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战役
荷兰战役(荷兰语:Slag om Nederland)是黄色方案(德语:Fall Gelb)的一部分,德军在1940年5月10日采取入侵低地三国和法国的军事行动。荷兰的主要抵抗只持续至14日。西兰省的荷军继续抵抗至17日。同日,荷兰全境被占领。
荷兰战役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的的一部分 | |||||||
德军轰炸后的鹿特丹 | |||||||
| |||||||
参战方 | |||||||
荷兰 法国 英国 | 德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亨利·温克尔曼(被俘) 杨·约瑟夫·霍德弗里德男爵·云·福尔斯特·托特 亨利·吉罗 |
费多尔·冯·博克(B集团军) 汉斯·格拉福·冯·施波内克 | ||||||
兵力 | |||||||
9个师 700门火炮[1] 1辆坦克 124架飞机 共280,000人 |
22个师 1,378门火炮 759辆坦克 830架飞机[2] 共750,000人 | ||||||
伤亡与损失 | |||||||
2,332人死亡(荷兰)[3] 7,000人受伤[3] 216人死亡[3] (法国) 43人死亡[3] (英国) |
2,032人死亡[3] 7,000人受伤[3] 4辆武装火车被摧毁[4] 225–275架飞机被摧毁[3] 1,350人被俘[3] | ||||||
约2,000名平民死亡 |
此战役是史上大量首次使用伞兵攻击敌方的战略目标。德国空军使用飞机投放伞兵至荷兰的主要机场、鹿特丹和海牙,迅速瓦解了荷兰军队的抵抗。
此战役在轰炸鹿特丹后结束。在德国空军的绝对制空权下,荷军参谋部知道其弱小的空军不能阻止德国空军轰炸其他重要城市。荷兰军队为了避免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最终被逼投降。荷兰被德国占领至1945年才被收复。
背景
编辑欧州局势在1930年代后期变得紧张。德国在1936年占领了莱茵尔、1938年并吞了奥地利和苏台德区。1939年初,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而意大利则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德国入侵这些国家的行为提醒荷兰政府德国接下来可能进行入侵。但荷兰只在4月进行局部动员[5]。
荷兰政府希望能像25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保持中立,但为了避免入侵;荷兰军队在8月24日开始全面动员[6]。政府拨出900万盾用作国防用途[7];一部分被用于兴建3艘战斗巡洋舰[8]。当时从国外获得军工设备是困难的,例如德国便故意把荷兰订购的工业设备扣押[9]。希特勒在德国当权后,荷兰虽然有更新军事装备,但速度远比法国和比利时慢;军费在1936年才开始缓慢增加[10]。荷兰政府不希望失去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11],因此不想破坏与德国的外交关系。为此,政府当局阻止人民批评纳粹德国的政策[12][13],而荷兰首相也相信德国不会入侵荷兰[14]。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的战役结束后,后西欧战场并没有发生重大战事。英国和法国开始为进行长期战争准备;而德国和苏联则瓜分了波兰[15]。在10月9日,希特勒下令计划入侵低地三国,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占领,然后用作进攻法国的基地及防止盟军攻击德国工业基地鲁尔区[16]。
低地三国位于法德边界地区,是英法和德国双方进攻的理想地点。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1月2日的电台演说中表示希望荷兰加入同盟国,以防止德国的攻击[17]。在德国军机逼降比利时,德军的攻击低地三国的计划泄露后[18],两国仍拒绝了英国首相的建议。
1940年4月,在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之后,[19]荷兰要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保持中立的可能性已经愈来愈低了,国家开始全面备战。荷兰边境部队进入最高警戒装态[20]。第五纵队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活动的传闻,令一些荷兰民众担心也有德国特工协助入侵荷兰[21][22]。4月19日,荷兰全国进入紧急状态[23]。但大部分民众仍十分乐观,相信自己的国家不会被入侵[24][25]。荷兰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抑制政策能在这一次重演。4月10日,英法两国再次要求荷兰加入同盟国,再次被荷兰拒绝[26]。
荷兰军队策略
编辑陆军
编辑在这个人口密度大、有纪律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国家,主要的目标都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强大技术和工业。当时的德军仍然有很多缺点,尤其是装备和训练不足[27],但他们有大量现代的坦克和俯冲轰炸机;而荷兰只有39辆坦克和数辆小战车、空军大部分都是落后的双翼机。荷兰政府对战争的软弱态度,可从军队落后的装备看到[28],一战后装备基本没有增加,令他们的武器仍停留在1918年的水平[29]。在1920年至1927年的经济衰退和和平的国际气氛中,国防预算被大幅削减。[13]在这七年中,每年用在设备的钱只有150万盾。[30]在1931年和1933年,荷兰政府的一个委员会指出,军队的装备已过于落后,需要立刻增加军事预算,以更新他们的武器。[10][31]
在1930年代,荷兰缺乏训练有素的军人和武器,导致了荷兰军队不能迅速扩张。[32]军队只有足够的大炮装配到八个步兵师(四个军)和一师机动部队,每个的兵力只有半个师/五营,其余的步兵师则是轻型步兵,分散在各地拖延敌人的行动。[33]他们共兴建了2000个碉堡,[34]但是碉堡的深度不够,不足以阻止入侵。荷兰没有像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那样的现代化大型要塞,唯一的现代化要塞是保卫阿夫鲁戴克大堤的Kornwerderzand,但在荷兰其他地方根本没有以此标凖建造的要塞。动员后,荷兰共有48个步兵团以及22个步兵营。
在5月10日时,荷兰陆军最明显的不足是缺乏装甲部队[35]。在其他主要参战国均拥有相当多的装甲部队时,荷兰仍然没有达到早前评估认为至少需要有的146辆现代坦克。[36][37]荷兰军队有两个中队的装甲车辆,各有12架M36/38坦克[38]。另外12架DAF M39仍在装配阶段,仍然有装备未安装[39]。还有一排5辆Carden-Loyd Mark VI小战车,也在荷兰装甲车的清单上。另外,荷兰的重型武器有:676枝榴弹炮和野战炮:310枝克虏伯75毫米野战炮,52枝105毫米博福斯榴弹炮;[40]他们还有克虏伯125毫米火炮、40枝150毫米sFH13、72枝克虏伯150毫米L/24榴弹炮和28枝维克斯152毫米L/15榴弹炮。[41]另外还有300枝过时的[42] 6 Veld(57毫米)8 Staal 84毫米野战炮掩护抵抗军。
荷兰步兵使用约2200枝7.92毫米Schwarzlose M.08机枪和800枝Vickers机枪,其中很多都装备到碉堡上,他们还配备了8000枝M.20 Lewis机枪轻机枪、每团有6个80毫米迫击炮。荷兰步兵缺乏火力,影响了作战表现[43]。
空中突击的危险
编辑德军在丹麦和挪威使用伞兵后,荷兰司令部开始意识到他们可能成为空中突击的受害者。为了预防这类攻击,荷兰在主要港口和空军基地部署5个步兵营[44],加强了防空炮;增加了2辆小战车和24辆装甲车辆。[45]
空军
编辑当时的荷兰空军体制上是陆军的一部分,[35]开战当天共有155架飞机:28架双引擎福克G.1、31架福克D.XXI、7架福克D.XVII战斗机、10架双引擎福克T.V, 15架福克C.X和3架福克C.V轰炸机, 12架道格拉斯DB-8俯冲轰炸机(被当作战斗机使用)、[46] 17架Koolhoven FK-51侦察机— 155架飞机中,有74架落后的双翼飞机,当中又只有125架能够作战。[47]空军学校使用福克D.XXI、福克D.XVII、福克G.I,、福克T-V和福克C.V作训练。[48]荷兰空军的资金不足,导致他们工厂生产飞机的数量不足[49]。
后果
编辑荷兰战败后,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在英国成立荷兰流亡政府[50]。德国的占领在1940年5月17日正式开始,5年后这个国家才获得解放,占领期间,有三十万荷兰人死亡[51]。
注脚
编辑- ^ Goossens, Dutch armament: Artillery, waroverholland.n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ooton 2007, p. 48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Goossens, Balance Sheet, waroverholland.n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aufmann, J. E.; Kaufmann, H. W. Hitler's Blitzkrieg Campaigns: The Invasion And Defense Of Western Europe, 1939–1940. Da Capo Press. 2 October 2007: 191. ISBN 9780306816918.[失效链接]
- ^ De Jong (1969), p. 570
- ^ De Jong (1969), p. 642
- ^ De Jong (1969b), p. 363
- ^ De Jong (1969), p. 548
- ^ Amersfoort (2005), p. 78
- ^ 10.0 10.1 Amersfoort (2005), p. 77
- ^ De Jong (1969), p. 438
- ^ De Jong (1969), p. 506
- ^ 13.0 13.1 Amersfoort (2005), p. 67
- ^ De Jong (1969), p. 541
- ^ Shirer (1960) p. 633
- ^ Frieser (2005), p. 74
- ^ De Jong (1969b), p. 129
- ^ De Jong (1969b), p. 203-208
- ^ De Jong (1969b), p. 254
- ^ De Jong (1969b), p. 251
- ^ De Jong (1969b), p. 254-256
- ^ De Jong (1969b), p. 256-258
- ^ De Jong (1969b), p. 258
- ^ De Jong (1969b), p. 392
- ^ De Jong (1969b), p. 393
- ^ De Jong (1969b), p. 249
- ^ De Jong (1969b), p. 324
- ^ Amersfoort (2005), p. 64
- ^ De Jong (1969b), p. 362
- ^ Amersfoort (2005), p. 72
- ^ Amersfoort (2005), p. 73, 76
- ^ Amersfoort (2005), p. 79
- ^ De Jong (1969b), p. 351
- ^ De Jong (1969), p. 562
- ^ 35.0 35.1 De Jong (1969b), p. 325
- ^ Schulten (1979), p. 24
- ^ Schulten (1979), p. 33-37
- ^ Schulten (1979), p. 38-40
- ^ Schulten (1979), p. 40-41
- ^ De Jong (1969b), p. 331
- ^ De Jong (1969), p. 545
- ^ De Jong (1969b), p. 332
- ^ De Jong (1969b), p. 330
- ^ Amersfoort (2005), p. 101
- ^ Amersfoort (2005), p. 188"
- ^ De Jong (1969b), p. 337
- ^ Niels Hillebrand. Royal Netherlands Air Force, 1939-1945 Secon World War. www.milavia.net. 15 May 2004 [25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 De Jong (1969b), p. 338
- ^ De Jong (1969b), p. 340
- ^ Shirer, William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60: 723. ISBN 0671624202.
- ^ Oorlogsverliezen 1940–1945. Maandschrift van het 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iek, blz. 749.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书籍
编辑- Amersfoort, Herman; Kamphuis, Piet (编), Mei 1940—De Strijd op Nederlands grondgebied, Den Haag: Sdu Uitgevers, 2005, ISBN 901208959X (荷兰语)
- Schulten, C.M.; Theil, J., Nederlandse Pantservoertuigen, Bussum: Unieboek BV, 1979, ISBN 9026945558 (荷兰语)
- C.W. Star Busmann. Partworks 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 De Jong, Lou,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Wereldoorlog, Deel 1: Voorpel, Amsterdam: Rijksinstituut voor Oorlogsdocumentatie, 1969 (荷兰语)
- De Jong, Lou,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Wereldoorlog, Deel 2: Neutraal, Amsterdam: Rijksinstituut voor Oorlogsdocumentatie, 1969 (荷兰语)
- De Jong, Lou,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Wereldoorlog, Deel 3: Mei '40, Amsterdam: Rijksinstituut voor Oorlogsdocumentatie, 1970 (荷兰语)
- Hooton, E. R., Luftwaffe at War, Volume 2; Blitzkrieg in the West 1939-1940, London: Chervron/Ian Allen, 2007, ISBN 9781857802726
- Jentz, Thomas L., Die deutsche Panzertruppe 1933–1942—Band 1, Wölfersheim-Berstadt: Podzun-Pallas-Verlag, 1998, ISBN 3790906239 (德语)
- Frieser, Karl-Heinz, Blitzkrieg-Legende—Der Westfeldzug 1940, R. Oldenbourg Verlag München, 2005 (德语)
- Shirer, William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60
- Powaski, Ronald E. Lightning War: Blitzkrieg in the West, 1940. John Wiley. 2003. ISBN 978047139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