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门[1][2]佛教术语,论曰:“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3][4]《显扬圣教论》曰:“一切者有五法,总摄菩萨藏。何等为五? 颂曰:‘心、心所有、色,不相应、无为’”。

  • 一、心法(有八种)
  • 二、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
  • 三、色法(有十一种)
  • 四、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
  • 五、无为法(有六种)

以上,合计为百法。十地经说初地菩萨于百法门(śata-dharmamukha)能正思择(pravicinoti)。[5][6][7]

世亲西藏说世亲或法护)[8][9]作有《大乘百法明门论》(梵语:Mahāyāna-śatadharma-prakāśamukha-śāstra;藏语:ཐེག་པ་ཆེན་པོའི་ཆོས་བརྒྱ་གསལ་བའི་སྒོའི་བསྟན་བཅོས)[10][11]

一、心法(8) 编辑

  • 【心法】有八种:
    1. 眼识。
    2. 耳识。
    3. 鼻识。
    4. 舌识。
    5. 身识。
    6. 意识。
    7. 末那识。
    8. 阿赖耶识。


  • 心法者总共有六种涵义:[12][13]
    1. “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13][12]
    2. “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13][12][14]
    3. “初集起”:属“前七”转识现行,“共集”“熏起”种故。[13][12]
    4. “后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13][12]
    5. “缘虑”:
      • 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12][13]
      • 或名为‘识’,了别义故;[12][13]
      • 或名为‘意’,等无间故。[12][13]
    6. 或,
      • “第八”:名‘心’;[12][13]
      • “第七”:名‘意’;[12]
      • “前六”:名‘识’。[12]
    • 斯皆心分也。[12]

二、心所有法(51) 编辑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 心所有法者[15][16],具三义故。
      1. 恒依心起。
      2. 与心相应。
      3. 系属于心。
      • 具此三义“名为”心所故。
      1. 要心为依方得起故。
      2. “‘触’等”恒与心相应故。
        • 既云与心相应,盖心不与心自相应故,心非心所故,他性相应非自性故。
        • 相应之义有四:谓“时”“依”“所缘”及“事”皆同,乃相应也。
      3. “‘触’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等”故。
      • 如次为三义也。’[17]


  • 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一)遍行(5) 编辑

  • 【遍行】有五种:[18]
    1. 作意:
      • 《成唯识论》:‘
        1. 谓“能警心”为性。
        2. “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 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19]
      • [20][21]
      • 《成唯识论》:‘
        1. 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
        2. “‘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 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22]
      • 《显扬圣教论》:‘
        1. 谓“‘三事和合’分别”为体。
        2. “‘受’依”为业。
        • 如经说“有六触身”,又说“‘眼’‘色’为缘能起‘眼识’”。
          • 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有所触;
          • 又说‘触’为‘受’缘。”[23]
    2. 受:
      • 《成唯识论》:‘
        1. 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
        2. “起爱”为业。
          • “能‘起合’‘离非’二欲”故。’[24]
      • [25][26]
      • 《成唯识论》:‘
        1. 谓“于境取像”为性。
        2. “‘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 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27]
      • 《显扬圣教论》:‘
        1. 谓“‘名句’‘文身’熏习”为缘,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取相’”为体。
        2. “发‘言议’”为业。
          • 如经说“有六想身”,又说“如其所‘想’而起‘言议’”。’[28]
      • [29]
    3. 思:
      • 《成唯识论》:‘
        1. 谓“令心造作”为性。
        2. “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 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30]
      • 《显扬圣教论》:‘
        1. 谓“令心造作‘得’‘失’‘俱非’意业”为体。
          • 或为“和合”或为“别离”、
          • 或为“随与”或为“贪爱”、
          • 或为“瞋恚”或为“弃舍”、
          • 或起“寻”“伺”或复为起“身”“语”二业、
          • 或为“染污”或为“清净”。
        2. “行‘善’‘不善’‘非二’”为业。
        • 如经说“有六思身”,又说当知我说“‘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31]
      • [32]

(二)别境(5) 编辑

  • 【别境】有五种:[33]
    1. 欲:
      • 《成唯识论》:‘
        1. “于‘所乐境’希望”为性。
        2. “勤依”为业。
          • ‘欲为诸法本’者说“‘欲所’起一切事业”;或说“‘善欲’能发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故论说此:“勤依”为业。’[34]
      • 《宗镜录》:‘
        • 又“于一切事欲,观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观,“随‘因’境势”“任运‘缘’者”,即全无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35]
      • [36]
    2. 胜解:
      • 《成唯识论》:‘
        1. “于‘决定境’印持”为性。
        2. “不可引转”为业。
          • 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
            • 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37]
      • [38]
      • 《成唯识论》:‘
        1. “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2. “定依”为业。
          • 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
        • 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摄。’[39]
      • [40]
    3. 定:
      • 《成唯识论》:‘
        1. “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
        2. “智依”为业。
          • 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
        • “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遍行。’[41]
      • [42]
    4. 慧:
      • 《成唯识论》:‘
        1. “于‘所观境’简择”为性。
        2. “断疑”为业。
          • 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
        • 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非遍行摄。’[43]
      • [44]

(三)善(11) 编辑

  • 《成唯识论》:‘
    • 唯善心俱,名善心所。
    • 谓信惭等定有十一,谓此十一心所法皆为善法。’[45]


  • 【善】有十一种:[46]
    1. 信:
      • 《成唯识论》:‘
        • 于“实”“德”“能”深,“忍”“乐”“欲”。
        1. “心净”为性。
        2. 对治“不信”。
        3. “乐善”为业。
        • 然“信”差别略有三种:
          1. 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
          2. 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
          3. 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47]
      • [48]
    2. 精进:
      • 《成唯识论》:‘
        • “勤”谓精进。
        1. “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
        2. 对治“懈怠”。
        3. “满善”为业。’[49]
    3. 惭:
      • 《显扬圣教论》:‘
        • 谓“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耻”。
        1. “过恶”为体。
        2. “断‘无惭障’”为业。
          • 如前乃至“增长惭”为业。如经说“惭于所惭”,乃至广说。’[50]
      • 《成唯识论》:‘
        • 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51]
    4. 愧:
      • 《成唯识论》:‘
        • 谓“依‘世增上’,羞耻”。
        1. “过恶”为体。
        2. “断‘无愧障’”为业。
          • 如前乃至“增长愧”为业。如经说“愧于所愧”,乃至广说。’[52]
    5. 无贪:
      • 《成唯识论》:‘
        • 谓“于有‘有具’,‘厌离’‘无执’‘不藏’‘不爱’”。
        1. “无著”为体。
        2. “能断‘贪障’”为业。
          • 如前乃至“增长无贪”为业。如经说“无贪”善根。’[53]
    6. 无瞋:
      • 《显扬圣教论》:‘
        1. “于苦‘苦具’,‘无恚’”为性。
        2. 对治“瞋恚”。
        3. “作善”为业。’[54]
      • [55]
    7. 无痴:
      • 《成唯识论》:‘
        • 谓“正了”。
        1. “真实”为体。
        2. “能断‘痴障’”为业。
          • 如前乃至“增长无痴”为业。如经说“无痴”善根。’[56]
      • [57]
    8. 轻安:
      • 《显扬圣教论》:‘
        • 谓“远离重”。
        1. “身心调畅”为体。
        2. “断‘麁重障’”为业。
          • 如前乃至能“增长轻安”为业。如经说“适悦于意身及心安”。’[58]
      • [59]
    9. 不放逸:
      • 《成唯识论》:‘
        • 谓“总摄‘无贪’‘无瞋’‘无痴’”。
        1. “精进”为体。
          • 依此能断“恶不善法”、及能修“彼对治善法”。
        2. “断‘放逸障’”为业。
          • 如前乃至“增长不放逸”为业。如经说“所有无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根’”。’[60]
      • [61]
    10. 行舍:
      • 《成唯识论》:‘
        • 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
        1. “无功用住”为性。
        2. 对治“掉举”。
        3. “静住”为业。
          • 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
        • “静住”,名“舍”。’[62]
      • [63][64]
    11. 不害:
      • 《成唯识论》:‘
        • 于“诸有情”不为损恼。
        1. “无瞋”为性。
        2. 能对治“害”。
        3. “悲愍”为业。
          • 谓即“无瞋于‘有情’”。
        • “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65]
      • [66]

(四)烦恼(6) 编辑

  • 【烦恼】有六种:[67]
    1. 贪:
      • 《成唯识论》:‘
        1. “于‘有有具’染著”为性。
        2. 能障“无贪”。
        3. “生苦”为业。
          • 谓“由爱力‘取蕴’生”故。’[68]
      • [69]
    2. 嗔:
      • 《成唯识论》:‘
        1. “于‘苦苦具’憎恚”为性。
        2. 能障“无瞋”。
        3. “‘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 谓“瞋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70]
      • [71]
    3. 痴:
      • 《成唯识论》:‘
        1. “于诸‘理’‘事’迷暗”为性。
        2. 能障“无痴”。
        3. “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 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72]
      • [73][74]
    4. 慢:
      • 《成唯识论》:‘
        1. “恃己于他高举”为性。
        2. 能障“不慢”。
        3. “生苦”为业。
          • 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
        • 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圣位”。我慢既得现行,慢类由斯起亦无失。’[75]
      • [76]
      • 《大乘五蕴论》:‘
        • 云何为慢?所谓七慢:
          1. 慢:
            • 谓于“劣”计“己胜”。
            • 或于“等”计“己等”。
            • “心高举”为性。
          2. 过慢:
            • 谓于“等”计“己胜”。
            • 或于“胜”计“己等”。
            • “心高举”为性。
          3. 慢过慢:
            • 谓于“胜”计“己胜”。
            • “心高举”为性。
          4. 我慢:
            • 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
            • “心高举”为性。
          5. 增上慢:
            • 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
            • “心高举”为性。
          6. 卑慢:
            • 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
            • “下劣心高举”为性。
          7. 邪慢:
            • 谓“实无德”计“己有德”。
            • “心高举”为性。’[77]
    5. 疑:
      • 《成唯识论》:‘
        1. “于诸谛理犹豫”为性。
        2. “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 谓“犹豫者,‘善’不生”故。’[78]
      • [79]
    6. 恶见:
      • 《成唯识论》:‘
        1. “于诸谛理‘颠倒推求’‘度染慧’”为性。
        2. 能障“善见”。
        3. “招苦”为业。
          • 谓“恶见者多受苦”故。
        • 此见“行相”差别有五:
          1. 萨迦耶见:
            1. 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
            2. “‘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 此见差别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别起摄。
          2. 边执见:
            1. 谓即“于彼随执‘断’‘常’”。
            2. “障‘处中行’‘出离’”为业。
            • “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四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有想十六”“无想俱非”’,各有八论”、“七断灭论”等,分别趣摄。
          3. 邪见:
            1. 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
            • “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或“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横计‘诸邪解脱’”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诸如是等皆邪见摄。
          4. 见取:
            1. 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
            2. “‘一切斗诤’所依”为业。
          5. 戒禁取:
            1. 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
            2. “‘无利勤苦’所依”为业。’[80]
      • [81]

(五)随烦恼(20) 编辑

  • 《宗镜录》:‘
    • 释论云: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82]


  • 【随烦恼】有二十种[83]、分三类别[82]

1. 小随烦恼(10) 编辑

  • 《宗镜录》:‘
    • “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82]


  1. 忿:
    • 《成唯识论》:‘
      1. “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
      2. 能障“不忿”。
      3. “执仗”为业。
        • 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
      • 此即“‘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忿相用’”故。’[84]
    • [85][86]
  2. 恨:
    • 《成唯识论》:‘
      1. “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
      2. 能障“不恨”。
      3. “热恼”为业。
        • 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
      •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恨相用’”故。’[87]
    • [88][89]
  3. 恼:
    • 《成唯识论》:‘
      1. “忿恨为先‘追触暴热’佷戾”为性。
      2. 能障“不恼”。
      3. “蛆螫”为业。
        • 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佷戾。‘多发嚣暴’‘凶鄙麁言蛆螫他’”故。
      •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恼相用’”故。’[90]
    • [91][92]
  4. 覆:
    • 《成唯识论》:‘
      1. “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
      2. 能障“不覆”。
      3. “悔恼”为业。
        • 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93]
    • [94][95]
  5. 诳:
    • 《成唯识论》:‘
      1. “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2. 能障“不诳”。
      3. “邪命”为业。
        • 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
      • 此即“‘贪痴一分’为体,‘离二无别’‘诳相用’”故。’[96]
    • [97]
  6. 谄:
    • 《成唯识论》:‘
      1. “为网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
      2. 能障“不谄”。
      3. “教诲”为业。
        • 谓“谄曲者‘为网帽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
      • 此亦“‘贪痴一分’为体,‘离二无别’‘谄相用’”故。’[98]
    • [99]
  7. 㤭:
    • 《成唯识论》:‘
      1. “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
      2. 能障“不㤭”。
      3. “染依”为业。
        • 谓“㤭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
      • 此亦“‘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㤭相用’”故。’[100]
    • [101]
  8. 害:
    • 《成唯识论》:‘
      1. “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
      2. 能障“不害”。
      3. “逼恼”为业。
        • 谓“有害者‘逼恼他’”故。
      •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害相用’”故。’[102]
  9. 嫉:
    • 《成唯识论》:‘
      1. “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
      2. 能障“不嫉”。
      3. “忧戚”为业。
        • 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
      •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嫉相用’”故。’[103]
    • [104]
  10. 悭:
    • 《成唯识论》:‘
      1. “耽著财法‘不能慧舍’秘悋”为性。
      2. 能障“不悭”。
      3. “鄙畜”为业。
        • 谓“悭悋者‘心多鄙涩’畜积财法不能舍”故。
      • 此即“‘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悭相用’”故。’[105]
    • [106]

2. 中随烦恼(2) 编辑

  • 《宗镜录》:‘
    • “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82]


  1. 无惭:
    • 《成唯识论》:‘
      1. “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
      2. 能障碍“惭”。
      3. “生长恶行”为业。
        • 谓“于自法无所顾者‘轻拒贤善’‘不耻过恶’。障‘惭’,生长‘诸恶行’”故。’[107]
    • [108]
  2. 无愧:
    • 《成唯识论》:‘
      1. “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
      2. 能障碍“愧”。
      3. “生长恶行”为业。
        • 谓“于世间无所顾者‘崇重暴恶’‘不耻过罪’。障‘愧’,生长‘诸恶行’”故。’[109]

3. 大随烦恼(8) 编辑

  • 《宗镜录》:‘
    • “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82]


  1. 不信:
    • 《成唯识论》:‘
      1. “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
      2. 能障“净信”。
      3. “惰依”为业。
        • 谓“不信者多懈怠”故。
      • 不信‘三相’;翻信‘应知’。然诸染法各有别相,唯此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是故说此“心秽为性,由‘不信’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110]
  2. 懈怠:
    • 《成唯识论》:‘
      1. “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
      2. 能障“精进”。
      3. “增染”为业。
        • 谓“懈怠者‘滋长’染”故。
      • 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 于‘无记事’而‘策勤’者,于‘诸善品’‘无进退’故,是‘欲胜解’。’[111]
  3. 放逸:
    • 《成唯识论》:‘
      1. “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
      2. 障“不放逸”。
      3. “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 谓“由‘懈怠’及‘贪’‘瞋’‘痴’不能防修‘染净品’法,总名放逸。非别有体,虽‘慢’‘疑’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势’用微劣‘障三善根’遍策法”故。’[112]
  4. 惛沈:
    • 《成唯识论》:‘
      1. “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
      2. “能障‘轻安’‘毘钵舍那’”为业。
        • 谓“‘无堪任’是‘惛沈相’,一切烦恼皆‘无堪任’。‘惛沈别相’谓即‘瞢重’,令‘俱生法’无堪任”故。’[113]
    • [114]
  5. 掉举:
    • 《成唯识论》:‘
      1. “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
      2. “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 又“‘掉举相’谓‘不寂静’,说是烦恼‘共相摄’故,掉举离此无别相故”。’[115]
    • [116]
  6. 失念:
    • 《成唯识论》:‘
      1. “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2. 能障“正念”。
      3. “散乱所依”为业。
        • 谓“失念者‘心散乱’”故。’[117]
  7. 不正知:
    • 《成唯识论》:‘
      1. 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2. 能障“正知”。
      3. “毁犯”为业。
        • 谓“‘不正知者’多所毁犯”故。’[118]
    • [119]
  8. 散乱:
    • 《成唯识论》:‘
      1. “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
      2. 能障“正定”。
      3. “恶慧所依”为业。
        • 谓“散乱者‘发恶慧’”故。
      • “散乱‘别相’”谓即“躁扰”。令“俱生法”皆流荡故。’[120]
    • [121]

(六)不定(4) 编辑

  • 《宗镜录》:‘
    • “不定”有四:“悔”“眠”“寻”“伺”。
    • 于“善染”等,皆“不定”故;
      • 非如“触”等,“定”“遍心”故;
      • 非如“欲”等,“定”“遍地”故,
      • 立“不定”名。’[122]


  • 【不定】有四种:[123]
    1. 睡眠:
      • 《成唯识论》:‘
        1. “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
        2. “障‘观’”为业。
          • 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124]
    2. 恶作:
      • 《成唯识论》:‘
        • “悔”谓恶作。
        1. “恶‘所作业’,追悔”为性。
        2. “障‘止’”为业。
          • 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
        • 悔“先不作”,亦恶“所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125]
      • 《宗镜录》:‘
        1. 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怏追变为体。’
        2. “能障‘奢摩他’”为业。
        • 又识论称“悔”,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126]
      • 《成唯识论》:‘
        • 此二唯“痴”为体,说随烦恼及痴分故。’[127]
    3. 寻: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 “寻”谓寻求。
        1. “令心匆遽于‘意言境’转”为性。’[128]
      • 《宗镜录》卷58:‘“寻”:
        1. 谓“或时由‘思’于法造作、或时由‘慧’于法推求,散‘行’外境,令心麁转”为体。
        2. “障‘心内净’”为业。’
    4. 伺: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 “伺”谓伺察。
        1. “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128]
      • 《宗镜录》卷58:‘“伺”:
        1. 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造、与‘心’俱转、相应于所‘寻’‘法’,略‘行’外境,令心细转”为体。
        2. “障‘心内净’”为业。’
      • 《成唯识论》卷7:‘
        1.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2. “并用‘思’‘慧’一分”为体,
          • 于“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义类别”故。
          • 若离“思”“慧”,“寻”“伺”二种体类差别不可得故。’
      • 《瑜伽师地论》卷5:‘
        1. 寻伺体性者:谓
          1. 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
          2. 若深推度所缘,“慧”为体性应知。
        2. 寻伺所缘者:谓依“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
        3. 寻伺行相者:谓
          1. 即于此所缘“寻求”,行相是“寻”。
          2. 即于此所缘“伺察”,行相是“伺”。
        4.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5. 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说。
        6. 寻伺决择者:
          • 若:
            1. 寻伺即分别耶?
            2. 设分别即寻伺耶?
          • 谓:
            1. 诸寻伺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
            2. 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而非寻伺。
        7. 寻伺流转者:
          • 若:
            • 那落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
            • 如“那落迦”,如是傍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
              1. 何等行?
              2. 何所触?
              3. 何所引?
              4. 何相应?
              5. 何所求?
              6. 何业转耶?
          • 谓:
            • “那落迦”“寻伺”唯是
              1. ”行、
              2. 触“非爱境”、
              3. 引发于“苦”、
              4. 与“忧”相应、
              5. 常求“脱苦”、
              6. 娆心”业转。’

三、色法(11) 编辑

  • 《宗镜录》:‘
    • 问:“色法”有几义?
    • 答:有四义。《百法》云:
      1. 识“所依”色,唯属“五根”。
      2. 识“所缘”色,唯属“六境”。
      3. “总相”而言,“质碍”名色。
      4. “别相”而言,略有二种:
        1. 有对:若准有宗,“极微”所成大乘,即用能造色成。
        2. 无对:非“极微”成,即“法处所摄色”,如上“地”“水”“火”“风”。’[129]


  1. 《显扬圣教论》卷1:“色者有十五种。谓地水火风,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一分,及法处所摄色。”
  2.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2:“色法略有十一种。言色者:有‘质碍’之色、有‘颜色’之色。所依之‘根’唯五、所缘之‘境’则六。”
  • 此处依于《大乘百法明门论解》,故不将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列入百法中。


  • 【色法】有十一种:
    1. 眼:
      • 《显扬圣教论》:‘
        • 眼: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之所执,受“四大”所造色,为“境界缘色境”。“识”之所依止。“净色”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性”。
        • 如“眼”,如是“耳”“鼻”“舌”“身”亦尔。此中差别者:谓
          1. 各行“自境缘”。
          2. “自境识”之所依止。’[130]
    2. 耳:(如“眼”,如是“耳”“鼻”“舌”“身”亦尔。)
    3. 鼻:(如“眼”,如是“耳”“鼻”“舌”“身”亦尔。)
    4. 舌:(如“眼”,如是“耳”“鼻”“舌”“身”亦尔。)
    5. 身:(如“眼”,如是“耳”“鼻”“舌”“身”亦尔。)
    6. 色:
      • 《宗镜录》:‘
        • “色”有三十一:
          1. “显色”有十三:
            • “青”“黄”“赤”“白”
            • “光”“影”“明”“暗”“云”“烟”“尘”“雾”
            • “空一显色”。
          2. “形色”有十:“长”“短”“方”“圆”“麁”“细”“高”“下”“正”“不正”。
          3. “表色”有八:“取”“舍”“屈”“伸”“行”“住”“坐”“卧”。
        • ......又除青黄赤白四色是“实”;长短二十七种皆是“假”,四实色上立故,以“相”形立故。’[131]
      • [132][133]
    7. 声:
      • 《宗镜录》:‘
        • “声”有十一种:
          1. “‘因“执”’‘受“大种”声’”:因者,假藉之义。即藉彼“第八识”执,受“四大”所发之声,即“血脉流注声”等是也。即“内四大”有情作声,皆是“执”“受”故。
          2. “‘因“不执”’‘受“大种”声’”:“‘外四大’声”是。
          3. “‘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如“外四大种”亲造彼声。即手是“内四大种”亲造果声;“外四大种”但为助缘,共造一声。
          4. 世所共成声:世间“言教”“书籍”“阴阳”等,名“共成声”。仁义礼智信等。
          5. 成所引声:或“成所作智”所引言教,即“唯‘如来’”。
          6. 可意声:情所乐欲。
          7. 不可意声:情不乐欲。
          8. 俱相违声:非乐非不乐,名“俱相违声”。
          9. 遍计所执声:谓“外道”所立言教。
          10. “‘圣言量’所摄声”。
          11. “非‘圣言量’所摄声”。’[134]
      • [135]
    8. 香:
      • 《显扬圣教论》:‘
        • 谓“鼻所行境”。“鼻识”所缘。“四大”所造。“可嗅物”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性”。
        • 此复“三种”:谓“好香”“恶香”及“俱非香”。
        • 彼复云何?
          • 所谓“根茎”“皮叶”“花果”“烟末”等香。
          • 若“俱生”若“和合”若“变异”。是名为“香”。’[136]
    9. 味:
      • 《显扬圣教论》:‘
        • 谓“舌所行境”。“舌识”所缘。“四大”所造。“可尝物”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性”。
        • 此复“三种”:谓“甘”“不甘”及“俱相违”。
        • 彼复云何?
          • 所谓“酥油”“沙糖”“石蜜”“熟果”等味。
          • 若“俱生”若“和合”若“变异”。是名为“味”。’[137]
    10. 触/触一分/所触一分:
      • 《显扬圣教论》:‘
        • 谓“身所行境”。“身识”所缘。“四大”所造。“可触物”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性”。
        • 此复“三种”:谓“妙”“不妙”及“俱相违”。
        • 彼复云何?
          • 所谓“涩滑”“轻重”“缓急”“软冷”“饥渴饱闷”“强弱”“痒病老死”“疲息粘勇”。
          • 或缘“光泽”、或“不光泽”。或缘“坚实”、或“不坚实”。或缘“执缚”、或缘“增聚”。或缘“乖违”、或缘“和顺”。
          • 若“俱生”若“和合”若“变异”。是名“触一分”。’[138]
    11. 法处所摄色:
      • 《宗镜录》:‘
        • “法处色”有五:“极迥色”“极略色”“定自在所生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
        • “‘五根色’,以‘能造’为体”;“‘法处境’中,以‘极迥’‘极略’为体,遍计所执”。
        • “受所引色”等四色,非是造色,无体性故,是假非实。’[131]
      • 《显扬圣教论》:‘
        • 谓“一切时,意所行境”。“色蕴”所摄。“无见”“无对”。
        • 此复“三种”:
          1. 律仪色:谓“防护‘身语业’”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不’现行法”建立色性。
          2. 不律仪色:谓“‘不’防护‘身语业’”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现行法”建立色性。
          3. 三摩地所行境色:谓由“下中上‘三摩地’俱转,相应‘心’‘心法’”故,起“‘彼“所缘影像”色性’及‘彼“所作成就”色性’”。
          • 是名“法处”。’[139]

四、心不相应行法(24) 编辑

  • 《宗镜录》:‘
    • 【不相应行】者:
      • “相应”者,“和顺”义。
      1. 如【心王】【心所】“‘得’等”非能缘故,不与【心】【心所】相应。名“不相应”。
      2. 又“‘得’等”非质碍义,不与【色】相应。
      3. 又有生灭,不与【无为】相应。
      • 为“拣‘四位’”法。
      • 故名【不相应】。’[140]
  • 《宗镜录》:‘
    • 此【不相应行】,虽不与【心王】【心所】【色法】【无为】等四位相应,然皆是心之“分位”,亦不离“心变”及出唯识真性,约一期行相分别故尔。’[141]


  • 【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142][143]
    1. 得:
      • 《显扬圣教论》:‘
        • 此复三种。
        1. “诸行种子所摄相续‘差别性’”。
        2. “自在生起相续‘差别性’”。
        3. “自相生起相续‘差别性’”。’[144]
    2. 命根:
      • 《显扬圣教论》:‘
        • 谓“‘先业’所引异熟‘六处’住时”“决定性”。’[145]
    3. 众同分:
      • 《显扬圣教论》:‘
        • 谓诸有情“互相似性”。’[146]
    4. 异生性:
      • 《显扬圣教论》:‘
        • 此有二种。
        1. 愚夫异生性者:谓无始世来,有情身中“愚夫之性”。
        2. 无闻异生性者:谓如来法外,“诸邪道性”。’[146]
    5. 无想定:
      • 《显扬圣教论》:‘
        • 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地欲”。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唯‘无想天’寂静微妙”。由“于‘无想天’起”,出离‘想’;“作意”前“方便”故。
        • “不恒现行心心法灭性”。’[147]
    6. 灭尽定:
      • 《显扬圣教论》:‘
        • 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或入‘非想非非想处定’或‘复上进’、或入‘无想定’或‘复上进’”;由“起‘暂息’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缘。
        • “‘“‘不恒’现行”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诸心心法’灭性”。’[148]
    7. 无想天:
      • 《显扬圣教论》:‘
        • 谓先于此间得“无想定”,由此后生“无想有情天处”。
        • “不恒现行诸心心法灭性”。’[149]
    8. 名身:
      • 《显扬圣教论》:‘
        • 谓“诠”诸行等“法自体”,想号“假立性”。’[150]
    9. 句身:
      • 《显扬圣教论》:‘
        • 谓“聚集诸名”显“染净义”,言说“所依性”。’[151]
    10. 文身:
      • 《显扬圣教论》:‘
        • 谓前二“所依字性”。’[152]
    11. 生:
      • 《宗镜录》:‘
        • 谓于“众同分”,“诸行本无‘今有’性”。假立为“生”。’[153]
    12. 老:
      • 《宗镜录》:‘
        • 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变异’性”。假立为“异”,亦名为“老”。’[154]
    13. 住:
      • 《宗镜录》:‘
        • 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不变坏’性”。假立为“住”。’[155]
    14. 无常:
      • 《宗镜录》:‘
        • 谓于“众同分”,“诸行‘自相生’‘后灭坏’性”。假立“无常相”。’[156]
    15. 流转:
      • 《宗镜录》:‘
        • 谓“于因果‘相续不断’”。假立“流转”。’
    16. 定异:
      • 《宗镜录》:‘
        • 谓“于因果‘种种差别’”。假立“定异”。’
    17. 相应:
      • 《宗镜录》:‘
        • 谓“诸行因果‘相称性’”。’
    18. 势速:
      • 《宗镜录》:‘
        • 谓“诸行流转‘迅疾性’”。’
    19. 次第:
      • 《宗镜录》:‘
        • 谓“诸行一一次第‘流转性’”。’
    20. 时:
      • 《宗镜录》:‘
        • 谓“诸行展转‘新新生灭性’”。’
    21. 方:
      • 《宗镜录》:‘
        • 谓“诸色行遍‘分剂性’”。’
    22. 数:
      • 《宗镜录》:‘
        • 谓“诸行等‘各别相续’,体相‘流转性’”。’
    23. 和合:
      • 《宗镜录》:‘
        • 谓“诸行‘缘会性’”。’
    24. 不和合:
      • 《宗镜录》:‘
        • 谓“诸行‘缘乖性’”。’

五、无为法(6)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CBETA, T12, no. 365, p. 345, b3-5)
  2.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人习种性中广行一切愿。”(CBETA, T24, no. 1485, p. 1011, c5-9)
  3. ^ 大乘百法明门论》卷1(CBETA, T31, no. 1614, p. 855, b15)
  4. ^ 瑜伽师地论》卷100:“又一切事以要言之。总有五事。一者心事。二者心所有法事。三者色事。四者心不相应行事。五者无为事。”(CBETA, T30, no. 1579, p. 878, c6-9)
  5.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CBETA, T03, no. 159, p. 298, c29-p. 299, a2)
  6.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佛言:大王!汝先问言:‘菩萨云何化众生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化。从初一地至后一地。自所行处及佛行处一切知见故。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佛刹。作赡部洲转轮圣王。修百法明门。以檀波罗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众生。”(CBETA, T08, no. 246, p. 837, a5-10)
  7. ^ 《宗镜录》卷88:“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CBETA, T48, no. 2016, p. 897, c17-18)
  8. ^ 雪歌仁波切. 《百法明門論》講記. [202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3). 关于《百法明门论》的作者,藏传佛教有二种说法,有人说它是世亲写的,有人说它是世亲的弟子法护写的。……不管是世亲写的或他的弟子写的,以四部宗义的角度看,它是以唯识的角度写的。怎么看得出来呢?因为它这里讲八识。四个宗义中,承许八识者,只有唯识宗,其他的宗义都不承许。 
  9. ^ 开元释教录》:“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见内典录世亲菩萨造贞观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于北阙弘法院译沙门玄忠笔受)”
  10. ^ 巴宙. 大乘二十二問之研究. 中华佛学学报. [202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11. ^ Door to Clarifying the Hundred Phenomena of the Mahayana. [202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3).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1:“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CBETA 2023.Q4, T44, no. 1836, p. 47a11-18)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宗镜录》卷50:“心之别名有六。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初集起属前七转识。现行共集熏起种故。后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此上二解虽各有能集所集之义。今唯取能集名心。如理应思。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六或名心。”(CBETA 2023.Q4, T48, no. 2016, pp. 711c28-712a7)
  14.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善男子。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CBETA, T10, no. 293, p. 688, a3-4)
  15. ^ 显扬圣教论》卷1:“心所有法者。谓若法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CBETA, T31, no. 1602, p. 480, c29-p. 481, a2)
  16. ^ 《显扬圣教论》卷18:“心所有法依止。能缘多境八种识故。各各造作自业而起。依心而有故名心所有法。不应更思。彼所缘境。由彼与识等缘转故。如经言若于此受即于此思若于此思即于此想若于此想即于此了别。”(CBETA, T31, no. 1602, p. 568, c27-p. 569, a2)
  17.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1(CBETA, T44, no. 1836, p. 47, a19-25)
  18. ^ 《显扬圣教论》卷1:“何谓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2-3)
  19. ^ 《成唯识论》卷3:“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有说令心回趣异境。或于一境持心令住故名作意。彼俱非理。应非遍行不异定故。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触似彼起故名分别。根变异力引触起时。胜彼识境。故集论等但说分别根之变异。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自性。既似顺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为业。”(CBETA, T31, no. 1585, p. 11, c6-7)
  20. ^ 《瑜伽师地论》卷55:“作意为何业。谓于所缘引心为业。”(CBETA, T30, no. 1579, p. 601, c27-28)
  21. ^ 大乘五蕴论》卷1:“云何作意。谓能令心发悟为性。”(CBETA, T31, no. 1612, p. 848, c12-13)
  22. ^ 成唯识论》卷3:“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CBETA, T31, no. 1585, p. 11, b19-21)
  23. ^ 《显扬圣教论》卷1:“触者,谓三事和合,分别为体。受依为业。如经说:有六触身。又说:眼色为缘能起眼识。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有所触。又说:触为受缘。”(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21-25)
  24. ^ 《成唯识论》卷3(CBETA, T31, no. 1585, p. 11, c11)
  25. ^ 《瑜伽师地论》卷55:“受为何业。谓爱生所待为业。”(CBETA, T30, no. 1579, p. 601, c29)
  26. ^ 《显扬圣教论》卷1:“受者,谓领纳为体。爱缘为业。如经说:有六受身。又说:受为爱缘。”(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21-25)
  27. ^ 《成唯识论》卷3(CBETA, T31, no. 1585, p. 11, c22-23)
  28. ^ 《显扬圣教论》卷1:“想者。谓名句文身熏习为缘。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取相为体。发言议为业。如经说有六想身。又说如其所想而起言议。”(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26)
  29.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6-18)
  30. ^ 《成唯识论》卷3(CBETA, T31, no. 1585, p. 11, c24)
  31. ^ 《显扬圣教论》卷1:“思者谓令心造作得失俱非。意业为体。或为和合。或为别离。或为随与。或为贪爱。或为瞋恚。或为弃舍。或起寻伺。或复为起身语二业。或为染污。或为清净行。善不善非二为业。如经说有六思身。又说当知我说。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
  32. ^ 《大乘五蕴论》卷1:“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CBETA, T31, no. 1612, p. 848, c13-14)
  33. ^ 《显扬圣教论》卷1:“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等持五慧。”(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3-4)
  34. ^ 《成唯识论》卷5(CBETA, T31, no. 1585, p. 28, a20)
  35. ^ 《宗镜录》卷57:“欲谓于所乐境。希望为体。勤依为业。又于一切事欲观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观。随因境势。任运缘者。即全无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CBETA, T48, no. 2016, p. 746, c2-5)
  36. ^ 《显扬圣教论》卷1:“欲者,谓于所乐境,希望为体,勤依为业。如经说欲,为一切诸法根本。”(CBETA, T31, no. 1602, p. 481, b6-7)
  37. ^ 《成唯识论》卷5(CBETA, T31, no. 1585, p. 28, b10-14)
  38. ^ 《宗镜录》卷57:“又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非遍行摄。”(CBETA, T48, no. 2016, p. 746, c5)
  39. ^ 《成唯识论》卷5:“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摄。有说心起必[4]有念俱。能为后时忆念因故。彼说非理。勿于后时有痴信等前亦有故。前心心所或想势力足为后时忆念因故。”(CBETA, T31, no. 1585, p. 28, b18-25)
  40. ^ 《显扬圣教论》卷1:“念者。谓于串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体。等持所依为业。如经说诸念与随念别念及忆不忘不失法心明记为性。”(CBETA, T31, no. 1602, p. 481, b11-13)
  41. ^ 《成唯识论》卷5:“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遍行。有说尔时亦有定起。但相微隐。应说诚言。若定能令心等和合同趣一境故是遍行。理亦不然。是触用故。若谓此定令刹那顷心不易缘故遍行摄。亦不应理。一刹那心自于所缘无易义故。若言由定心取所缘故遍行摄。彼亦非理。作意令心取所缘故。有说此定体即是心。经说为心学心一境性故。彼非诚证。依定摄心令心一境说彼言故。”(CBETA, T31, no. 1585, p. 28, b25-c10)
  42. ^ 《显扬圣教论》卷1:“等持者。谓于所观境专住一缘为体。令心不散智依为业。如经说诸令心住与等住安住近住及定住不乱不散摄寂止等持心住一缘性。”(CBETA, T31, no. 1602, p. 481, b14-17)
  43. ^ 《成唯识论》卷5:“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非遍行摄。”(CBETA, T31, no. 1585, p. 28, c11-14)
  44. ^ 《宗镜录》卷57:“慧。谓于所观境。简择为体。断疑为业。又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非遍行摄。”(CBETA, T48, no. 2016, p. 746, c17-19)
  45. ^ 《成唯识论》卷6:“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谓信惭等定有十一。”(CBETA, T31, no.1585,p. 29, b21-22)
  46. ^ 《显扬圣教论》卷1:“善有十一。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瞋六无痴七精进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舍十一不害。”(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4-6)
  47. ^ 《成唯识论》卷6:“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彼不信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礭陈此信自相是何。岂不适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又诸染法各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有执信者随顺为相。应通三性。即胜解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离彼二体无顺相故。由此应知心净是信。”(CBETA, T31, no. 1585, p. 29, b22-c13)
  48. ^ 《显扬圣教论》卷1:“信者。谓于有体有德有能心净忍可为体。断不信障为业。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利益自他为业。能趣善道为业。增长净信为业。如经说于如来所起坚固信。”(CBETA, T31, no. 1602, p. 481, b22-25)
  49.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0, a23-24)
  50.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1, b26)
  51. ^ 《成唯识论》卷6:“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谓依自法尊贵增上。崇重贤善羞耻过恶。对治无惭息诸恶行。”(CBETA, T31, no. 1585, p. 29, c13-16)
  52. ^ 《成唯识论》卷6:“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羞耻过罪。对治无愧息诸恶业。”(CBETA, T31, no. 1585, p. 29, c16-19)
  53. ^ 《成唯识论》卷6:“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CBETA, T31, no. 1585, p. 30, a4-5)
  54. ^ 《显扬圣教论》卷1:无瞋者。谓于诸有情心无损害慈愍为体。能断瞋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无瞋为业。如经说无瞋善根。(CBETA, T31, no. 1602, p. 481, c4)
  55. ^ 《成唯识论》卷6:“云何无瞋。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瞋恚作善为业。”(CBETA, T31, no. 1585, p. 30, a5-7)
  56. ^ 《成唯识论》卷6:“云何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CBETA, T31, no. 1585, p. 30, a9)
  57. ^ 《显扬圣教论》卷1:“无痴者。谓正了真实为体。能断痴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无痴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1, c7-8)
  58.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1, c12)
  59. ^ 《成唯识论》卷6:“安谓轻安。远离麁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CBETA, T31, no. 1585, p. 30, b5-7)
  60. ^ 《成唯识论》卷6:“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CBETA, T31, no. 1585, p. 30, b7-10)
  61. ^ 《显扬圣教论》卷1:“不放逸者。谓总摄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为体。依此能断恶不善法。及能修彼对治善法断放逸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不放逸为业。如经说所有无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根。”(CBETA, T31, no. 1602, p. 481, c14-18)
  62. ^ 《成唯识论》卷6:“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静住名舍。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辩舍差别。由不放逸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此无别体如不放逸。离彼四法无相用故。能令寂静即四法故。所令寂静即心等故。”(CBETA, T31, no. 1585, p. 30, b21-28)
  63. ^ 《显扬圣教论》卷1:“舍者。谓总摄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为体。依此舍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无发动断发动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舍为业。由不放逸除遣染法。由彼舍故于已除遣不染污住。如经说为除贪忧心依止舍。”(CBETA, T31, no. 1602, p. 481, c19)
  64. ^ 《宗镜录》卷57:“舍。谓总摄无贪瞋痴为体。依此舍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无发动。断发动障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a8-10)
  65. ^ 《成唯识论》卷6:“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瞋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谓即无瞋于有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瞋翻对断物命瞋。不害正违损恼物害。无瞋与乐不害拔苦。是谓此二麁相差别。理实无瞋实有自体。不害依彼一分假立。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胜故。有说不害非即无瞋别有自体。谓贤善性。此相云何。谓不损恼。无瞋亦尔。宁别有性。谓于有情不为损恼慈悲贤善是无瞋故。”(CBETA, T31, no. 1585, p. 30, b28-c8)
  66. ^ 《宗镜录》卷57:“不害。谓由不恼害诸有情故。悲哀恻怆愍物为体。能断害障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a10-11)
  67. ^ 《显扬圣教论》卷1:“烦恼有六。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6-7)
  68.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1, b19)
  69. ^ 《宗镜录》卷57:“贪。谓于五取蕴。爱乐覆藏。保著为体。损害自他。能趣恶道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a12-13)
  70.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1, b20-21)
  71. ^ 《宗镜录》卷57:“瞋。谓于有情。欲兴损害为体。能障无瞋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a13-14)
  72.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1, b23)
  73. ^ 《宗镜录》卷57:“无明。谓不正了真实为体。能障正了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a16)
  74. ^ 《显扬圣教论》卷1:“无明者。谓不正了真实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正了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无明为业。如经说诸有愚痴者无明所伏蔽。”(CBETA, T31, no. 1602, p. 482, a9-12)
  75.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1, b26)
  76. ^ 《显扬圣教论》卷1:“慢者,谓以他方己计我为胜我等我劣令心恃举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慢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慢为业。如经说三种慢类我胜慢类我等慢类我劣慢类。”(CBETA, T31, no. 1602, p. 482, a6-9)
  77. ^ 《大乘五蕴论》卷1(CBETA, T31, no. 1612, p. 849, a8)
  78. ^ 《成唯识论》卷6:“云何为疑”(CBETA, T31, no. 1585, p. 31, c2)
  79. ^ 《显扬圣教论》卷1:“疑者。谓于诸谛犹豫不决为体。唯分别起能障无疑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2-4)
  80.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1, c11)
  81. ^ 《显扬圣教论》卷1:“见者。谓五见为体。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计我我所染污慧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我无颠倒解为业。如前乃至增长萨迦耶见为业。如经说如是知见永断三结。谓身见戒禁取疑。二边执见。谓于五取蕴执计断常染污慧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常无颠倒解为业。如前乃至增长边执见为业。如经说迦多衍那一切世间依止二种或有或无。三邪见。谓谤因谤果或谤功用或坏实事染污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正见为业。如前乃至增长邪见为业。如经说有邪见者所执皆倒。乃至广说。四见取。谓于前三见及见所依蕴计最胜上及与第一染污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苦及不净无颠倒解为业。如前乃至增长见取为业。如经说于自所见取执坚住。乃至广说。五戒禁取。谓于前诸见及见所依蕴计为清净解脱出离染污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如前无颠倒解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戒禁取为业。如经说取结所系。”(CBETA, T31, no. 1602, p. 482, a13)
  82. ^ 82.0 82.1 82.2 82.3 82.4 《宗镜录》卷57:“随烦恼有二十。释论云: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谓分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
  83. ^ 《显扬圣教论》卷1:“随烦恼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㤭十害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惛沈十四掉举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乱二十不正。”(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7-11)
  84.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b8-9)
  85. ^ 《显扬圣教论》卷1:“忿者。谓于现在违缘令心愤发为体。能障无瞋为业。乃至增长忿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6-7)
  86. ^ 《宗镜录》卷57:“忿。谓于现在违缘。令心愤发为体。能障无瞋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b18-19)
  87.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b12)
  88. ^ 《显扬圣教论》卷1:“恨者。谓于过去违缘结怨不舍为体。能障无瞋为业。乃至增长恨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8-9)
  89. ^ 《宗镜录》卷57:“恨。谓于过去违缘。结怨不舍为体。能障无瞋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b19-20)
  90.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b22)
  91. ^ 《显扬圣教论》卷1:“恼者。谓于过犯若他谏诲便发麁言心暴不忍为体能障善友为业。乃至增长恼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13-14)
  92. ^ 《宗镜录》卷57:“恼。谓于过犯。若他谏诲。便发麁言。心暴不忍为体。能障善友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b22-23)
  93.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b15)
  94. ^ 《显扬圣教论》卷1:“覆者。谓于过犯若他谏诲若不谏诲秘所作恶为体。能障发露悔过为业。乃至增长覆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10-12)
  95. ^ 《宗镜录》卷57:“覆。谓于过犯。若他谏诲。若不谏诲。秘所作恶为体。能障发露悔过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b20-22)
  96.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c4-5)
  97. ^ 《宗镜录》卷57:“诳。谓惑乱于他。现不实事。心诡为体。能障爱敬为业。”(CBETA, T48, no. 2016, p. 747, b26-27)
  98.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c8)
  99. ^ 《显扬圣教论》卷1:“谄者。谓为欺彼故诈现恭顺心曲为体。能障爱敬为业。乃至增长谄为业。如经说忿恨覆恼嫉悭诳谄。(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21-25)
  100.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c16)
  101. ^ 《显扬圣教论》卷1:“㤭者。谓暂获世间兴盛等事心恃高举无所忌惮为体。能障厌离为业。乃至增长㤭为业。如经说无正闻愚夫见少年无病寿命等暂住而广生㤭逸。乃至广说。”(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24-27)
  102.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c13)
  103.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b26)
  104. ^ 《显扬圣教论》卷1:“嫉者。谓于他所有功德名誉恭敬利养心妒不悦为体。能障慈仁为业。乃至增长嫉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15-16)
  105.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c1)
  106. ^ 《显扬圣教论》卷1:“悭者。谓积聚悋著为体。能障无贪为业。乃至增长悭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b17-18)
  107.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c19-20)
  108. ^ 《显扬圣教论》卷1:“无惭者。谓于自及法二种增上不耻过恶为体。能障惭为业。乃至增长无惭为业。如经说不惭所惭无惭生起恶不善法。乃至广说。无愧者。谓于世增上不耻过恶为体。能障愧为业。乃至增长无愧为业。如经说不愧所愧无愧生起恶不善法。乃至广说。”(CBETA, T31, no. 1602, p. 482, c2-7)
  109.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3, c22-23)
  110.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4, b4)
  111.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4, b11-12)
  112.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4, b17)
  113.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4, a19)
  114. ^ 《显扬圣教论》卷1:“惛沈者。谓依身麁重甘执不进以为乐故令心沉没为体。能障毘钵舍那为业。乃至增长惛沈为业。如经说此人生起身意惛沈。(CBETA, T31, no. 1602, p. 482, c8-14)
  115.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4, a7)
  116. ^ 《显扬圣教论》卷1:“掉举者。谓依不正寻求或复追念曾所经见戏乐等事心不静息为体。能障奢摩他为业。乃至增长掉举为业。如经说汝为掉动亦复高举。”(CBETA, T31, no. 1602, p. 482, c10-13)
  117.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4, b22)
  118. ^ 《成唯识论》卷6:“云何不正知”(CBETA, T31, no. 1585, p. 34, c14)
  119. ^ 《显扬圣教论》卷1:“不正知者。谓于身语意行不正了住染污慧为体。能障正知为业。乃至增长不正知为业。如经说有失念者住不正知。”(CBETA, T31, no. 1602, p. 483, a4-6)
  120. ^ 《成唯识论》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4, b28-29)
  121. ^ 《显扬圣教论》卷1:“心乱者。谓于所修善心不喜乐为依止故驰散外缘为体。能障等持为业乃至增长心乱为业。”(CBETA, T31, no. 1602, p. 482, c29-p. 483, a2)
  122. ^ 《宗镜录》卷58:“夫不定有四。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CBETA 2023.Q4, T48, no. 2016, p. 747c22-24)
  123. ^ 《显扬圣教论》卷1:“不定有四。一恶作二睡眠三寻四伺。”(CBETA, T31, no. 1602, p. 481, a11-12)
  124. ^ 《成唯识论》卷7(CBETA, T31, no. 1585, p. 35, c14)
  125. ^ 《成唯识论》卷7(CBETA, T31, no. 1585, p. 35, c11)
  126. ^ 《宗镜录》卷58(CBETA, T48, no. 2016, p. 747, c24)
  127. ^ 《成唯识论》卷7:“有义,此二唯痴为体,说随烦恼及痴分故。”(CBETA 2023.Q4, T31, no. 1585, p. 35c18-19)
  128. ^ 128.0 128.1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2:“言寻伺者,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麁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CBETA 2023.Q4, T44, no. 1836, p. 50a26-28)
  129. ^ 《宗镜录》卷58:“问。色法有几义。答。有四义。百法云。一识所依色。唯属五根。二识所缘色。唯属六境。三总相而言。质碍名色。四别相而言。略有二种。一者有对。若准有宗。极微所成。大乘即用能造色成。二者无对。非极微成。即法处所摄色。如上地水火风。”(CBETA 2023.Q4, T48, no. 2016, p. 750b28-c4)
  130. ^ 《显扬圣教论》卷1〈1 摄事品〉:“眼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之所执受,四大所造色为境界,缘色境识之所依止。净色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5]性。如眼,如是耳鼻舌身亦尔。此中差别者,谓各行自境、缘自境识之所依止。”(CBETA 2023.Q4, T31, no. 1602, p. 483c9-13)[5] 性【大】,〔-〕【宋】【元】【明】【宫】【圣】
  131. ^ 131.0 131.1 《宗镜录》卷58:“又百法明色有十一种。所谓五根六境。五根者。阿毘达磨论云。以造色为体。一能造。即四大。地水火风。二所造。即四微。色香味触。六境者。一色。有三十一。显色有十三。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光.六影.七明.八暗.九云.十烟.十一尘.十二雾.十三空一显色。形色有十。一长.二短.三方.四圆.五麁.六细.七高.八下.九正.十不正。表色有八。一取.二舍.三屈.四伸.五行.六住.七坐.八卧。法处色有五。一极迥色.二极略色.三定自在所生色.四受所引色.五遍计所执色。五根色。以能造为体。法处境中以极迥极略为体。遍计所执。受所引色等四色。非是造色。无体性故。是假非实。又除青黄赤白四色是实。长短二十七种皆是假。四实色上立故。以相形立故。”(CBETA 2023.Q4, T48, no. 2016, p. 750a17-b2)
  132. ^ 《显扬圣教论》卷1〈1 摄事品〉:“色谓眼所行境,眼识所缘,四大所造若显色、若形色、若表色为体。色蕴所摄,有见有对。此复三种,谓妙、不妙及俱相违。彼复云何?谓青、黄、赤、白如是等显色,长、短、方、圆、麁、细、高、下、正及不正,烟、云、尘、雾、光、影、明、暗,若空一显色,若彼影像之色,是名为色。”(CBETA 2023.Q4, T31, no. 1602, p. 483c14-19)
  133. ^ 《瑜伽师地论》卷1:“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6]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麁、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7]依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CBETA 2023.Q4, T30, no. 1579, p. 279b3-19)[6] 光影【大】,影光【宋】【元】【明】【宫】 [7] 依【大】,作【宋】【元】【明】【宫】
  134. ^ 《宗镜录》卷58:“声。有十一种。一因执受大种声。因者。假藉之义。即藉彼第八识。执受四大所发之声。即血脉流注声等是也。即内四大有情作声。皆是执受故。二因不执受大种声。外四大声是。三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如外四大种。亲造彼声。即手是。内四大种。亲造果声。外四大种。但为助缘。共造一声。四世所共成声。世间言教书[1]籍阴阳等。名共成声。仁义礼智信等。五成所引声。或成所作智。所引言教。即唯如来。六可意声。情所乐欲。七不可意声。情不乐欲。八俱相违声。非乐非不乐。名俱相违声。九遍计所执声。谓外道所立言教。十圣言量所摄声。十一非圣言量所摄声。”(CBETA 2023.Q4, T48, no. 2016, p. 750b2-14)[1] 籍【大】,藉【元】 
  135.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3, c20)
  136.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3, c26)
  137. ^ 《显扬圣教论》卷1:“味”(CBETA, T31, no. 1602, p. 484, a1)
  138.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a5)
  139.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a13)
  140. ^ 《宗镜录》卷58:“不相应行者。相应者。和顺义。如心王心所。得等非能缘故。不与心心所相应。名不相应。又得等非质碍义。不与色相应。又有生灭。不与无为相应。为拣四位法。故名不相应。”(CBETA 2023.Q4, T48, no. 2016, p. 750c18-22)T48n2016_p0750c18
  141. ^ 《宗镜录》卷58(CBETA 2023.Q4, T48, no. 2016, p. 751b4-7)T48n2016_p0751b04
  142. ^ 《大乘百法明门论》卷1:“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CBETA, T31, no. 1614, p. 855, c10-16)
  143. ^ 《显扬圣教论》卷1:“彼复差别有二十四种。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流转。定异。相应。次第。势速。时。方。数。和合。不和合。”(CBETA, T31, no. 1602, p. 484, a24-27)
  144.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a28)
  145.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11)
  146. ^ 146.0 146.1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12)
  147.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1)
  148.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5)
  149.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9)
  150.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18)
  151.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19)
  152. ^ 《显扬圣教论》卷1(CBETA, T31, no. 1602, p. 484, b20)
  153. ^ 《宗镜录》卷58(CBETA, T48, no. 2016, p. 751, a17)
  154. ^ 《宗镜录》卷58(CBETA, T48, no. 2016, p. 751, a18)
  155. ^ 《宗镜录》卷58(CBETA, T48, no. 2016, p. 751, a19)
  156. ^ 《宗镜录》卷58(CBETA, T48, no. 2016, p. 751, a21)

佛教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