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毓麟(1894年—1933年3月11日),中华民国军事人物,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唐马寨镇蚂蜂泡村人,东北军12旅635团上校团长。1933年3月,白毓麟在古北口与日军交战时身亡,终年39岁。

生平 编辑

1919年,白毓麟毕业于东北讲武堂,遂入东北军。1931年初,蒋介石打算调白毓麟到江西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由于白毓麟的父亲白永贞是张学良的文学老师,加之白毓麟和张学良同时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第十期,因此两人私交公谊甚厚。在张学良从中斡旋下,白毓麟留在了东北。

白毓麟一开始驻扎在防兴城,九一八事变后跟随张学良撤到关内,驻防丰台南苑。1933年,长城战役爆发,白毓麟向张学良请战并给父亲白永贞写信:“战阵无勇非孝也,宁可马革裹尸也不遭亡国之恨,即战死,与国与家无遗憾。”1933年3月6日,白毓麟率所属部队2000余名官兵,奔赴古北口前线,3月8日即投入战斗,与日本关东军连续激战三天三夜,于3月11日上午10时,遭日机轰炸身亡。关麟征杜聿明郑洞国紧急增援,但抵挡不住拥有飞机、重炮、坦克的关东军,仅一天一夜就败下阵来,古北口长城随之失守。[1]

后事 编辑

长城战役结束后,张学良亲笔题写"为国干城"四个字,制匾派人送给白毓麟家属。日本投降后,白毓麟的部下乔秀山(时为东北军上校团长)将其灵柩用火车送回故乡蚂蜂泡村,1947年将其安葬在村西泡子沿。

1985年春,辽宁省人民政府追认白毓麟为革命烈士。1995年为其立碑,碑额刻"国有干城"四字,碑阳楷书"革命烈士白毓麟之墓",碑阴记白毓麟生平。[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白毓麟后人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尤殿宏、赵乃鹏、韩继良. 首山记忆. 鞍山南方出版社. 2011年: 77. 
  2. ^ 辽阳市网警. 辽阳网警说辽阳之白毓麟. 辽阳市公安局. 2021-07-24 [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