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切片术
(重定向自組織切片)
组织切片术[1](histotomy)是以生物组织为材料,处理为薄片,应用于玻片以适合显微镜观察的技术,此为组织学发展的重要工具及方法。此技术伴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与玻片的制作技术改进而发展。组织切片[2](tissue slice)简称切片,则是以此技术制作的薄片或连同其玻片的成品。
切片的种类
编辑生物学里的切片是指将材料以工具(如刀片、切片机)切成适合以显微镜观察的薄片之手续;或者完成此手续后的标本亦称为切片。
常见的切片种类,依照材料的性质及处理方法有:徒手切片、木材切片、埋蜡切片、透明法、解离法、涂抹法等[3]。若以较严格的定义来看,涂抹法所制成的玻片常被称为抹片,解离法、透明法等制作的玻片标本亦不称为切片。
依照玻片的保存性质可分为临时片及永久片;若以使用工具及方式,则有徒手切片或使用切片机(microtome)。
临时片与永久片
编辑切片的材料有时不作永久之保存,或无法永久保存,则称为临时片。采用制作临时片之原因,可能是因为材料无法永久保存,或是为了观察方便,仅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材料。另外可能是采用的化学药剂易变化,无法制成永久片。
另一个制作临时片的原因是必须作活体观察,利用的是组织或细胞能短暂时间内存活于玻片之中。例如花粉活性测试之制片。
永久片则是存留证据标本(玻片),作为研究的凭证。依据蔡淑华(1988)[4]的概分,程序为
- 收取材料。
- 固定材料。
- 切成薄片。
- 染色。
- 封片。
各种切片(植物)
编辑下列的各种切片方法基本上属于制作永久玻片的各种切片方法。切片前会因应材料特性要作某些处理,切片后,便进入染色及制片的阶段。
制作方法
编辑通常制片的程序为:材料制备(脱水、清理、浸润)、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3]
参考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蔡淑华,1988。植物组织切片技术纲要(第二版)。台北:茂昌图书。共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