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号交响曲 (贝多芬)
D大调第2号交响曲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第36号作品,于1801年至1802年期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该作品作于逆境之中,却有着充沛的力量和愉快的气氛,被白辽士称为有着“微笑”般的欢乐[1]。第2号交响曲亦标志着贝多芬逐渐进入其成熟的中期阶段。第三乐章独创性地使用了谐谑曲(而非传统的小步舞曲),这一做法后来成为了19世纪交响曲写作的惯例。
第2号交响曲 | |
---|---|
贝多芬作品 | |
调性 | D大调 |
作品号 | 36 |
创作 | 1802年 |
献给 | Karl Alois(李赫诺夫斯基亲王) |
演出 | 1803年4月5日,维也纳河畔剧院 |
出版 |
|
乐章 | 4 |
背景
编辑创作历程
编辑该作品是贝多芬早期作品中较末的作品之一。早期的草稿可以追溯到1800年;但大部分创作于1802年夏秋。此时,贝多芬待在海利根施塔特[2],差不多也是在那个时间,贝多芬才知道自己的耳聋逐渐加重,而且不可逆转。这对他打击很大,他开始担心起自己的社交和职业生涯。稍晚些他写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书》,甚至企图自杀,但对音乐的追求使他接受了生活[3]。该作品的力量和欢快的气氛,可能是贝多芬在逆境中所寻求的一种慰藉[原创研究?]。
在该作品创作的时候,贝多芬的建树远不如舒伯特和莫札特在同年龄时大[注 1]。该作品之后,他渐渐转向了一条“新的道路”(如同他对其学生车尔尼所说的那样),并发展出了有着浓郁个人特色的风格。
题献与首演
编辑该作品题献给李赫诺夫斯基(Lichnowsky)亲王。并于1803年4月5日在维也纳河畔剧院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5]。同时首演的还有其第3号钢琴协奏曲,以及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6]。当时的评论家对该作品表示赞许,但认为它过于怪异。
出版
编辑1804年3月,本曲分谱在维也纳出版(哈斯灵格Haslinger),总谱则在1820年发行(西姆罗克Simrock)[7]。
分析
编辑配器
编辑该作品使用双管制,所需乐队规模不大: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2 2 2 2—2 2 0 0—tmp—str"[8]。值得注意的是,此曲的定音鼓部分改采实音记谱,此前都是首调记谱[9]。
结构
编辑该作品共四个乐章:
- 甚柔板—有活力的快板(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 小广板(Larghetto)
- 谐谑曲:快板(Scherzo: Allegro)
- 甚快板(Allegro molto)
全长约35分钟。
第一乐章
编辑首乐章(甚柔板—有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由D大调的慢速引子开头,经过多次转调后回归到主调。呈示部愉快、迅疾,主题在各种乐器之间传递,最终引出华丽的合奏。发展部主要使用了第一主题的素材。再现部中第二主题移到了主调。结尾处,B♭大调部分重现,并在充沛有力的D大调尾声中结束。该乐章用主题简洁、成熟。
第二乐章
编辑第二乐章(小广板)是一部纯朴的歌谣,受民歌及田园风格所影响,风格近似日后的《田园》。该乐章采奏鸣曲式[10],主题平和优美,有点哀伤的情感,仿佛由莫札特继承而来。先在弦乐器上呈现,然后又加以装饰。尾声不长但却充满了幸福的感受。全乐章被贝多芬修改多次[来源请求],但依然保持精悍。
第三乐章
编辑贝多芬在第三乐章没有使用传统的小步舞曲,而改用节奏快速、音乐趣味的谐谑曲,这一历史性的举动后来成为了惯例[11]。第三乐章的主题快而有力,但并不粗鲁,被白辽士称赞为“永恒的光荣、爱与热情”,并比喻为仙王奥白朗手下的精灵[3]。该乐章调性和配器都多有变化;包括一段专为双簧管和巴松管的四重奏而作的曲调,还加上了典型而有趣的奥地利舞曲。第一乐章里的五个音组成的节奏也在一个插段重现。结尾直截了当地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
编辑末乐章(甚快板),二二拍。内含多个极快的弦乐段,愉快调皮,仿佛第二个谐谑曲。但是该乐章也有音乐及和声上的复杂性。其开头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出上下滚动的乐句,好似“翻跟头”一般。中间还包含有从第一乐章转变来的部分[哪个/哪些?],但转瞬即逝。
评价、解读与影响
编辑当时的评论家站在海顿和莫札特交响曲的标准上,称该作品“值得注意的一部大作,有着罕见的深度、力度和艺术性”,技巧较高,篇幅长;但他们也注意到了有活力的谐谑曲和别出心裁的终曲,从而称该作品比较“怪异”,还有较为极端的说法称之为“奄奄一息的恶龙拒绝死亡的嚎叫”[3][12]。该作品对乐器的运用确实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尤其是对管乐器的强调[13]。
时至今日,该作品已有了很高的评价,如白辽士赞誉该交响曲“一切都高贵、有力、骄傲”[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作品创作于非常不顺利的时刻,但还有着抚慰般的优美和喜剧般的幽默。因而法国乐评卡米尔·贝莱格(Camille Bellaigne)将该作品称为“英雄的谎言”[2][13]。
衍生作品
编辑- 贝多芬曾将第2号交响曲改编为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作品编号相同。
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参照
- ^ Beethoven's Symphony No. 2. All About Ludwig van Beethoven.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英语).
- ^ 2.0 2.1 陈博治 1984,第84页.
- ^ 3.0 3.1 3.2 3.3 Beethoven's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21.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06-06-06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英语).
- ^ 陈博治 1984,第85–6页.
- ^ 陈博治 1984,第85页.
- ^ Steinberg, M. The Concerto: A Listener's Guide, p.59-63, Oxford (1998).
- ^ 陈博治 1984,第86页.
-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53. ISBN 0-8108-3228-3.
- ^ 陈博治 1984,第88页.
- ^ 陈博治 1984,第129页.
- ^ 陈博治 1984,第152页.
- ^ 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2 in D, Op.36. classicalarchives.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 ^ 13.0 13.1 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 2 D Major. oldandsold.com. [201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7).
- 专书文献
- 陈博治. 貝多芬前期交響曲配器法之研究 (硕士论文).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