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
(重定向自芙蓉花)
木芙蓉(学名:Hibiscus mutabilis),通常被称作芙蓉,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2]
木芙蓉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锦葵目 Malvales |
科: | 锦葵科 Malvaceae |
属: | 木槿属 Hibiscus |
组: | 美丽芙蓉组 H. sect. Venusti |
种: | 木芙蓉 H. mutabilis
|
二名法 | |
Hibiscus mutabilis L., 1753
| |
异名[1] | |
异名
|
形态
编辑木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枝条较密并生有星状毛。叶为互生,呈阔卵圆形或圆卵形,掌状3~5浅裂,先端尖或渐尖,两面有星状绒毛。木芙蓉花朵较大,单生于枝端叶腋,有红、粉红、白等色,与山芙蓉有单瓣或重瓣之分(木芙蓉为重瓣),花期为8~10月。蒴果扁球形、10~11月成熟。
分布
编辑生于山坡、路旁或水边砂质壤土上。[2]
原产中国,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都有栽培,在湖南、四川两省较为常见。湖南境内因广植木芙蓉而被称为“芙蓉国”。木芙蓉在成都一带也十分常见,因此成都又称“蓉城”,而木芙蓉也是成都市的市花。
现时木芙蓉在地球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陆地皆可见。
品种
编辑药用价值
编辑在中药学中,木芙蓉常用药用部位包括花、叶和根,三者的中药名分别为芙蓉花、芙蓉叶和芙蓉根。[2]叶和根主要有抗炎及抑菌的功效。[2]
芙蓉花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和跌打损伤。[2]芙蓉叶主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2]芙蓉根主治痈肿初起,目赤肿痛,咳喘,赤白痢疾。[2]
成分
编辑木芙蓉花含黄酮苷,如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金丝桃苷(hyperoside),芸香苷(rutin);另含三十四烷醇(tetratriacontanol),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等。[2]
木芙蓉叶则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芸香苷(rutin)、大黄素(emo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2]
参考文献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芙蓉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 《植物名实图考·木芙蓉》,出自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