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头鹪莺
一种鸟类
(重定向自褐頭鷦鶯)
褐头鹪莺(学名:Prinia inornata),也称纯色山鹪莺或纯色鹪莺,为扇尾莺科鹪莺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位于印度德干高原。分布于东南亚,从巴基斯坦和印度到中国南部及东南亚的地区皆为留鸟繁殖。该物种曾被归入褐胁鹪莺(Prinia subflava),后者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如今,这两者通常被视为不同的物种。
褐头鹪莺 | |
---|---|
P. i. inornata 冬季 北方邦, 印度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扇尾莺科 Cisticolidae |
属: | 鹪莺属 Prinia |
种: | 褐头鹪莺 P. inornata
|
二名法 | |
Prinia inornata (Sykes, 1832)
| |
褐头鹪莺各个亚种的分布范围 |
鹪莺属的鸟类在台湾俗称望冬䳂仔(台湾话:bāng-tang-tiú-á)[2]、望冬仔(台湾话:bāng-tang-á)[3];而望冬䳂仔(台湾话:bāng-tang-tiú-á)也用来形容小朋友如鹪莺般活泼好动。
描述
编辑这些莺类体长约13-14厘米,具有短圆翅、较长的尾巴、强壮的腿和短黑喙。在繁殖羽期,成鸟的背部呈灰棕色,具有短的白色眉纹和棕红色的闭合翅膀边缘。腹部为淡白色。雌雄鸟外观相同。
冬季时,上半身为较暖的棕色,腹部则较偏棕色。冬季尾巴较夏季时更长。该物种有多个亚种,其羽毛色调略有不同。斯里兰卡的特有种亚种全年保持夏季羽毛,包括较短的尾巴。
生物学
编辑这种常栖息在湿润低地草原、开阔林地、灌木丛以及有时花园中的雀形目鸟类,常隐匿不易见。褐头鹪莺会在灌木或高草中筑巢,每次产下三至六颗卵。(棕胁鹪莺则在草丛中筑巢,并产下两至四颗卵。)
与大多数莺类一样,褐头鹪莺是食虫性鸟类。它的叫声是重复的tlee-tlee-tlee。
亚种
编辑图集
编辑-
摄于曼谷
参考文献
编辑-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rinia inorna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数据库资料包含说明此物种被编入无危级别的原因
- ^ 小川尚义主编. 望冬䳂仔《台日大辭典》. 台湾总督府. 上卷:1931年出版、下卷:1932年出版 [202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中文(台湾)).
- ^ 小川尚义主编. 望冬仔《台日大辭典》. 台湾总督府. 上卷:1931年出版、下卷:1932年出版 [202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中文(台湾)).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头鹪莺华南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头鹪莺台湾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这是一篇与雀形目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