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五年计划

經濟計劃
(重定向自苏联五年计划

苏联五年计划(俄语:пятилетка)是苏联斯大林统治时期全国性的经济计划,目标是令苏联的经济迅速发展。该计划是由斯大林推展,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Госплан)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制订细节及执行,成为苏联共产党经济发展的总方针。自1928年发起至1991年苏联解体共实行了十三个五年计划。

背景 编辑

长久以来,俄国相比其他的欧洲邻国,在经济发展上都处于落后形势,包括在工业生产上处于甚低水平;农业的生产方式仍处于落伍、欠缺机械化的小农生产(在二十世纪初期仍使用木犁或石犁),反映俄国在经济上的严重衰弱,加上苏联立国后摇摆不定的经济生产政策,白军红军的内战、对外贸易的停止,都使苏联的经济更进一步受到破坏。而面对立国初期国际环境针对苏联的孤立、三十年代西邻的德国及东邻的日本反共主义兴起,绥靖政策美国孤立主义均使苏联对外的忧患意识加强,希望培养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应付外部威胁。1929年,苏联全国年产汽车不到100辆,可见即使其国内城市内部交通,也只能依靠有轨电车,没有公交汽车的来源。这一年苏联开始建设高尔基汽车厂(GAZ)。史大林在1931年曾表示:

可见五年计划的推行背后有强烈的自强意识。

内容 编辑

第一个五年计划 编辑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农业集体化。斯大林认为工业的进步须由农业基础上加以支持。故此斯大林将大量小农庄合并成大型“集体农场”,以推动现代化耕作。于1929年,集体农场数目有57000个;翌年则增加至8万多个;自1931年开始,集体农场数一直维持至20万个以上。

第二个五年计划 编辑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标则由农业转为发展重工业,斯大林为等工业生产定下高额生产目标,及下令兴建发电站、矿井及油田,又改进运输设施。结果在短短数年间工业产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钢产量为例,1938年的钢产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仅次于美国德国,比英国法国的产量总和高(参看表三);同年苏联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占有率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位列第四(参看表四);工业产量的提升带动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三倍有余、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样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参看表五)。而乌拉尔地区及西伯利亚地带则建设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参看表六)。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长了100%,农业总产值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负增长,增长了54%;国民收入增长了109%,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技术上的重新装备。1937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占到99.8%。

表三:1913年至1940年苏联和其他列强钢产量之比较(单位:万吨)
年份 1913年 1920年 1930年 1938年 1940年
苏联 480 16 590 1800 1770
美国 3180 4230 4140 2880 6080
德国 1400 760 1150 2320 1900
英国 650 920 740 1050 数据不详
法国 350 270 940 610 440
意大利 93 73 170 230 100
日本 25 84 230 700 数据不详
表四:1928年和1938年苏联和其他列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占有率之比较
年份 1928年 1938年
苏联 5.3% 9.0%
美国 39.3% 31.4%
德国 11.6% 12.7%
英国 9.9% 10.7%
法国 6.0% 4.4%
意大利 2.7% 2.8%
表五:1913年至1940年苏联和其他列强能源耗用量之比较(单位:煤万吨)
年份 1913年 1920年 1930年 1938年
苏联 5400 1430 6500 17700
美国 54100 69400 76200 69700
英国 19500 21200 18400 19600
德国 18700 15900 17700 22800
法国 6250 6500 9750 8400
日本 2300 3400 5580 9650
意大利 1100 1430 2400 2780
表六:1920年至1938年苏联和其他列强城市化比率之比较
年份 1920年 1928年 1938年
苏联 3.1% 7.1% 20.2%
美国 25.9% 28.7% 32.8%
英国 37.3% 38.2% 39.2%
德国 35.7% 34.4% 30.2%
法国 15.1% 15.3% 15.0%
意大利 13.2% 16.1% 18.2%
日本 11.6% 15.6% 28.6%

第三个五年计划 编辑

面对德国、日本及意大利的扩军及随后国际局势的升温,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则集中发展军事工业。斯大林通过发展一些和军工业近似的民用工业,以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作准备,譬如扩大农用履带拖拉机的生产,以便在战时可于短时间内利用其生产线来生产轻型坦克,又或以扩大飞机生产以准备生产战机。1938年开始,苏联的飞机生产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余,达7500架,翌年开始更保持在10000架以上(参看表七);1940年,苏联的武器生产额仅次于德国,达五十亿美元,已等同于英美两国武器生产额的总和(当时苏联并未参战,而英德正在开战),1941年更为列强之首(参看表八)。第三个五年计划在1941年因德军入侵而中断。

表七:1937年至1942年苏联飞机生产量(单位:架)
年份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飞机产量 3578 7500 10382 10565 15735 25436
表八:1940年和1941年苏联和其他列强武器生产额之比较(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40年 1941年
苏联 50 85
美国 15 45
英国 35 65
德国 60 60
日本 10 20
意大利 7.5 10

第四个及第五个五年计划(1945-1955) 编辑

斯大林曾于1945年表示,苏联将要在1960年成为领先的工业强国。但在1945年时,苏联受到二次大战的影响导致先前许多建设都受到摧毁。根据官方统计,有9万8000个集体农场遭到洗劫,共损失13万7000台牵引机、4万9000台联合收割机、700万匹马、1700万头牛、2000万头猪及2700万头羊;在35,000个工厂和工厂中,25%的资本设备被销毁;在70,666个村庄和4,710个城镇(40%的城市住房)中,有600万栋建筑物,其中包括4万所医院,其中2500万人无家可归;大约40%的铁路轨道被摧毁;官方750万军人死亡,加上600万平民,但可能有3000万人死亡。 1945年,采矿和冶金占1940年水平的40%,电力下降到52%,生铁26 %和钢45%;粮食产量是1940年水平的60%。在波兰之后,苏联遭受了战争的重创。由于苏联在战争中造成大量伤亡(2000至3000万人),长期劳动力短缺阻碍了重建工作。此外,1946年是自1891年以来最干旱的一年,收成很差。美国和苏联未能就美国贷款援助重建的条款达成一致,这是冷战迅速升级的一个促成因素。然而,苏联确实获得了德国的赔偿,并使东欧国家作出回报,以换取苏联人将他们从纳粹分子手中解放出来。 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在经济上将东欧集团国家联系起来。第四个计划资本支出的三分之一用于乌克兰,乌克兰在农业和工业上都很重要,而且是战争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第六个五年计划(1956-1958) 编辑

第六个五年计划于1956年在领导人赫鲁晓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领导下的双重领导期间启动,但由于过于乐观的目标,它在两年后被放弃。

第七个五年计划(1959-1965) 编辑

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 编辑

第九个五年计划(1971-1975) 编辑

第十个五年计划(1976-1981) 编辑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1981-1985) 编辑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1986-1990) 编辑

第十三个五年计划(1991) 编辑

原计划将持续至1995年,但苏联已于1991年解体

整体特征 编辑

斯大林模式的五年计划存在着对经济系统的高度控制,在产业所有权及管理方面,1936年国有制单位占有全国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九十七,农业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六(集体农庄占有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中央对国有企业占有百分之九十;地方则只占有百分之十,存在着高度集中化。另外在实际生产上,中央的指令也贯彻整个生产过程,企业主管由中央委派、国有企业财政预算及年度计划由中央审批、国家指令代替市场原则、按政府需要生产及分配资源,譬如以重工业优先,指令性经济计划完全体现其中。

结果 编辑

显然,五年计划成功令俄国迅速进行工业化,在1940年,钢、煤、石油、电力产量都达至新高(之后才因德军入侵而有所回落),苏联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强工业国;而在东部兴建新的工业城市则有助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地区的开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轻工业也得到一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得到改善。提前一年完成的苏联1929~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第二部类)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7%,(《经济史》第3卷第285页)。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的消费品生产又比1932年增长100%,年均增长高达14.7%。1935年首先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米的配给制,后来又取消了按定额发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与1932年相比,苏联1937年通过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情况如下:针织外衣增长2.86倍,针织内衣3.08倍,砂糖1.92倍,动物脂肪1.59倍,糖果点心0.81倍,灌肠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长、短裤子0.97倍,自行车3.2倍,留声机10.7倍,手表7.2倍。消费品的销售额有了很大的增长。(《经济史》第4卷第611页、第610页)。

表九:1913年至1938年苏联和其他列强人均工业化指数之比较(以1900年的英国为100)
年份 1913年 1928年 1938年
苏联 20 20 38
美国 126 182 167
英国 115 122 157
德国 85 128 144
法国 39 59 82
意大利 26 44 61
日本 20 30 51

其他国家实施的五年计划 编辑

其他国家实施的经济计划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