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螳螂拳

(重定向自蟷螂手

六合螳螂拳是晚清山东拳术。螳螂拳一支,由魏三开始。魏三传于林世春

魏德林〈六合螳螂拳〉

编辑

清朝同治年间人物。又名魏三,山东莱阳城西魏家沟人。因其先天一只手大中食无名及小指连指,故又称“鸭子巴掌魏三” 又有称为“光板”。少年时学艺于河北沧洲,拜在金叶(乾隆年间人)、龙某二位老师门下学习六合、通臂、劈挂,并到莱阳拜当地得罗汉短打(螳螂手)名师李秉霄(李二钩)。

及后,魏便闯荡于东三省,与官吏作对,劫富济贫,杀伤无数,曾入山东登州(今蓬莱)大牢,后越狱逃亡至招远, 匿于林家村林佩道庄园。传林家六合螳螂拳,年余后,魏无疾而终,享93岁,灵柩由林世春弟子护送回莱阳故土安葬。据悉魏德林从不言其师。

林世春〈六合螳螂拳〉

编辑

(1825-1912年),山东招远人,得家传拳术与魏德林之罗汉短打(螳螂手)。 林是招远川里林家人,在当地以务农为业,习有家传武术“罗汉拳”,他的祖父曾养过一名军犯,由此军犯处学得“短捶”。林世春练武的时期,林的父亲请魏三为家教,魏三传“六合螳螂拳”予林世春;林世春一生没有到过大都市,教拳亦很保守,只教一些本族的至亲和好友,能得其真传者,在招远有赵同书、黄县有王吉臣及丁子成等人。洪宝元年,袁世凯招考全国拳师,王吉臣名列前茅,可惜英年早逝。林世春晚年在招远城其弟子赵同书处同住,最后回川里林家。后数年病故,享寿88岁。

丁子成〈六合螳螂拳〉

编辑

(1880-1956),山东黄县富户,他家在山东省执典当业,有丁百万的外号。丁子成自幼爱好武术,从族人学习三通拳。典当业一般在店铺里都有招请武术家做为保镖、护院。丁子成借着招请保镖、护院的机会,接触许多武术,后来聘请林到黄县家中任教,和王吉臣一起学习六合螳螂拳。丁子成在铁沙掌方面堪称一绝,外人称他为“铁胳臂”。练习时两肘始终不离开两胁。1926年,丁子成在黄县东城的丁家花园成立“黄县国术研究所”,从学的弟子多为至亲好友,或者是官、商的子弟。1928年,他将研究所并于黄县民众教育健康部,在当地孔庙两侧扩大招生。丁子成传六合螳螂于赵干一、张详三、赵树林、于文卿、袁君直…等人。

赵同书〈六合螳螂拳〉

编辑

(1869-1939),招远城北人,早年曾习长拳,28岁时拜在林师门下为徒,嗜武如命,受教十余年;其师称赵有三宝:三捶、铁刺和单刀。赵武功出众,好打抱不平,常惩恶除奸,后来在招远城传授六合螳螂手,并将技艺传承给孙子赵春合。在招远川里林家、招城一带都叫“六合螳螂拳”为“六合拳”或“六合拳螳螂手”,据赵后人表示原有林世春所传拳谱,那时也叫“六合拳”,可惜于战乱期间丢失。“六合螳螂拳”虽是后来才有的名称,但现在广为武术界所接受。

张详三〈六合螳螂拳〉

编辑

张习易先生字详三,山东省黄县人(1900—1982),享年82岁,系丁子成嫡传弟子(六合螳螂第六代传人)。1926年丁子成创办黄县国术研究会,张详三即担任该会教练。1949年到台湾后与友人发起筹组台湾省国术会,历任理事、常务理事、代理理事长一职。并各处奔走表演,提倡国术。著有基础拳、子母连环拳、六合螳螂拳、七星螳螂拳、纯阳剑、太极剑、张氏实用太极拳等书。张详三先生自幼爱好武术,7岁开始,即常随其兄至拳房玩耍。12岁正式投丁子成门下学习武术,随丁子成习艺20余载,并为丁子成代课十余年之久。后张详三先生离开黄县时,丁子成亲手交予其亲笔书写之一生心血结晶“螳螂手法秘芨(93手)”,此秘芨张详三随身携至台湾多年。该秘芨在刘云樵要求下,将其复印数份予刘云樵门人弟子,后由其八极门弟子徐纪将手法秘笈及雁翎刀又传回山东故乡。另外,依据“七星螳螂拳”书中所述,在黄县时,曹作厚亦在烟台开设骡店生意,有西霸天之称,为姜化龙七星螳螂拳传人(经考察为梅花螳螂拳),与丁子成乡谊友好,久慕六合螳螂之妙,彼此交换拳术,因此著赵干一及张详三从曹作厚练习七星螳螂,自此之后张详三所传后人亦兼习七星螳螂拳,主要拳套包括梅花路、摘要...等。张详三嫡传弟子(六合螳螂第七代传人)有戴士哲、詹德胜、陈威伸、林明文、汪肫仁、蔡永煌、陈明德···等30人。六合螳螂拳现有六套拳趟留传于世(拳趟名称在各地所传有所差异),该系统中的传承者也会教授“罗汉拳”、“双锦”及“短捶”(现多称为“六合短捶”)。

赵春合〈六合螳螂拳〉

编辑

赵春合继承其祖父赵同书螳螂拳之精髓,也不失为一代武学大家。赵春合传给张玉坤(六合螳螂第七代传人),目前主要流传于山东招远。该系统现有十套拳趟留传于世,包括左右圈、接手圈、撩阴掌、铁叉手(铁刺)、插花手、叶底藏花、照面灯、闪手奔、双封、短捶。

参考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