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祖襄(1613年—1661年),汝翼浙江慈谿县(今慈溪市)人。明末官员,崇祯末科进士。弘光时官至徽州府知府

秦祖襄
秦祖襄

秦祖襄像[1]

大明徽州府知府
籍贯 浙江慈谿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汝翼
出生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浙江慈谿县
逝世 顺治十八年(1661年)
浙江慈谿县
亲属 五世祖 秦宗道
出身
  • 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秦祖襄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己卯科浙江乡试,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进士,未授官即请假回籍。不久甲申之变京师陷于李自成

弘光帝时,授官工部虞衡司主事,出任徽州府知府。清军南下后,弃城而逃[2],此后满清履召不出,居家著述。闲时曾出游河洛,登少室山太华山。后遭母丧,呕血而卒。[3]

家庭

编辑

秦祖襄继室为方拱乾之女。次子秦勋,字子卣,为诸生,工诗、古文及书法;从子秦炯,字尚之,亦工诗,清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诏安县知县。

注释

编辑
  1. ^ 取自《浙江慈溪秦氏宗谱》
  2. ^ 《明史·卷二百七十七·温璜传》:明年(1645年),南京亦覆。知府秦祖襄及诸僚属皆遁,璜乃尽摄其印,召士民慰谕之。
  3. ^ 《慈谿县志·卷三十·列传七·明五》:秦祖襄,字汝翼(《秦氏谱》:号复斋),宗道五世孙,崇正十六年进士(《雍正志》:甫释褐即疏表祖母王氏节,乞假南还,结庐而居,不与外事。)授工部主事,迁徽州知府,寻弃官隐遁姜宸英撰《秦复斋诔》:甫下车渡江,难作,意欲有所为,不果归,深自晦,匿隐姓名不出。《秦氏谱》:初释褐,选庶吉士,为夤缘者所夺。甲申之变,匍匐赴省,南京立,马士英招之,坚拒不应。冢宰徐石麒、总宪刘宗周夙器重祖襄,闻是事,加敬焉,力挽之,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出守新安。四月十五日出都,而扬州陷,乱民为梗,祖襄至徽,除暴安良,威惠并著。金陵失守,方与金声江天乙城守而同知林贞纳款,遂挂冠归。鲁监国,起尚宝卿督饷司郎中,会徽州杀诏使金声,恢复徽甯池太四郡,首荐祖襄,就家授太仆寺卿,仍管徽州府事。时唐、鲁角立,未便赴鲁,给练熊汝霖视师江上,闻之特疏曰:徽,吾之门户,正宜旧人联络之。九月,奉鲁诏亦授祖襄太仆寺少卿,管徽州府事。祖襄即日渡江,未抵严而徽州已失守,乃返绍,仍以太仆卿管礼部仪注司事。寻充经筵日讲官。丙戌六月,大兵渡江,避难储林,是月,丁外艰,卢墓三年,足不入城云。)当事将以遗逸荐,三上书,力辞。祖襄继室为方拱乾女方氏,诸昆皆贵盛,累招之出山,祖襄不应,家居著述甚富。闲出游河洛,登少室、太华而还。遭母丧,呕血卒。次子勋,字子卣,邑诸生,工诗、古文及书法;从子炯,字尚之,亦工诗,国朝康熙二十一年进士,授诏安县,丈田清粮,出甲均里,建仓廒,兴义学,详减盐课,禁占海涂,事具《漳州府志》名宦传(《雍正府志》按 王士祯《夫子亭杂录》纪:祖襄遇念台先生逆旅事,称鄞县秦进士盖得之传闻而误至,称为能文之士,则必有所见,非漫誉也)

参考书目

编辑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杨泰亨冯可镛,《慈溪县志》,民国三年(1914年)刻本
  • 《浙江慈溪秦氏宗谱》,民国十五年(1926年)修
官衔
前任:
唐良懿
明朝徽州府知府
1643年-1645年
继任:
张学圣
清朝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