [2018-04-03]. ISSN 0020-9910. doi:10.1007/s00222-006-001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英语).
- ^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to the Board of Trustees. Stanford University. 2008-04-09 [2014-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 President Rouhani Congratulates Iranian Woman for Winning Math Nobel Prize. Fars News Agency. 2014-08-14 [201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 ^ 9.0 9.1 Philip Ball. Iranian is first woman to nab highest prize in maths. Nature. [2018-04-03]. doi:10.1038/nature.2014.15686 (英语).
- ^ IMU Prizes 2014.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2014-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 Mathis-Lilley, Ben. A Woman Has Won the Fields Medal, Math's Highest Prize, for the First Time. Slate. 2014-08-08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 ^ Polo, Susana. Maryam Mirzakhani Becomes First Woman to Earn Fields Medal for Mathematics in Its 78 Year History. The Mary Sue.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伊朗米尔札哈尼成首位菲尔兹奖女性得主 为国际数学最高荣誉.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6).
- ^ 14.0 14.1 14.2 14.3 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 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的成绩
- ^ 15.0 15.1 Iranian woman wins maths' top prize. New Scientist. 2014-08-12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2).
- ^ 16.0 16.1 Newhall, Marissa. 'Brilliant' minds honored: Maryam Mirzakhani. USA Today. 2005-09-13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2).
- ^ Iranian president tweets bare-headed photo of Maryam Mirzakhani. The Guardian. 2014-08-15 [201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由Scopus书目数据库索引的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的出版物
- ^ Mirzakhani, Maryam.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simple closed geodesics on hyperbolic surfaces. Annals of Mathematics. 2008, 168 (1): 97–125. MR 2415399. Zbl 1177.37036. doi:10.4007/annals.2008.168.97.
- ^ Mirzakhani, M. Ergodic Theory of the Earthquake Flow.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search Notices. July 2010. doi:10.1093/imrn/rnm116.
- ^ The Work of Maryam Mirzakhani (PDF) (新闻稿).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Union.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 ^ IMU Prizes 2014 citations.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2014-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 ^ Jan Vondrák (PDF). Stanford University.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04).
- ^ Jan Vondrak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bm.com. Retrieved 13 April 2014.
- ^ "A Tenacious Explorer of Abstract Surfac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monsfoundation.org. Retrieved 13 April 2014.
- ^ Maryam Mirzakhani died. Mehr news Agancy. 2017-07-15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波斯语).
- ^ Chang, Kenneth. Maryam Mirzakhani, Only Woman to Win a Fields Medal, Dies at 40.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7-16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6).
- ^ Myers, Andrew; Carey, Bjorn. Maryam Mirzakhani, Stanford mathematician and Fields Medal winner, dies. Stanford News. 2017-07-15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7).
- ^ Iranian math genius battles cancer recurrence at US hospital. PressTV.ir. 2017-07-13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 ^ IMU Prizes 2014.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 Larousserie, David. Médaille Fields de mathématiques : une femme promue pour la première fois. Le Monde. 2014-08-12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法语).
- ^ 2014 Clay Research Awards.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 33.0 33.1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1-12. Retrieved 6 January 2009
- ^ ICM Plenary and Invited Speakers since 1897.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 ^ Interview with Research Fellow Maryam Mirzakhani (PDF). Oxford University. 2008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