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茂洋行(英语:A. R. Burkill and Sons, Ltd.),是一家1877年创立于上海的英资贸易公司,从事生丝废丝业务起家。

A·W·白克
(1873年-1952年)
C·R·白克
(1874年-1950年)

祥茂洋行由英国商人A·R·白克查尔斯·克劳姆合伙成立,初期设总部于江西路。其后,祥茂洋行逐步扩充,并包揽一般进出口贸易业务,较有名的包括由祥茂进口的英国高士奇父子公司生产的各式肥皂。此外,祥茂是多家企业的代理,包括英法产业有限公司和从事内河小型船运的祥茂轮船公司。祥茂洋行合伙人同时也代任美国火神铁机公司在华的总经理,以及英商江苏药水厂总公司美查洋行的秘书。透过英法产业有限公司,祥茂还在上海租界,特别是上海法租界,拥有大批地产。

克劳姆于1896年逝世后,白克于翌年安排两名儿子A·W·白克C·R·白克成为祥茂的新合伙人。1898年,白克决定退休返英定居,于是祥茂由他的两名儿子留守上海全权打理。白克兄弟接手后,祥茂于1900年把总部由原来的江西路迁往九江路一座更大的商业大楼;后来又委任在祥茂工作多年的陈炳谦为华总理,协助拓展业务。步入1910年代,白克兄弟还开始投资英属马来亚橡胶地产事业,使祥茂的业务更趋多元化。在1920年代初经济萧条期间,白克兄弟曾经自掏腰包,向祥茂旗下好几家橡胶企业提供免息贷款,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

在华工作四十多年后,A·W·白克和C·R·白克两人相继于1935年和1934年退休返回英国,祥茂洋行继由威尔伯特·梅勒以营运总监身份主理。然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犯上海租界,祥茂洋行的运作陷入停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结束后,祥茂洋行于1947年在香港公主行开设祥茂洋行(香港)有限公司。到1949年中国大陆主权易帜后,祥茂洋行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再度陷入停顿,独留香港分公司继续运作。A·W·白克和C·R·白克虽然分别于1952年和1950年逝世,但祥茂洋行(香港)有限公司在他们身后继续经营大马橡胶业务,另外也在港经营医药化学品医疗器械等的进口业务,以迄于今。

历史 编辑

创立初期 编辑

祥茂洋行于1877年由英国商人A·R·白克(1839年-1913年)和查尔斯·克劳姆(Charles Cromie)在上海合伙成立,初时的英文名称是“Cromie and Burkill, Ltd.”。[1][2][3]祥茂早期从事生丝废丝业务,并设总部于江西路,其后洋行逐步扩充,并包揽一般进出口贸易业务。[3]后来,该行成为多家企业的代理,当中包括英法产业有限公司(Anglo-French Land Investment Company)、从事内河小型船运的祥茂轮船公司(Cheang Mow Steamship Company)、曼彻斯特保险公司(Manchester Assurance Company)和皇家交易所保险公司(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Corporation)等。[3]祥茂洋行的合伙人同时也代任美国火神铁机公司(Vulcan Iron Works)在华的总经理,以及英商江苏药水厂(Kiangsu Chemical Works)总公司美查洋行(Major Bros., Ltd.)的秘书。[3]另外,透过英法产业有限公司,祥茂在上海租界,特别是上海法租界,也拥有大批地产。[4]

业务发展 编辑

克劳姆于1896年逝世后,白克于翌年安排两名儿子A·W·白克(1873年-1952年)和C·R·白克(1874年-1950年)成为祥茂的新合伙人。[3]在此以前,两人早已在1890年代初加入祥茂成为丝师(silk inspector)。[5]白克的两名儿子加入成为合伙人后,祥茂洋行的英文名称改成“A. R. Burkill and Sons, Ltd.”,但中文名称维持不变。[2][3][6][7]1898年,白克决定退休返英定居,于是祥茂由他的两名儿子留守上海全权打理。[1][2]白克兄弟接手后,祥茂于1900年把总部由原来的江西路迁往九江路一座更大的商业大楼;[3]后来又委任在祥茂工作多年的陈炳谦为华总理,协助拓展业务。[8]

祥茂在华代理的进口货品当中,较有名的包括由英国高士奇父子公司(William Gossage & Sons Ltd.)生产的各式肥皂[3]当中,在华行销的高士奇肥皂,品牌中文名称以祥茂洋行命名为祥茂肥皂[9][10]其受欢迎程度使得有华商徐华封一度仿冒推出“祥荗肥皂”,结果于1900年被祥茂洋行告上会审公廨,成为上海近代首宗商标诉讼。[11]起初,公廨裁定“祥荗肥皂”需要改名,却不以冒牌问罪。[11]祥茂不服判决,一度把案件送回公廨重审,但这时公廨声称“祥荗肥皂”是禀准北洋大臣生产的,碍于面子不便判罚,最终祥茂惟有接受公廨原判,即下令“祥荗肥皂”停产改名。[11]

 
位于九江路上的祥茂洋行总部大楼

1911年,英商白礼氏洋烛公司(Price's (China) Ltd.)在上海开设白礼氏烛皂厂,其后高士奇公司在华设立驻华祥茂肥皂有限公司(William Gossage & Sons (China) Ltd.),直接借烛皂厂附设的制皂车间生产祥茂肥皂,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量。[10]直到1923年,以生产“力士”和“日光”等肥皂品牌闻名的英国制皂巨擘利华兄弟公司成立子公司中国肥皂有限公司,并于上海杨树浦兴建远东规模最大的制皂厂房,自此祥茂肥皂也改由中皂经营。[10][12]后来中皂透过祥茂肥皂发起减价战,曾经与沪商项松茂的“五洲固本皂”引发激烈竞争。[10][12]

步入1910年代,白克兄弟还开始投资英属马来亚橡胶地产事业,使祥茂的业务更趋多元化。其中,由A·W·白克担任主席的相关公司包括卡兰橡胶产业有限公司(Karan Rubber Estate Co., Ltd.)和吉打邦财团有限公司(The Ketapang Syndicate, Ltd.)等;[13][14]至于由C·R·白克担任主席的相关公司计有哥打巴鲁橡胶公司(Kota Bahroe Rubber Company)、[15]标得种植园有限公司(Bute Plantations Ltd.)、[16]丹那美拉产业有限公司(Tanah Merah Estates, Ltd.)、[17]巴东橡胶公司(Padang Rubber Co.)和双溪杜利橡胶产业有限公司(Sungei Duri Rubber Estate, Ltd.)等。[18][19]在1920年代初经济萧条期间,白克兄弟曾经自掏腰包,向祥茂旗下好几家橡胶企业提供免息贷款,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20]

二战以后 编辑

在华工作四十多年后,A·W·白克和C·R·白克两人相继于1935年和1934年退休返回英国,但仍留任祥茂洋行的伦敦董事会;[21][22][23]祥茂洋行的在华事务继由威尔伯特·梅勒(Wilbert Mellor)以营运总监身份主理。[24] 然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犯上海租界,祥茂洋行的运作陷入停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结束后,祥茂洋行于1947年在香港公主行开设祥茂洋行(香港)有限公司。[25]到1949年中国大陆主权易帜后,祥茂洋行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再度陷入停顿,独留香港分公司继续运作。[24]当时身处香港的梅勒仍坚持返回上海视察祥茂的业产,结果梅勒一直遭中国共产党当局限制离境,直到1953年因癌症在沪病逝世。[24]

A·W·白克和C·R·白克虽然分别于1952年和1950年逝世,[20][23]但祥茂洋行(香港)有限公司在他们身后继续经营大马橡胶业务,[26]另外也在港经营医药化学品医疗仪器等的进口业务,以迄于今。[27]

相关条目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1.0 1.1 "Death of Mr. A. R. Burkill" (13 December 1913)
  2. ^ 2.0 2.1 2.2 "Obituary: Mr A. R. Burkill" (6 December 1913)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Wright (1908), p.622.
  4. ^ Kong (30 August 2017), p.116.
  5. ^ The Directory & Chronicle for China, Japan, Corea, Indo-China, Straits Settlements, Malay States, Sian, Netherlands India, Borneo, the Philippines, &c. (1909), p.1481.
  6. ^ Ezekiel (1924), p.80.
  7. ^ "Charles Cromie, deceased" (14 November 1896)
  8. ^ Wright (1908), p.556.
  9. ^ 〈祥茂肥皂〉(造访于2019年9月1日)
  10. ^ 10.0 10.1 10.2 10.3 孙德祥(2006年12月18日)
  11. ^ 11.0 11.1 11.2 〈上海审判志:大事记〉(2008年5月12日)
  12. ^ 12.0 12.1 〈联合利华〉(造访于2019年9月1日)
  13. ^ "Karan Rubber Estate Co. -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a Shanghai Concern" (5 July 1911)
  14. ^ "The Ketapang Syndicate, Ld - Expediting Survey Operations on Estate" (9 November 1910)
  15. ^ "Kota Bahroe Rubber - Tapping Resumed on a Moderate Scale" (19 November 1921)
  16. ^ "Bute Plantations - Over 50 Per Cent. Reduction in Costs" (5 May 1922)
  17. ^ "Tanah Merah Estates - Large Reserve Area Being Retained" (22 July 1921)
  18. ^ "Padang Rubber Co. Annual Meeting" (21 July 1914)
  19. ^ "Sungei Duri's Sound Position - Final Dividend of 75 Cents a Share" (2 November 1934)
  20. ^ 20.0 20.1 "Mr A. W. Burkill - Prominent S'hai Resident Passes - Keen Sportsman" (22 January 1952)
  21. ^ North China Daily News, 15 May 1935.
  22. ^ "Shanghai Race Club - Tribute to Mr. A. W. Burkill" (1 June 1935)
  23. ^ 23.0 23.1 "Mr C. R. Burkill - Well-known Shanghai Resident Passes" (28 February 1950)
  24. ^ 24.0 24.1 24.2 "Chou En-lai's debt of honour" (8 December 1979)
  25. ^ "Change of Address" (30 December 1947)
  26. ^ "Rubber crops" (8 April 1970)
  27. ^ "The List of Local Responsible Persons (LRP)" (retrieved on 1 September 2019)

参考资料 编辑

英文资料 编辑

中文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