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靖楼又名鼓楼谯楼,位于山西省代县上馆镇城中央十字街心,南立面正对南大街,北立面正对鼓楼后街。历史上,边靖楼是代州城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同时突出于旧城低平天际线中,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古韵醇厚。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靖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山西省代县
坐标39°03′49″N 112°56′53″E / 39.0635°N 112.948°E / 39.0635; 112.948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5-235
认定时间2001年6月25日

历史

编辑

边靖楼由吉安侯陆亨始建于洪武七年(1374年),初建时通高约10米,楼分七楹,结构较小。成化七年(1471年)火灾后,都督佥事刘宠、副使蔡麟重建[1]。十二年(1476年)建成,清代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大修。

建筑形制

编辑

边靖楼坐北朝南,是砖木结构建筑,由高大的台基与上部楼身组成,总高40米,被誉为国内现存体量最大的鼓楼。下部台基高13米,东西宽度43.3米,南北纵深33.3米,中心石券门洞高9米,纵贯台基南北,东北部分设有长25.09米的上楼马道,马道两端各有大门一道。楼身高26.7米,共三层,外观为四檐歇山顶,屋檐层层收分,每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四周有回廊,二层设勾栏,三层在勾栏之下设平坐,拉开二层和三层屋檐的距离,使得立面比例和谐优美[2]。每层檐下施斗栱,共用七种,梁架精巧,结构独特。南立面中部悬挂巨型匾额“声闻四达”,系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平道汤豫诚书;北立面悬挂巨型匾额“威震三关”,也时同一年所制;南立面顶层檐下悬挂横匾“雁门第一楼”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州陈鼎雯书写[3]。登楼的楼梯狭窄陡峭。

楼侧有唐代经幢一座,也是珍贵的文物遗存。

保护

编辑

1954年,边靖楼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4]

1998年10月,山西省文物局组织修缮边靖楼,由杨贵庭主持进行落架大修[5]

2001年6月25日,边靖楼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235[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代州志》
  2. ^ 赵寿堂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年: 442–444页. ISBN 978-7-302-57109-4. 
  3. ^ 连达.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年: 305–307页. ISBN 978-7-302-54762-4. 
  4. ^ 边靖楼(明代 代县).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2018-01-12. 
  5. ^ 雁门关下“杨家匠”. 山西省文物局. 中国日报网. 2022-04-27. 
  6.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06-25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