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韦伊

西蒙娜·韦伊(法语:Simone Weil法语:[simɔn vɛj] ,1909年2月3日—1943年8月24日),法国犹太人神秘主义者、宗教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深刻地影响着战后的欧洲思潮。其兄为法国数学家安德烈·韦伊

西蒙娜·韦伊
Simone Weil
西蒙娜·韦伊,1922
出生(1909-02-03)1909年2月3日
 法国巴黎
逝世1943年8月24日(1943岁—08—24)(34岁)
 英国阿什福德
知名作品《扎根:人类责任宣言》
信仰天主教
学派马克思主义(早期)、基督教社会主义(晚期)、基督教无政府主义基督教神秘主义、现代柏拉图主义
受影响于
签名

她因赴西班牙参加反对法西斯政权的战争而后又于二战时积极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过度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健康状况严重恶化,1943年4月下半月住进了伦敦米德尔塞克医院(Middlesex Hospital),于1943年8月24日在英国逝世,年仅34岁,留下了约二十卷的著作。重要著作为《扎根:人类责任宣言》。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她的作品在欧洲大陆乃至整个英语国家广为人知。

生平 编辑

1909年2月3日,韦伊生于巴黎。她的父亲伯纳德是一位医学博士,在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德国后搬到巴黎居住,母亲索洛梅亚也是犹太人,家中对两个孩子也非常的支持。她和哥哥安德烈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她六个月大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阑尾炎,她之后的人生也总受疾病所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的父亲应征入伍,Eva Fogelman英语伊娃·福格尔曼Robert Coles英语罗伯特·科尔斯等学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之后的利他主义观点。她有很严重的洁癖,尽管她待人热情,但是仍尽量避免和别人进行肢体接触,即使是女性。

韦伊非常早慧,10岁的时候就自称是布尔什维克,12岁时已经学会了古希腊文,并在之后学习了梵文。她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米兰多拉一样关注宗教的普世关怀,并尝试理解不同的宗教传统。1926年,韦伊亨利四世中学法语Lycée Henri-IV读预科,这是她便很仰慕他的老师阿兰。1927年6月,她因历史成绩未能考上。1928年,考入巴黎高师,并帮阿兰写文章发表在《自由言论(Libres Propos)》上。在高师期间,她经常参加社会运动还有游行,为工人争取权利。1931年,她在获得教师资格后到勒皮的中学担任哲学教师,她参与了当地的政治组织,支持工人和失业者。1932年,她到德国帮助马克思主义活动家,不过韦伊马上发现他们无法和甚嚣尘上的法西斯势力抗衡。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她发表了长文来分析德国的形势,这些文章批评当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并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均持以悲观态度。在这一年,她还参加了法国的总罢工来抵制资方的裁员和减薪。接下来的半年,她向学校请假到雷诺汽车的工厂工作,希望可以用这些生活经验来了解工人。1935年,回归教学岗位后她把这期间的收入捐赠给了慈善和政治组织。这年她也开始对基督信仰产生了兴趣。

1936年,她参与了西班牙内战,并加入了共和派。韦伊找到了朱利安·戈尔金英语Julián Gorkin并提出要参加营救华金·莫林英语Joaquín Maurín的任务,不过未能如愿。之后她加入了另一个说法语的游击队组织,在几场战斗中她根本无法有效地参与作战,于是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到意大利的阿西西疗养。她在阿西西的天使之后圣殿感受到了宗教狂喜(religious ecstasy),自此她转向了神秘学的研究,同时保持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她被天主教吸引,但拒绝受洗,后来到马赛的多明我会学习,结识了古斯塔夫·蒂邦英语Gustave Thibon

1942年,韦伊与家人前往美国。1943年,她被诊断出肺结核,她的病情迅速恶化,她被转移到肯特郡阿什福德的疗养院。8月,她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34岁。

思想 编辑

著作 编辑

  • Simone Weil, Œuvres complètes. (Paris: Gallimard, 1989–2006, 6 vols.)
  • Réflexions sur la guerre (La Critique sociale, no. 10, November 1933)
  • Chronicles from the Spanish Civil War, in: 'Le Libertaire', an anarchistic magazine, 1936
  • La Condition ouvrière, 1937
  • La Pesanteur et la grâce (1947);信仰与重负,1997,北京大学出版社
  • L'Enracinement (1949);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2021,台湾商务
  • Attente de Dieu (1950)
  • Lettre à un religieux (1951)
  • Les Intuitions pré-chrétiennes (Paris: Les Editions de la Colombe, 1951)
  • La Source grecque (Paris: Gallimard, 1952)
  • Oppression et liberté (1955);压迫与自由,2018,台湾商务
  • Note sur la suppression générale des partis politiques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1957 - Climats, 2006)
  • Dieu Dans Platon;柏拉图对话中的神,2012,华夏出版社
  • 〈前景:我们是否正朝着无产阶级革命迈进?〉,1933年8月25日
  • 〈对技术官僚、国家社会主义、苏联及其他问题的思索〉,1933年
  • 〈论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1933年11月
  • 〈反思自由与社会压迫的起因〉
  • 〈对革命与进步等理念的批判性研究〉,1937年
  • 〈对服从与自由的沉思〉,1937年
  • 〈论马克思主义的矛盾〉,1937年
  • 〈马克思主义学说存在吗?〉,1943年

另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帕拉·尤格拉. 西蒙娜·薇依评传. 漓江出版社. 2014-9. ISBN 9787540771638. 
  • 弗朗辛·杜·普莱西克斯·格雷. 西蒙娜·韦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6. ISBN 9787108059970. 
  • 西蒙那・佩特雷蒙特. 西蒙娜·韦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1. ISBN 9787208052017. 
  • 韦伊, 西蒙. 壓迫與自由. 杨依陵翻译;. 新北: 台湾商务.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