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汉小兄弟会
耀汉小兄弟会(法语:Congrégation des Petits Frères de Saint-Jean-Baptiste,英语:Congregation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是罗马天主教的一个修会,也可简称为耀汉会。是由雷鸣远神父于1928年在河北安国教区创立的一所中国籍修会,修会以圣若翰洗者为主保,并将“若翰”翻译成“耀汉”作为会名,取其光复中华之义。[1]现在总会迁到 台湾天主教台中教区, [2]会院位于台中市天主教卫道高级中学区内。[3]
简史
编辑创会
编辑1928年,由于需要一个本地化修会来协助传教活动,安国教区孙德桢主教托比利时籍雷鸣远神父(后来归化为中华民国籍)创立耀翰小兄弟会与德来小姊妹会。同年12月初耀汉小兄弟会的第一所会院——真福院落成,12月16日进行首批会士的穿会衣礼后正式宣布创院。修会主保为圣若翰洗者,原先耀翰小兄弟会以此命名为“若翰会”,1933年雷鸣远神父另将“若翰”翻译成“耀汉”作为会名,取其“复兴中华民族”之意。[1]
协助中日战争
编辑1933年长城战役爆发,二十多名修士及三百多位教友在雷神父的组织下成立医疗团照料中方伤兵。战后雷神父更将北平清河镇的修会农场改为残废军人教养院来照料伤兵。尔后1936年绥东战役以及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该会修士亦经常协助中方的军队医疗。然而该会会组雷鸣远神父却也在战中被八路军误以为是间谍而被逮捕,历经拷问后被国民政府协调释放,但没多久就在1940年6月24日因病离世[4]。此外十八位该会修士及两位德来会修女被卷入战火而牺牲。[3]
迁台
编辑1942年总会院迁到北京市城郊,随后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及国民政府迁台,该会一部分修士迁移到香港调景岭,创办鸣远中小学,并进行传教和社福工作。
1954年,多数会士从香港来到台湾,分别于在台北市(现为新北市)景美及台中市建立教堂和会院、初学院以训练新会士并继续传教和社福工作。1983年接管台中卫道中学,并在卫道校园内建立总会院。该会曾在1936年到1975年,于越南西贡堤岸经营鸣远和耀汉两座中学。不过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后停办,不过有不少会士也是出自越南。[3]
宗旨
编辑耀汉小兄弟会以本笃会为典范,并以圣本笃为远祖。并采行苦修精神,禁烟酒与温血动物肉,并沿用本笃会的一些规章。[1]不过由于该会除了会士的培育外也积极进行传教与公益等教会工作,近似于使徒工作修会而非本笃会的隐修会团体。[5]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耀汉小兄弟会简史. 台湾教友生活周刊讯. [201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 ^ Congregation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 (C.S.J.B.). gcatholic.org.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 ^ 3.0 3.1 3.2 耀漢會-簡史. 耀汉小兄弟会官网.[永久失效链接]
- ^ 曹立珊. 雷鳴遠神父百歲誕辰紀念----一顆中國的心. 鸣远校友.
- ^ 辅仁神学著作编译会. 神學辭典-修会. [201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