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龙属学名Protome)是植龙目的一,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北美洲

脸龙属
化石时期:三叠纪诺利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植龙目 Phytosauria
属: 脸龙属 Protome
Stocker, 2012
模式种
军舰脸龙
Protome batalaria

Stocker, 2012

正模标本(编号PEFO 34034)是一个头颅骨,也是目前的唯一化石,是在2004年发现于亚利桑那州石化森林国家公园,属于钦尔组(Chinle Formation)的Sonsela段,地质年代相当于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当时被编入为Leptosuchus adamanensis的一个幼年个体标本;该种目前被改归类于凿齿鳄的一种[1]

在2012年,古生物学家M. R. Stocker将这个头颅骨建立为新属,模式种军舰脸龙Protome batalaria)。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兽面雕像”;种名则是以化石的发现地点“Battleship NW”为名[1]

体征

编辑

脸龙具有长而低矮、管状的口鼻部。前上颌骨缺乏明显的突起部,不同于凿齿鳄PravusuchusLeptosuchus等其他植龙类。鳞状骨的许多特征,显示脸龙属于植龙类[1]

研究人员命名脸龙时,列出它们的数个鉴定特征与自衍征。头颅骨与颈部链接处前方的基结节形状平坦。头颅骨后段的外枕髁构成枕骨大孔的上缘。下颌孔的周围凹陷。研究人员根据以上特征,判断这个头颅骨不同于凿齿鳄,而建立为新属。脸龙与Leptosuchus的相似处在于,两者都有宽广的鳞状骨上颞孔[1]

编号PEFO 34034被发现时,被认为是Leptosuchus adamanensis的一个小型标本,可能是幼年个体。这个标本的前上颌骨缺乏突起部,因此当时被认为是个幼年个体;目前被认为是某些物种的独特特征,甚至是种两性异形的特征。植龙类的不同部位脊椎愈合程度,可用来判断是否属于幼年个体。但目前只有发现脸龙的头颅骨,因此无法判断期是否属于幼年个体[1]

种系发生学

编辑

研究人员在命名脸龙时,也提出种系发生学分析。他们将脸龙归类于植龙科,但不属于Leptosuchomorpha演化支;而凿齿鳄、Leptosuchus则被归类于Leptosuchomorpha,跟脸龙属于不同的演化支[1]

在在过去的分类历史,Leptosuchus的各种形成一个并系群。石化森林国家公园发现的许多植龙类头颅骨,都具有宽广的鳞状骨,因此被归类于Leptosuchus。脸龙的发现、以及它们与Leptosuchus的较远关系,显示该地区的植龙类头颅骨不一定都属于Leptosuchus[1]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脸龙的命名研究[1]

植龙目 

古喙龙P. scurriensis

古喙龙P. bransoni

古喙龙P. sawini

植龙科

Brachysuchus

狭喙龙

狂齿鳄R. carolinensis

剑鼻鳄

脸龙

Leptosuchomorpha

植龙P. doughtyi

编号TMM 31173-120标本

Leptosuchus crosbiensis

Leptosuchus studeri

凿齿鳄S. lithodendrorum

凿齿鳄S. adamanensis

凿齿鳄S. gregorii

Pravusuchus

伪帕拉鳄亚科

伪帕拉鳄P. mccauleyi

迷鳄

伪帕拉鳄P. pristinus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英文)Stocker, M. R. (2012). "A new phytosaur (Archosauriformes, Phytosauria) from the Lot's Wife beds (Sonsela Member) within the Chinle Formation (Upper Triassic) of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Arizo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2 (3): 573–586. doi:10.1080/02724634.2012.64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